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入学教育论文 > 职业规划下高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探讨

职业规划下高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探讨 

日期:2016-08-12 12:58:38人气:1530
摘要:高校新生入学后的种种不适应会影响到他们在大学阶段的生活、学习、工作及交往,有的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一环。本研究尝试结合新生入学不适的特点,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应用于新生入学教育,主要从新生的自我认知、环境认知、专业认知、职业决策和规划管理入手,融入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之中,使其顺利度过大学适应期。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新生;入学教育 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他们是高级人才的代表,是青年中最有活力的代表,是国家科技进步的前言群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首要力量。而这一群体,在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中将会遇到各种问题。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最易受外界影响,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不断攀升,新生入学后的适应问题凸显,稍有适应能力不强的学生就会从各种角度出现不同问题,甚至导致大学生活的失败。为使高校新生尽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以期创新构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体系,本课题将尝试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对新生入学教育进行探究。一、高校新生入学后的不适应问题分析 (一)自我认识不清 当前的大学生多由家里的“小太阳”或“小公主”长成,进入大学前很多事情或决定都是由家长或老师代做。他们的意识形态领域表现为思想不成熟,拜金、享乐、极端、利己等不良风气的盛行,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1]这样的成长环境造成他们对自己的优缺点、兴趣、性格等考虑甚少,不能清楚地认识自我,导致在学习、交友、选课、选择社团组织、选择科研团队等方面无法做出正确决定,更无法为自己的将来做出合理的规划。 (二)角色转变不适应 一些人为了缓解中学生学习压力或想使其对大学生活产生美好憧憬,他们会对中学生传输一些不实信息,如:“考上大学后就没有人再逼你早起学习了”,“大学可以随便玩,没有人会管你”,“考上大学你就解放了,不会再像高中这么累”等。新生从高中升入大学年龄跨度虽不大,但是角色转变却很大。因受以上不实信息影响,再加之大学阶段学生自我管理空间的加大,新生极易产生诸多的不适应。1.学习方面。学生从中学的逼着学到大学的自主学习的不适应,从填鸭式教学、三点一线式校园生活到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的不适应,从熟悉的语数外数理化到每个学期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不断变化的科目的不适应,从中学每天“细嚼慢咽式”的教学方式到大学课程进度的差异引起的学习节奏的不适应,从有自己固定座位到上自习需要占座位的不适应,从有班级固定教室学习到上完每次课都要重新换教室的上课方式的不适应等。2.生活方面。学生从家长和老师为自己设定生活、学习目标到自己面对大学生活及就业的不适应,从单纯的学生身份到半社会人身份转变的不适应,从父母和老师帮忙管理金钱和时间到自己理财和分配时间的不适应,从购物圈只限于校园内超市到可以到校外自由购物的不适应,从只能“吃食堂”到可以到大小饭店聚餐的不适应,从中学明令禁止的不许化妆染发到大学张扬个性的不适应等。3.生理和心理方面。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经历着从青春期、叛逆期到成熟期的一系列变化,进入大学后还涉及交友、恋爱、处理同学间各种关系及校园内各种社会交往的困惑,于新生而言这些都来得太突然。4.就业方面。从对就业一无所知到将来需要掌握各种实践能力的紧张,从只知道学好中学课程到随着入学时间的增长对就业问题的迷茫及彷徨。5.高校管理方面。从中学时家长老师24小时全程监督到大学的与辅导员、班主任间较少的交流的不适应,从严格的宿舍管理制度到较为自由支配宿舍休息时间的不适应,从中学禁用手机到解除手机使用限制的不适应,从中学时几乎没有渠道获得校外信息到大学时新媒体及网络铺天盖地般对思想、行为、兴趣的冲击等。以上种种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新生入学后的学习和生活,是造成他们不适应大学生活的主要因素。二、高校传统入学教育特点 高校传统的入学教育主要包括以班会、讲座等形式为主的校规校纪及安全教育,以军训为主的体质锻炼和思想教育,以宿舍内务评比为主的公寓综合治理教育,以讲授或自学形式为主的规章制度教育,以专业带头人讲授为主的专业思想教育等。当前大学生思想多元化,个性张扬,而高校传统的入学教育方式单一,不能激发大学新生的兴趣,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入学教育的内容无法跟进学生从入学到熟悉学校环境这个时段的思想变化及需求,教育的讲解多流于形式,不能保证教育质量。基于当前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和主要问题,传统新生教育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创新教育思路以更适应现实需求。[2]三、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构建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美国,起始于美国的帕森斯针对年轻人失业情况提出,后来舒伯等人提出“生涯”概念。