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艺术类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民办高校的艺术类学生思维要比普通高校的学生活跃,但是其自律性较差,对学校的价值观缺乏认同感,所以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的管理难度较大,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就赏识教育在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持续转型,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民办高校教育事业越来越朝着社会化和大众化的趋势发展,进而致使广大民办教育院校想要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就势必不断跟随时代的发展而进行教育理念变更,逐渐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去陈纳新。
一、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管理中的问题
首先,艺术类学生的思维要比普通高校的学生活跃,但是其自律性较差。受专业影响,艺术类学生的个性大都十分张扬,而且思维较活跃,但是与此同对应的是艺术类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比如,艺术类考生从高中阶段开始就经常参加各种类型的校外活动,在课堂学习的时间较少,这使得艺术类学生的课堂纪律性较差。进入大学阶段之后,学生们自我控制的时间又一次增加,对于自制力相对较弱的艺术学生来说,经常会出现旷课的情况,也有很多学生会在课堂上玩手机、说话、看小说、睡觉等等。另外,由于现阶段的大多数艺术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生活的自理能力相对较差,进入大学之后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难免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而这些都会影响民办高校的艺术学生管理工作。其次,民办高校艺术学生对学校的价值观缺乏认同感。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相对较晚,发展也相对缓慢,而当下的教育体制中,相比公办学校,民办高校对经费的投入、师资力量等方面还较弱,民办高校不仅要求学生自己打扫卫生、洗手间,而且对学生的内务要求较为严格,并将这些列入学生的成绩考核中。虽然,学校的这些规章制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但是,对于很多艺术类学生来说,这些规章制度无疑是一种限制,甚至将这些规定视为“变态管理”。总之,由于缺乏对学校管理制度的认同,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就会产生对学校管理的抵触心理,进而使得学校内学生违反纪律的现象不断发展。最后,艺术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紧张,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和学生的未来成长。由于当前社会上对民办高校艺术学生存在偏见,所以很多艺术类学生对外界的评价和外人的评价都相当的敏感,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心情也容易急躁,出现思想偏激等问题,而且由于艺术类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会对学生存在偏见,出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抵触情绪,甚至出现学生与教师顶嘴的情况,而这些都不利于艺术类学生的管理工作。
二、赏识教育在艺术类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赏识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有点要及时的给予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可以感觉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进而更加自觉的接受学校的管理。另外,借助赏识教育还可以缓解师生关系,在校园内创设和谐的师生氛围,提高学校管理的成效。赏识教育在艺术类学生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叙述。首先,学校教师和管理者应该善于做学生的倾听者。在艺术类学生管理中,艺术类学生发生违纪犯错的情况经常发生,作为学生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教师尤其应该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而绝不能武断的对某一个学生的行为下定论,更不能随意的打断学生的倾诉,通过倾听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心理,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同时通过倾听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消除师生之间的误会,激励学生不断改善自己的言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其次,学校教师和管理者应该用平等的心态去赏识每一个艺术学生。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也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特点。由于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学生的素质也会各不相同,而教师和学生管理者在艺术类学生管理中应该坚持用平等的态度去赏识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有点和长处,并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用自己的宽容去包容每个学生,用真诚的去关心学生,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不断提高自己。最后,学校教师和管理者应该坚持宽严适度的教学原则。学生管理是一门艺术,需要学校的管理者具有高超的管理技术,一方面要有熟练的运用各项学校规章制度的能力,另一方面则应该注意赏识管理,从人性的角度实行学生管理。因为虽然严格的规章制度可以保证学校秩序的顺利进行,但是,只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进行艺术类学生管理工作尤其应该注意宽严适度的管理原则,如果仅仅以严格的方式管理学生,只会让学生对学校的管理产生更强烈的抵触心理,进而更变本加厉的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相反,艺术类学生的管理工作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断感化学生,提高管理工作的成效。针对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在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管理中管理者可以借助赏识教育来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成效,通过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缓解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作者:师亚平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