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入学教育论文 > 大学生入学教育实践及思考

大学生入学教育实践及思考 

日期:2017-10-30 15:05:36人气:1120

摘要:入学教育是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扎实的入学教育为大学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代高校大学生主要是以“95后”为主体,甚至还有“00后”学生。本文是在新形势下,结合“95”后学生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并且符合学生特点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适应大学生活,对于如何实施新生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关键词:入学教育学生特点实践思考

入学教育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堂课,是整个大学教育的起点,同时也是整个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影响着大学生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与发展,甚至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择业产生深刻的影响。高校入学教育是高等学校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但是由于学生数量庞大,入学教育往往依赖于各个学院的学工干部。辅导员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是大学生大学生活四年中联系最紧密的人。应当打破传统秩序,从各个方面对于入学教育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带领新生建立一种良好的纪律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风气。相对于“90后”,“95后”甚至“00后”个性更加突出,思想也更为活跃,因此对于这样一个具有个性和特性的学生群体,应该实施更加人性化,更加适合学生的入学教育,以帮助他们顺利地开始大学生活。

一、“95后”大学生个性特征分析

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科技急速发展,各种新兴实物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高校青年学生作为时代的主人,他们的行为意识、心理状态以及价值观念无不受到时代变迁产生的变化而变得更加复杂。因此,作为高等院校教育的开端,入学教育必须是在全面了解和把握学生状况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学生才会有一个全新正确的开始。

(一)日益多元的价值观念

“95后”出生于社会大发展的年代,因此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富裕,从小享受富足优越的生活。丰厚的物质生活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满足,由于父母们也比较关注孩子的精神和文化生活,所以大部分学生除了素质教育外,普遍都有一些兴趣爱好。除了自身兴趣、父母重视之外,他们大多受到了社会普遍存在的多元价值的影响。尤其网络迅猛发展,每天面对海量信息,要作出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发展,对他们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他们不愿意家长和老师过多地干涉自己,注重自身的价值。除此之外,很多“95后”处于独生子女家庭,家庭环境优越,他们从小便习惯于依附父母,加之父母对于孩子的过分溺爱,尤其是在经济上,往往容易使得孩子作出一些不符合年龄的行为。对于新鲜事物,他们有着非常高的接受程度。尤其是在网络的高度发达下,他们已经习惯于在网络上进行日常的沟通交流、学习交友、购物等。然而,过多的依赖网络也会给他们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比如有些学生对网络产生严重的依赖感,频繁过多地活跃于网络之上,对现实生活产生较强烈的抵触心理,也就是网络成瘾问题。“95后”学生出生成长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所以他们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应变性等时代性。他们接受开放多元的经济、政治、文化观念,因此无论是行为举止、思想观念,还是价值尺度等都不断向着更加多元化、复杂的方向发展。

(二)较强的自我意识

“95后”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广,所以他们大多具有比较强的独立思维和创新思维,因此具有相对较强的个性特征。大多数“95后”为独生子女,他们生活的物质条件相对比较丰富,从小也会受到家人更多的培养和关注,各方面的能力比较强,充满自信。然而进入大学之后,他们离开自己熟悉的舒适区,面对陌生的环境,生活习惯、语言环境、性格差异等各种差别会使他们产生一些焦虑感,甚至是没有安全感等负面情绪。“95后”对于现实社会的认识比较清醒,对自身和他人也有比较清醒的认知。但是从高中那种全部灌输式的学习方式转换到大学相对自由的学习方式,他们需要更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对此,很多“95后”感到较多不适应,有迷茫的感觉。正确而恰当的帮助和引导在带给学生一些安慰的同时也会带给他们启发,从而树立自身的目标。因此,入学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将自身强烈的独立自我的意识用合理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拥有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自我意识,投入到大学生活当中去。避免学习生活动力不足,甚至产生偏激的自我意识等严重的问题,以致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三)脆弱的心理状态

“95后”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之下,家长过分疼爱,为他们排忧解难,导致他们很少有机会独自面对问题和困难。初入高校,他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缺乏独自处理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加之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遇到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很容易产生比较大的心理压力。较弱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弱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失去自信,严重的甚至会心理崩溃。高中时期的他们大多属于班级里的佼佼者,然而来到大学,优秀的同学比较多,他们原有的优势便不断减弱。面对新环境,这种心理上的不平衡,使他们产生失落感和挫败感。即使经受微弱的打击,他们也会长时间处于焦虑和自卑的心理状态之下。除此之外,脆弱的心理状态还会对他们的人际交往、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突出,入学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二、“95后”入学教育实践

