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研究论文 > 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教学改革分析

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教学改革分析 

日期:2017-07-05 05:54:48人气:1904

摘要:《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程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搞好本门课程的建设十分重要。我们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单招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面向单招生的《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根据高职单招生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单招生;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教学改革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外国来华人员的增加,喝鸡尾酒的人也越来越多[1]。截止2010年底,全国酒吧数量接近3万家,而且其数量每年还在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酒吧产业的发展急需各类学校为其培养和输入合格的,既具有酒水理论知识,又具有酒吧服务与管理技能的酒吧专门人才,《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程的开设为培养酒吧专门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程发展现状

《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是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能掌握酒吧服务与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理论,又能掌握酒水制作的技能以及酒吧服务的规范和标准流程[2]。该课程自2008年开设至今已有八年历史,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实训条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随着2010年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开始招收单招生,该课程的授课班级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原来单一的普高生班变为既有普高生班又有单招生班。单招生不管是在文化基础、学习能力上,还是在学习风气、兴趣爱好上,都与普高生有明显不同[3-5]。显然,针对变化了的授课对象,我们不能再沿用原来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而必须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2《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高职单招生的特点,并结合近几年本门课程在单招生中的授课情况,我们认为面向单招生的《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2.1课程实训课时过少

根据我校酒店管理专业2012级教学计划,《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学期总学时为54,周学时为3,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低于1/5,这与高职院校以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强调实践能力训练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原则是不相符的。

2.2课程内容体系不合理

2.2.1课程内容偏难

《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程过去针对普高生而设计的教学内容仍是传统的知识型体系,包含的理论知识偏多偏深,内容枯燥乏味,单招生难以理解和接受,也难有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这与高等职业教育提倡的“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为度”原则也是不相符的[6]。

2.2.2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关联度低

《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较好地掌握各种酒水的基本知识及酒吧各服务岗位的操作技能,并在未来能较好地胜任酒吧的实际工作岗位。但是受传统学科型教学模式的影响,授课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过分依靠教材所含内容,而没有从实际工作过程入手去分析从事酒吧工作岗位所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也没有围绕岗位任务去组织课程内容,结果导致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关联度低,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无法很好地衔接[7]。

2.2.3课程内容未能有效融入调酒师职业标准

当今社会很多行业要求持证上岗,根据资格证书等级和类别不同,持证者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内容及所获得的薪资也大不相同[8],而且我校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书”制度,这使得我校学生有压力也有兴趣去考取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据笔者调查,我校酒店管理专业62.3%的单招生最想报考的职业资格证书是调酒师。但由于授课教师未能将调酒师职业的标准和基本要求有效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导致单招生实际报考和通过调酒师考试的比例均偏低。

2.3实训条件有待完善

由于系部搬迁,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自2014年起全部由广州校区搬至佛山市南海校区就读。虽然学校已于2014年在南海校区建立了茶艺室和酒吧实训室,但这些实训室仍处于初期建设阶段,缺乏冰箱、制冰机、咖啡机、搅拌机等设施设备,各种酒水、酒杯及调酒器具也存在不足的情况。这些客观原因导致《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程的实训项目很难开展,进而影响了教师的实践教学及学生的技能训练。

2.4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居多,教师讲授条例式的理论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9],没有根据单招生的专业基础、学习特点、性格爱好等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对单招生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

3《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3.1提高实践课时比例

根据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并结合高职单招生文化基础薄弱,厌学习喜动手的特点,加大本课程实训课时的比例,从2014级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开始,本课程的实训课时由原来10学时增加到18学时,实践课时占课程总学时的1/3。

3.2重组课程教学内容

3.2.1针对高职单招生特点降低课程理论部分的难度

高职单招生具有文化基础薄弱,理解能力较差,学习动力不足的特点,因此在选取和设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尽量降低理论知识部分的难度。例如原来课程内容中有大量的篇幅涉及各种酒水的酿造和生产,以及酒水在贮存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变化等,对单招生来说可能难以理解,这样的内容可以不要。对于必须保留的理论知识,有些让单招生有所了解即可,剩下的那些必须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则要求授课教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入与生活贴切的案例和例子来帮助单招生学习和理解。

3.2.2依据调酒师职业能力要求将课程内容任务化

2012年我们对调酒师、酒吧服务员等岗位的职业能力进行了市场调研,并结合有关研究资料[10-12],我们认为这些职业岗位群的核心能力是掌握酒水的相关知识及酒水调制、服务的相关技能,并能解决酒吧原料采购、酒吧日常运营、酒吧人员管理及酒会策划与管理中常见的问题等。归纳起来,调酒师、酒吧服务员等岗位的职业能力可分为酒水服务技能、酒水制作技能和酒吧管理技能,对应这三个技能可将课程内容分为三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又可细分为若干项目,每个项目分为若干任务,即形成“模块-项目-任务”结构的课程内容体系。其中每个教学任务都是一个完整而独立的教学单元,对应真实工作环境中调酒师、酒吧服务员的具体工作项目或任务,这样设计的教学任务既方便于教师开展教学,又有利于学生掌握未来工作所需的实际操作技能。

