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研究
摘要:教师通过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身上的正能量,使其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文章探讨了小学德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提出从营造赏识氛围、强化班级凝聚力、寻找赏识契机三个方面进行赏识教育。
关键词:小学德育;赏识教育;气氛;凝聚力;契机
赏识教育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理念,主张教育要以相信和解放学生为基础。而相信和解放学生的前提是赏识学生,通过赏识可以让学生热爱生活。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赏识教育。
一、营造赏识氛围
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外,人类更需要尊重,希望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他人的认可与欣赏。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给予学生信任与鼓励,认可与欣赏,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进而能够自信地面对困难,迎接挑战,激发自身的潜能。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德育教育中应充分进行赏识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营造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树立赏识的氛围,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被肯定和被认同,在被肯定和被认同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教师应树立学生“能做好”的观念,让每位学生都有“自己是优秀”的感觉。人们常说:“好孩子都是夸奖出来的。”这其实就是在说利用赏识教育鼓励学生,为学生树立信心。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用欣赏的态度和语言鼓励学生,这样学生即使想要放弃,也有可能因为教师的赏识而重新树立信心,超越自我。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在一天中教师夸奖某一位学生,会发现在这一天内该学生的情绪都很高,并且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班级活动上都很积极,其实这就是由于学生感受到了“我能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赏识的学习氛围。从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能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失败,突破自我,走向成功。
二、强化班级凝聚力
除了教师的赏识,同学的赏识对小学生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而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对学生间的赏识有促进作用。但小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尚浅,对集体、同伴都没有太深刻的感悟,所以小学班级中的凝聚力相对薄弱一些。班主任应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积极为集体着想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每周组织一次班会。在班会中,一方面,学生需指出班级活动中的不足,而每个学生也要进行自我批评,纠正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说明近期自己看到的其他人的优势,特别是他人表现突出的部分,更应该给予肯定。通过这样的班会,强化了班级的凝聚力,沟通了学生的情感,彼此间进行了赏识,学生在相互赏识中发展了友谊。
三、寻找赏识契机
(一)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挖掘学生的优点
赏,即欣赏和赞美;识,即肯定与认可。其实每个学生都应获得赏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的学生在学习上的天赋较多,因而获得家长和教师的赏识就偏多,但有的学生其他方面的天赋较好,只是教师没有发现,因而获得赏识则较少。例如,有的学生对美有着较强的感悟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颜色搭配;有的学生对音乐感悟较深,听过一次的旋律可以迅速记住并唱出来。因此,教师就要充分进行赏识教育,赞扬学生的这些优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争取让学生将自己某方面的优势转化到其他方面。如学生的音乐感悟较好,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课文或诗词改编成词曲来记忆。并且,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既然能快速记住曲调,那么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也会很快,不过是平时未尝试,如果尝试寻找方法,一定会取得较好效果。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就会尝试记忆学习内容。
(二)捕捉契机,适时引导
好的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不断赞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教师若能用赏识的态度对待学生,可激发起学生的勇气,唤醒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走向成功。因此,教师要捕捉赏识的契机,适时引导学生的优点的发展。例如,教师发现某学生朗读课文富有情感,普通话流利,教师就应在其朗读后抓住该契机,及时表扬和鼓励,并让该学生带领全班同学诵读课文,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从而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其学习自信心,使其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提升语文水平;再如,有些学生每次看到教师和其他同学都会礼貌地打招呼,教师就可以在选拔班干部时,让该学生担任礼仪宣传员,使其从严格要求自己做起,引导、号召其他学生共同学习礼仪知识。总之,赏识教育是教师在教育中逐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鼓励学生,让学生继续保有其闪光点,进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并借助主体性教育行为,让学生将教育要求内化在自己的行为内,从而促进学生发展。赏识教育不但可以被看成是操作技巧,也能被看成是教育的智慧。通过赏识教育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继而提升对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海燕.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2014(23):14-15.
[2]陈菲.浅谈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和策略[J].新课程(教研),2015(11):12-13.
作者:李晖娜 单位:厦门市康乐第二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