(一)入学教育的内容设置

价值观是一个人面对世界的基本立场,加强新生入学后的价值观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大学生活,提早树立大学生涯目标和计划,这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和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校史馆是一所高校发展和历史的浓缩,是一本生动现实的教科书,同时也是一所高校整体风貌和精神传统的集中体现。因此,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通过参观校史馆,学生可以领略到学校的校园文化、学校风格、人文历史等各方面的信息,同时也会引导他们熟悉校园,对学校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除此之外,参观图书馆,聆听各种类型的专家讲座,参与各项学生活动以及各种主题活动,都可以加深新生对校园的熟悉感,有助于其更好地融入新生活。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已经得到很大满足之后,人们开始关注心理和精神世界,尤其是对于刚入校的“95后”学生而言。他们从高中跨入大学,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心理上难免会产生一些波动。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不容忽视。做好新生心理测试和指导教育工作变得刻不容缓。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水平测试,选拔班级心理委员,组建宿舍心理委员、班委、辅导员心理小组,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此外,还可以开展趣味运动会、趣味心理竞赛等活动,帮助新生打开心结,使其了解和熟悉心理健康教育。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自助。大学四年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且关键的作用,“95后”学生普遍有成熟的想法,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精神,很难将想法付诸实践。因此,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对于学生的大学生涯具有非常好的帮助。对于刚入校的大学生,应该安排一些相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讲座或者课程,通过对课程和讲座知识的了解,学生可以做好自己的生涯规划。

(二)入学教育的途径

传统的入学教育方式就是利用比如操场、教室等各种学生教学活动场所,辅导员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教育。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比较容易了解学生的动向和心理状态,除此之外,也可以与学生更好地交流沟通,对学生提出的疑惑可以更完满地解答,帮助他们合理地安排入学后的一些具体活动。做好入学教育,需要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由于学生数量庞大,个体差异又大,所以要因材施教。对于个性腼腆内向的学生应该借助新媒体微信、QQ等社交软件,这样婉转的交流沟通的方式对于学生是一种保护,从而更有利于对学生的管理。充分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平台对于入学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性,传统的入学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入学教育需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于教育者也提出了挑战。首先教育者要学会转变传统观念,不断学习使用新媒体;其次要适应新媒体带来的便利,新媒体实现了从时间和空间上的资源扩大化,将时效性带到工作当中。因此教育者尤其是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当中,应该学会将新媒体尤其是新的社交软件微博、微信等运用到日常的教育工作当中。学习学生在新媒体上的使用习惯和话语方式,并且用更加亲近和自然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以更加亲近的姿态进行入学教育。

(三)入学教育的方法

长期以来,高校的入学教育都是传统的思维模式,即开展课堂讲座,讲校情、校史,讲各种规章制度,对于新时代的“95后”学生,这样的传统模式已经不能起到入学教育原本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新时代的学生与传统的学生也存在差异,他们更注重自我个性的张扬。因此这就要求教育者不仅关注到学生的背景差异,更要关注到学生入学时的个体差异。开拓思维,顺应新的时代和形势,多层次多维度地对学生开展入学教育,做到灵活多变、顺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入学教育不再是一个阶段内的教育活动,而是贯穿到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的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持续性。通过细致有序的入学教育,整体上大部分学生会比较顺利地进入大学生活当中。其中会有个别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适应程度较慢的同学,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后续的教育。因此这就要求教育者将学生分类,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情况将入学教育细化,有层次有秩序地将入学教育进行下去,引导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以及井然有序的制度。“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高校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而新生入学教育又是重中之重,因此,新形势下“95后”学生新生入学教育的工作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范兴云.论新生入学教育对高校学风建设的作业[J].当代教育论坛,2010(5):31-32.

[2]季谊敬.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内容及方式探究――以南京工业大学的实践为例[J].高校辅导员,2010(10):46-48.

[3]王传中.新媒体对大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的影响[J].高校理论战绩,2009(7):10-16.

作者:王欢 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