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研究论文 > 体育体质弱势群体教学改革分析

体育体质弱势群体教学改革分析 

日期:2017-06-04 01:13:07人气:1241

摘要:本文对体质弱势群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和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体质弱势群体的研究对于体育教学的意义,论述基于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现状

1体质弱势群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

体质弱势群体这一概念是刘成副教授于2003年正式提出的,主要是指那些不能很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学生群体,相对于其他同学,他们的体育水平明显处于劣势。这是由于身体的部分机能发展不完善,从而影响了对某些体育活动的学习,如一些心脏病患者,不能进行过激的运动,所以在跑步运动中就需要注意,要减少运动量。体质弱势群体是在对学生身体健康水平调查分析后得出的。虽然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学生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地改善,但是学生的体质却没有得到普遍提高,可能会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但较多的还是因不合理的饮食方式、生活方式所导致。一些学生会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出现过度肥胖的症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还有一些同学正好相反,由于各种原因对营养的摄入不够,出现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等各种情况,导致学生出现体弱多病的现象。更多的原因是由于学生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造成的,节奏过快的生活方式使学生缺少了运动锻炼的机会,从而使身体各项机能下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体质弱势群体是针对学生的健康状况提出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统一的教学标准会对一些同学造成压力,有些同学甚至不能完成教学目标要求,这对教学工作的开展增加了很多困难。所以依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将学生分成2类,体质一般群体和体质弱势群体,对他们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效率。

2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体质弱势群体这一概念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逐渐应用到了教学之中,尤其是体育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分类,并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已经开展了体育保健课程,以便于促进体质弱势群体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其执行力度仍需要进一步地加大。教学手段及评价标准仍需进一步完善。面对体质弱势群体,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需要结合现代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为体质弱势群体学生量身定做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得到锻炼,进而促进自己的健康发展。例如,肥胖症患者不适宜过激的运动,可以选择比较缓和的方式去开展教育,如慢跑竞走之类的运动项目,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又可以完成教学目标,从而促进教学的发展。评价标准也要灵活掌握,传统的评价标准是统一的,是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设定的,对于体质弱势群体则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中要改进评价标准,依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评定,来促进教学的发展。

3体质弱势群体的研究对于体育教学的意义

3.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体质弱势群体的研究对于体育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体质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项目的学习。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几个班,以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为依据,让学生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之间的水平有一定的相似性,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也可以使学生更充分地认识自己,同学之间形成一种相对公平的氛围,使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学习,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使教学更加人性化,更好地完成教学计划,进而落实“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2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在教学中对体质弱势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他们更好地完成教学计划,进而提升学生自身的水平。传统的教学采用统一的教学标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压力,从而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统一的标准下,一些同学会感到过于简单,而使其失去兴趣,但一些体质较弱的学生会感到吃力,使学生感到有压力,影响其身心发展。所以说,统一的教学标准会影响体育教学的发展,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因人施教,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一方面增加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3.3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多样化

体质弱势群体的提出及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教学的多样化,无论是在教学方法上还是教学评价标准上,丰富了教学内容。随着体质弱势群体理论的发展,教学中也对其越来越重视,并进行了教学目标与体系的变化,来适应学生的发展状况。教学中要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制订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适当地增加教学内容;在教学手段上也要进行相应地改革,要依据学生的状况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进行剧烈活动的同学,可以采取观看视频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活动中的知识与技巧,学习其中的体育精神,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评价中更应针对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减轻学生的压力,改善学生的体质。

4基于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改革措施

4.1因人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基于学生的体质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因人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差异,对于体育知识与能力学习情况不同,所以要制订不同的目标,对于一些身体有问题的学生,应以健康恢复为主要目标,对于一些肥胖症的同学,应制订相应的减肥计划,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安排适当的运动量,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学生体质的改善。

4.2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取一些比较先进的教学技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一些体质较弱的学生,对体育活动会有一些抵抗情绪,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制订一些趣味性较强、竞技性较小的体育活动,让学生自愿参与到活动中来,增强同学之间的联系,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锻炼身体,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状况的改善。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参与到活动中,安排适当的运动量,还可以采取多媒体教学技术,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体育理论知识。

4.3制定多样的评价标准

不仅要根据学生的体质制订不同的教学内容,更要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分层次制定教学标准,使每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还可以制订阶段性的教学目标,改善学生的体质。要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学习体育知识与精神,达到教学目标。

4.4关注学生心理的发展

体育教学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增强学生的体质,更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尤其是体质较弱的学生。体质弱势群体学生身体状况较差,在活动中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其活动能力差会导致学生心理上的自卑与胆怯,不敢参与体育活动,容易紧张,不敢表现自己,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影响。首先,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经常与学生交谈,分析学生的心理,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其次,要培养他们对于体育的兴趣,选择符合他们的体育活动,消除紧张心理,进而更多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结语

体育教学要改善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体质弱势群体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对它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对于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本文结合当前教学实际情况,对体质弱势群体的发展与现状进行分析。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变化情况,对其进行身心教育,使他们学习更多的体育知识,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逐步改善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和平,何素艳,任晋军.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体育教学干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4).

[2]潘跃林,时传霞.高校体质弱势群体综合式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6).

[3]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与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2005(5).

[4]陈婧,陈万睿,左晓瑛.浅议我国高校学生体质弱势群体的体育教学[J].才智,2014(2).

作者:张丹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体育教研室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