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研究论文 > 湘西染织艺术基础图案课程教学改革

湘西染织艺术基础图案课程教学改革 

日期:2018-02-11 09:55:21人气:1666

【摘要】湘西染织艺术是我国传统民间美术形式之一,具有变化与协调统一、抽象与简化统一、节奏与韵律统一的特点,与西方视觉符号有极大的差别。因而基于湘西染织艺术元素的“基础图案”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从提高教师的理论和技术教学能力入手,改革课程内容,注入湘西染织艺术元素传承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同时,丰富教学主体,实现多元化教学互动。

【关键词】湘西染织艺术;基础图案;教学改革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中国现代图形元素受西方视觉符号的影响越来越大,导致现代图形元素充满西方化视觉符号,本土化视觉语言符号逐渐衰弱。[1]“基础图案”教学内容也逐渐远离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盲目追求国际化元素,基础图案教学中本土人文精神内涵和民族传统教学愈加式微。学生也过于重视图案外在形式美,忽略图案的内在精神。湘西染织艺术是我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这些经典的艺术视觉图形元素为中国现代视觉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将湘西染织艺术与现代构成元素相结合可创造出兼具历史美和现代美的视觉图形。“基础图案”课程教学与湘西染织艺术元素结合可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二、湘西染织艺术元素的特点

(一)变化与协调统一

变化与协调是图案形式差别与相同的统一,通过在差异中寻找统一性和功能性,达到整体统一的艺术效果。如苗族服饰龙纹图案中的施洞织花腰围,纹样多且覆盖范围广,设计者将花草、鸟等图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各种形式图有条不紊的排列,达到复杂却不显凌乱的效果。[2]从细节上看,各类图案的线形和色彩均采用渐变或重复手法,使图案根据规律性和整体性,组合后产生统一的节奏感。

(二)抽象与简化统一

抽象美与简化美是指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是相同事物间的代表性本质和特征,个性是共性的简化设计。个性来自共性,突出事物的本质。如苗族龙纹服饰通过构图、着色、线条、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段,表现出一种只有在传统现代艺术中才能见到的抽象构成意识,图案更具神秘色彩。

(三)节奏与韵律的统一

节奏是有规律、有秩序的变化,韵律则比节奏更具感情色彩,让人产生旋律感。如苗族服饰中的常见的鸟和花草,通过反复、连续应用手法产生节奏感。龙纹图案则通过鳞片的排列方向、位置的差异产生韵律美感;鸟、花草、龙纹的结合则给整体图像如振翅起舞,给人以强弱起伏、抑扬顿挫的节奏和韵律美。

三、“基础图案”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教师素质水平高低决定了教学效率的高低。“基础图案”课程教学融入湘西染织艺术元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业务技能,更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因此,课程教学改革应首先从提高教师的素质入手。

1.加强教学理论学习。借鉴其它地区或国外的教材,学习他人教材编写模式和研究方法,完善自己的理论储备和教学模式。[3]

2.请湘西染织技艺人才到学校讲授知识,让教师掌握和了解湘西染织艺术的传统技艺和历史现状,对湘西染织艺术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并形成对湘西本土民族文化的认识。

3.加强电脑技术学习。组织教师集中培训电脑软件知识,提高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科研和教学的水平,增强教学实践能力。

(二)改革课程内容

基于湘西染织艺术的“基础图案”课程改革应坚持实践性原则,将理论教学和专业技术能力教学相结合,将“基础图案”课程内容及专业发展相结合,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依据,设计教学内容。同时,根据社会对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和就业形势编制教材,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因此,基于湘西染织艺术元素的“基础图案”教学需要增加湘西染织艺术元素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对原始染织艺术作品的分拆、重组、嫁接等操作解析其中的艺术元素,让传统的美术图形充当新的图形角色,形成新的视觉感受。从这些民间美术元素中进行解构创造,学生可以尝试设计制作融合历史感和现代感的,同时又透着学生不同个性的设计作品。[4]

(三)改革教学方法

湘西染织艺术的内涵极为丰富,这要求教师应重视引导,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湘西染织艺术的内涵。基于教学指导要求,教学方法应重视实地体验,带领学生实地接触湘西文化,亲身体验湘西染织艺术,让学生获得直观的、生动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的印象,产生更为深刻的领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和挖掘本湘西染织艺术文化中的底蕴及内在情感,激发学生内在的视觉感染力。引导学生观看优秀的设计作品,观察身边优秀的实践案例,寻找湘西染织艺术元素在图案设计中的合理表达及应用。[5]在元素运用上,教学方法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湘西染织艺术元素的内涵和意义。引导学生以元素的内涵和意义作为使用元素符号的原则,而非生搬硬套的将元素符号作为装饰。强调探究湘西染织艺术元素的创作方法,寻找元素符号的文化根据,才能赋予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作品也才具有创新价值。而许多学生对详细染织艺术元素的了解很少,教师更需要对湘西染织艺术图案元素的概念、特点、发展历史进行讲解,介绍图案设计的基本技法、图案变化组合的设计方法等,让学生对事物描绘转变为思维描绘。

(四)加强互动

传统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将详细染织艺术元素融入基础图案教学后,教师自身也处于学习地位。因而教学活动需要改变单一的师生互动模式,将社会、企业、社区等主体引入教学中,加强学生与社会、学生与企业、学生与社区的互动,让学生在社会、企业和社区中接受教育,获得提高。在多元化的互动模式中,教师应成为各种互动模式的主导,企业、社会和社区是学习的辅助力量,在企业、社会和社区的辅助下完成教学活动,让课堂变得更加具有意义和生命力。

四、结语

“基础图案”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教得更好,研究是为了教得更精。基于湘西染织艺术元素的“基础图案”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从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主体入手,全方面完善教学,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受教育改革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基础图案”课程教学改革还需要从深远及社会需求层面分析,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实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谢琼梅,黄丹珍.基于本土民间美术元素的“基础图案”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1):93-95.

[2]李超.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图案课程教学的思考[J].美术大观,2011,05:158-159.

[3]肖兴华.浅谈基础图案课程教学[J].大舞台,2011,(12):210-216.

[4]朱岸静.论中职美术专业基础图案创作教学改革与研究[J].艺术教育,2011,(06):63.

[5]李雅日.广西传统手工艺资源运用于高校基础图案课程的特色化教学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09):148-149.

作者:孟燕1 林军2 单位:1.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2.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