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赏识教育论文 > 浅谈运用赏识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浅谈运用赏识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日期:2017-09-29 19:38:52人气:1025

摘要: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进一步推进。在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的推动下,学生的学习环境与制度随之不断改善,但同时在学生学习课堂上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在课堂上,教师陈旧的教学方法及观念、不合理的教学管理方式等无疑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如何正确的引导并辅助学生学习,实现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便成为衡量教师成效的重要指标。面对现如今学生学习生活中不断出现的教师变相体罚学生、学生在校抵触心理强烈等事件,我们应认真反思及改善教学环境。赏识教育主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结合教育学的相关理念,以人为本,综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为其树立自信心。赏识教育以尊重学生的思想,理解、宽容学生的行为,并不断地欣赏、激励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的方式,遵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有活力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本文根据赏识教育的实践与运用,发现并总结所存在的问题,为日后教育方式的考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赏识;教育;问题

赏识教育是要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赏识教育是根据每个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而产生的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其关键点在于能够针对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给予适度的肯定及赞美,为学生培养自信心,树立坚强、乐观的学习生活态度,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赏识教育并非意味着单纯地赞美与肯定,公正的批评与惩罚也是教育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针对学生错误的理念与方法进行适度的惩罚,及时纠正学习过程所存在的错误问题,帮助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才能够将赏识教育发挥出实效。如今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被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很多孩子在被赏识中体验到快乐,得到自尊,找到自信。但是,一味的赏识,也并不都是灵丹妙药,合理利用,恰到好处的利用,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否则,则效果不大。所以,要辩证的运用赏识教育,在运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把握教育时机,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在赏识教育过程中,要有相应的教育素材和教育时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的优点和缺点,有了素材依托,就可以准确适时地把握教育时机。尤其是大家所说的“差生”,更要努力的去发现其闪光点。让他们也从别人的赏识中找到自尊和自信。例如,一天早晨,一个一年级的学生刚进校门,我就发现他的鞋带开了,如果被别的学生踩到就可能摔倒。我走过去说:“小同学你好,你的鞋带开了,快点系上吧!”“老师,我不会系鞋带”。“你可以试一下嘛。”看着孩子试着系鞋带,费了好大劲还是系不好,我就教给他系。系完后,孩子很有礼貌的谢我。我又问:“你有什么优点啊小朋友?”只见他用手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说:“老师,我没有优点。”“你有优点啊,你很诚实啊!”只见他微笑着冲我点了点头。从那以后,这个小同学见了我就打招呼。可见,抓住时机及时赏识所产生的影响要比事后很久才赏识孩子所产生的影响大得多。

二要因人施教,针对不同性格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肯定与赞美,能够及时有效的收获学生进步的成效那么哪些学生适合给予他们多点赏识呢?

(一)不自信的学生

这些学生的成绩大多集中在中等偏下,又没有什么明显的特长,他们没有独占鳌头的机会,致使好胜心和自信心不足。针对此类学生,可以在学校学习或活动中,从参与度等方面及时发现学生所存在的胆怯及逃避心理,给予适当的鼓励与支持,减弱其抗拒心理,并往往能够在某一次的鼓励下成功后就会潜移默化的对自己的能力与态度有了自身的肯定。因此,对不自信的学生进行赏识会给他们信心和勇气。

(二)学困生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因为学习成绩的相对落后使得他们失去了自信,处于消极学习状态,特别需要别人的肯定。而作为在学生心目中有特殊教育地位的老师而言,老师的赏识尤其受学生的接受与重视。老师可从其他方面入手进行发掘其闪光点。例如,我班有个叫张一的学生尽管学习不好,但是他热爱劳动,每天都是帮着其他组员打扫卫生,最后把笤帚整整齐齐的立在墙角。下课后有时主动到办公室帮助老师提水。我就抓住他这一优点,在班会上对其进行表扬,然后又鼓励他说:“张一同学热爱劳动,乐于助人,若再把学习成绩搞上去,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了!”这时班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只见张一同学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从此以后,他上课认真听讲,成绩不断上升。掌声给了他自信和力量,掌声让他找到了自尊。使他产生一种内驱力,促进他看到自己潜在的力量和优点,从而满怀信心地不断争取成功。

(三)性格懦弱的学生

有些学生性格懦弱,不敢表现自己。往往自身有某些优势与长处可以在他人面前进行发挥与展现,但由于对外界其他因素的过于紧张考虑而对自己能力的展现进行犹豫与怀疑。赏识教育正适合这类人群,在发现其对能力的展现有所萌芽的阶段进行及时的鼓励推进,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并能够从内心深处肯定自己。赏识给他们鼓足了勇气,树立了自豪感和自信心,使他们站在同学中间有可以骄傲的地方,可以抬起头来说话,挺起腰杆做人。

三赏识中也要有批评

如果一味“赏识”而不敢批评,不敢惩罚,只会扭曲学生的认识,长此以往,学生会无法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将来也很难接受批评意见,更无法面对挫折和失败,这也是对学生未来的不负责任。温室的花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过度的赏识就好比温室,只会导致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在风雨中夭折。过度的赞扬会使得学生产生自高自大的心理,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与地位,过于漂浮;而一味地抨击批评也会将其本有的信心与能力摧毁。赏识和批评,就像鸟的两翼,缺一不可。傅恩波在他的文章中写道:“每个学生都有可以赏识的地方,自然也有可批评之处。正确的赏识,可以给学生以极大鼓舞;恰当地批评,也会激励学生进步。赏识的批评要给学生这样的感觉:你仍然是最好的孩子之一,犯了错不要紧,相信你能改正。”

四批评要讲究方法和方式

批评的方式有直接批评和间接批评。最好用间接批评的方法,也就是用表扬的方式达到批评的目的,让人乐于接受,喜欢接受。在保护其自尊的前提下,能够心安理得的接受并认可你的批评。我班有个叫李亚男的学生经常迟到,说了多次也不见效果。有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她来早了一次,我发现后立即进行了表扬:亚男同学今天来的这么早啊!(意思是以前来的不早),她听后,不好意思的笑着坐在座位上。从那以后,她早来的次数不断增多,只到最后几乎天天按时到校。总之,在运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恰当、适度的肯定,辩证评价。同时也要学会智慧批评、艺术批评,让学生即使受到批评也会感到温暖式的关心,感到心情舒畅,乐于接受批评与指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S1):22-23.

[2]袁宜.赏识教育及其运用初探[J].成功(教育),2013,(01):36-38.

[3]张路霞,孟祥辉.浅析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02):46-47.

[4]朱媛苑.浅谈赏识教育[J].科教导刊,2011,(01):78-80.

王强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红旗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