3.2.3将课程内容与调酒师职业标准有效衔接

国家职业标准是国家对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相符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将调酒师的国家职业标准内容贯穿到课程内容中[13](见表1),尤其是课程的实践教学中,使学生在学校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真正能与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要求接轨,提高学生的就业从业能力。

3.3完善课程实训实习条件

《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要提高课程的实践课时比例外,还应提供配套的实训环境和条件,包括酒吧实训室、酒吧常用设施设备、调酒器具以及各种酒水、载杯等,以满足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在加强实训室硬件建设的同时,也应加强对酒吧实训室的规范管理,如设立课程实训专项资金,统一采购酒水和物料,制定酒水、物料采购、使用登记制度等。我们发现,我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包括单招生)中只有个别学生有到酒吧参观或消费的经验,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见过真实的酒吧。很多学生认为学习《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程仅仅是为了了解酒水和酒吧的相关知识,很少有人愿意到酒吧工作或从事调酒师职业[14]。因此,对于地处市区,条件较好的高职院校,可联系学校周边的各种酒吧(包括各酒店内部设立的酒吧),安排学生到酒吧进行实习,这样既可缓解学校安排实训的压力,又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3.4探索适应单招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3.4.1课程理论部分

高职单招生文化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喜欢形象生动的实例,参与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的兴趣较强,其性格大多活泼开朗。因此授课教师在进行本门课程理论部分的教学时,除可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外,还可采用其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根据授课知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制作多媒体课件,建立图片资料库,可以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酒吧设施设备、环境布局、装饰设计等场景。搜集、编辑及播放与课程相关的视频文件,如酒水调制、茶道表演、水果拼盘等,通过声音、图片等刺激学生感官,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变得更愿意学习。案例教学。教师在课前精心搜集、筛选有关案例,如酒水服务案例、不同类型客人接待案例、酒吧管理案例等,并在课堂上对这些案例进行讲解与分析,使学生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服务应变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分工、协作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把课堂由教师演示为主变为以学生讨论、归纳、总结、练习为主[10]。为保证学习效果,教师事先应设计好具体的任务,并将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避免个别学生参与热情不高的现象。参观考察。针对酒吧教学社会实用性较强的特点,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啤酒厂,了解啤酒生产工序;到实习酒店的酒吧部门,了解酒吧经营和服务。通过参观、企业认知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巩固消化专业知识,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15]。同时,学校也可将酒吧管理人员请进来,邀请其到班级向学生讲授鸡尾酒创新、现代酒吧管理、酒吧发展趋势等内容,以加深学生对酒吧管理理论的理解。

3.4.2课程实践部分

操作示范。在酒水调制、咖啡冲泡、茶艺表演等环节中,技能的形成要靠反复地练习。授课教师可先进行规范演示,再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通过示范、指导、纠错,再示范再练习的方法[1],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掌握操作技能。情景模拟。在教师讲解完酒吧相关岗位(如调酒师、服务员等)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之后,教师设计一个模拟的酒吧情景,并安排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该酒吧情景中去分析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酒吧相关岗位的了解和领悟,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任务驱动:在酒标收集、酒水服务、鸡尾酒调制、果盘制作等环节,教师可布置一个真实的工作任务(例如让学生自创一款鸡尾酒)让学生完成,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费寅.调酒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块改革与构建研究―――以《酒水知识与调酒技术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69-70.

[2]侯月洁.《酒吧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以辽东学院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教育教学论坛,2011(2):23-24.

[3]曹基梅.基于高职院校单招生特点与教育对策的调查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2):59-61.

[4]刁瑜.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类学生学习情况研究―――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8):72-78.

[5]谭蓓蓓.高职院校单招学生的学习探究.高教高职研究,2014,(15):146-147.

[6]李宏德.完整理解“必需够用为度”在教学内容构建中用好“加减法”.中州大学学报,2014,31(6):90-82.

[7]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5(22):68-71.

[8]刘双枝.职业资格证书与高职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及其作用,开封大学学报,2014,28(3):83-84.

[9]李方.对立与融合: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93-152.

[10]黄进.高职“调酒与酒吧管理”课程教学体会与思考.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81-83.

[11]谢红勇.高职饭店岗位能力课程教学内容整合研究.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24(6):65-67.

[12]刘澜江.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酒品饮料制作课程改革与实践.广西教育,2012(1):29-34.

[13]孟晓翠.《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课程建设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425):108-109.

[14]黄慧玲.高等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酒水知识与酒吧经营管理》课程体系构建―――以南阳师范学院为例.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9(6):115-118.

[15]杨静.高职《酒水知识》课程教学的总体设计.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3(2):32-35.

作者:邓桂兰 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