20世纪初,我国的职业指导教育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职业教育运动的影响下开始萌芽。[3]我们在此提及的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称为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一个人对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是认识自己、分析环境、确立目标与制订行动计划的有机统一的活动。[4]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课题组主要从新生的自我认知、环境认知、专业认知、职业决策和规划管理入手,融入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之中,创新构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一)自我认知教育部分 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中最基础的部分,本部分教育也是入学教育中最基础的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包括入学前教育及入学后指导。因大部分新生对大学生活不是很了解,且对传说中的“自由”充满向往,入学后难免在生活和学习方面不适应,因此入学教育应从新生入学前开始。高校可通过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加入入学教育内容实现。可发放精心编写的《新生入学须知》,介绍学校自己的教学特色;公布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及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发放学校资助奖惩的管理规定等,使新生在入学前对学校进行较初步的了解。指导新生通过学校网站观看入学指导的相关视频或文章,指导新生查看所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初步认识。入学后高校要重视并组织召开新生、新生家长与管理人员和专业老师见面会,解答他们对于专业、对于就业、对于学生生活等方面存在的所有疑惑及顾虑,建立家校互联机制,为学生在高校的健康顺利成长打开一扇家校交流的大门。同时,学校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采取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对自我进行认识和分析,通过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中360度测试法、橱窗分析法、MBTI职业性格测试等方法,结合学生在学校网站中进行的自我认知测试,分析确定自己的兴趣、性格、职业价值观、能力、气质等。指导学生综合分析测试结果,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知部分教育。 (二)专业教育部分 专业教育属于职业生涯规划中对自身专业素质、环境认知及职业决策方面的教育,学生只有认清专业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及技能,才能更好地规划学业。新生入学后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环境的认识和熟悉的同时,可以专业为单位,安排较简单的专业参观实习,鼓励新生参与简单的实践,使新生近距离接触专业,了解自己未来的工作内容甚至工作前景,对专业产生感觉及兴趣,积极规划就业。 (三)心理教育部分 心理教育涉及到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自我管理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心理压力巨大,高校大学生更是心理问题频发的“高危”群体。高校要在新生入学后推出一系列针对新生心理方面的教育活动,可通过心理剧展演、心理辅导活动、心理讲座、谈心谈话、心理问题问卷调查等活动接触新生可能产生心理困难的任何部分,帮助新生减轻心理压力和焦虑,使其尽快投入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当中。 (四)榜样教育部分 榜样教育部分涉及到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中的目标管理部分。榜样的力量有时是任何课堂教育不能比拟的,它是一面旗帜,也是一面镜子,可以在无形中鞭策学生不断地向自己的梦想拼搏。高校可通过宣传和推广本校学生榜样,树立优秀学长、学姐们在新生中的光辉形象。通过组织新生与本专业道德榜样、学习榜样、党员先锋模范榜样等进行交流,与考研成功学生进行经验交流,听取大学生年度人物报告会等,树立精神榜样,指引他们走积极向上的道路。重视高校入学教育就是重视高校的人才培养。[5]以上各部分教育应贯穿于新生入学前及入学后的整个阶段,内容宜穿插进行。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为指导学生适应不同阶段高校的生活与学习,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可持续到学生毕业时。参考文献 [1]陈金星.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冲击及对策[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04):268-269 [2]徐珊珊.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J].科教导刊2012(2):72-73. [3]王莎佳,钱文彬.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兴起、发展与挑战[J].教育与职业.2011(8):80-82. [4]陈海菊,侍朋宝.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80-83. [5]王新生.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体系探析[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3):53-55. 陈海菊 侍朋宝 张丽玲 王利皎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