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摘要: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应用于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对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赏识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赏识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赏识教育;教学效果;以人为本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赏识教育是能够欣赏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个性,承认个性差异的基础上,真心和孩子进行互动,让孩子体验成功快乐和树立尊严的教育。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家长要用“欣赏”和“爱”的眼光去对学生的进步与成功予以赏识和赞扬,赏识教育其本质是“爱”,其实质是“尊重差异”,其表现形式就是认可,表扬或夸奖,其途径是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与过程,其基本方法是尊重、激励、理解与包容。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学生方面,经常运用赏识教育,会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1赏识孩子的优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作为家长与教师就应该及时发现,及时表扬与鼓励,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感受到自己成功的喜悦与快乐。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与尊严,使其更有成就感,荣誉感和自豪感,使其成为孩子学习、进步、做人、做事、成功、成才的内驱力,这样,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如果对孩子的成绩与优点视而不见,漠然置之,或者是轻描淡写,孩子就会很失落,很扫兴,很尴尬。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成绩,孩子都会非常在意,甚至非常计较。其实也是,孩子哪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正是这一点一滴的小事,见证着孩子一步一步的成长,也正是这一次又一次小小的表扬与鼓励,才开启了孩子心智的大门,从而扬起了他们成功与成才的风帆。我班的丽丽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我经常叫她回答并表扬她,后来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为了调动更多孩子的积极性,也就很少叫她回答,这样几次以后,她就不举手了。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了这个问题,一问才知道因为我的疏忽,让她觉得老师不在乎她、不喜欢她了,我向她解释了原因,以后上课又看到了她高高举起的手和可爱的笑脸。由此可见,经常得不到鼓励,甚至受到批评和训斥的孩子,其行为习惯和成才轨迹愈是反复无常,波动较大。导致心理逆反的有之,孤独无助的有之,自暴自弃的有之,破罐子破摔的也有之。
2赏识孩子的缺点
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欣赏优秀的孩子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欣赏顽劣的孩子,这对绝大多数家长和教师而言,不仅是一种“磨难”,更是一种挑战,这就要求家长与教师一定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不能求全责备,要求苛刻,要有仁爱之心与包容之心,要公正、客观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不能厚此薄彼,一刀切。俗话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可能都是优点,也不可能都是缺点,不可能尽善尽美,完美无缺,也不可能一无是处,所以,作为家长和教师要善于发现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不能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与不足不放,特别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劈头盖脸,声色厉俱的指责和训斥会让孩子更加没面子。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不但会丧失学好的动力,迷失自我,产生逆反,甚至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相反,如果对孩子能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很委婉的指出其还存在哪些不足与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服之以人,孩子就很容易接受,甚至会在内心深处感激你,感谢你。这样,他就会很理解,很配合你的良苦用心,那你也就达到了你的真正目的。否则,就会事与愿违,欲速不达,好心干了坏事。多年的实践与经历证明,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打骂出来的。原来,我们班级就有这么一个叫明明的孩子,生性顽劣,成绩较差,不但自己不学习,还经常影响和骚扰别人,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双差生”。当然,这样的学生不但家长、老师不喜欢,学生肯定也不会喜欢,人际关系比较紧张,后来,通过观察和了解,这个学生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也有自己的闪光点,如:比较义气,爱劳动等优点,在以后的管理中,我就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不再像以前那样,抓着小毛病,小辫子不放,而是经常给他提供一些展示和“显摆”自己的机会,发挥其长处,体现自己的价值,对其取得成绩,哪怕是一点点,也不失时机的在班里大肆表扬,积极引导,果然奏效。后来,他的行为习惯有了颠覆性的改善,学习成绩也有了惊人的提高。
3赏识教育要讲究恰当的方法与技巧
作为教师和家长一定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包容差异,缩小差异,不能总是拿着自家孩子的缺点与人家孩子的优点比,相反亦然。要学会赏识,学会包容,更要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公正客观,讲究艺术。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从而激发其求知、进取的欲望和潜能。上学期刚接一个班,前任老师向我介绍班级情况时,晓晓的情况引起了我的注意。面对不完成作业的他,我陷入了沉思。一个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父亲为了生计整天忙于工作,回家对孩子缺少耐心,一不顺心非打即骂,把孩子的缺点挂在嘴边,久而久之,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索性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捣乱不认真听讲。造成孩子这个现状的关键在他父亲身上。于是,找了个合适的机会,我与晓晓的父亲谈了孩子的情况,并提醒他应多表扬孩子,看到孩子的进步和优点,哪怕一点点。在学校里也是,只要一天完成作业,我就表扬他,并善意的提醒他,若是作业再认真些会更好。只要哪一节上课做小动作次数少了,我也跟着表扬、鼓励,让他慢慢有了信心,看到了自己的优点。这样经过一段时间,晓晓慢慢改掉了不写作业的习惯,并且书写越来越好,听课也很认真,并且积极回答问题,俨然变了一个人。从晓晓的改变中,也让我认识到,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而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包容和承认孩子的缺点或不足,让学生时刻真切地感受到我还行,我能行,我一定行。而不是让孩子在自暴自弃中消沉。这种教育理念,确实是一门技巧与艺术。能否巧妙而又恰到好处地加以运用,不仅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学习,还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成才与成功。当然,赏识教育的实施并非一味的“翠鸟移巢”,否则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合理的惩戒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没有惩戒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所以赏识教育是在褒扬的同时,注重适度的批评教育,这种惩罚和批评手段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抗挫能力,对他们的发展是有利的。但惩罚也要做到心中有爱,做到了解、尊重、信任,是一种有意识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教育。所以赏识教育要遵循赏罚并行的原则,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正确和适时的引导,增强自我反省和自我认识,以提高他们分辨是非、辨别真伪的意识,形成良好心态,利于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4结束语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教育、教学和管理学生的手段运用于教学和平时的日常管理过程之中,对我们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管理好学生的方法,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参与度和效率,转化后进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建立融洽、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自己还要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运用,使之在孩子身上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红梅.赏识教育,点石成金[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0):48-49.
[2]张路霞,孟祥辉.浅析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运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2):142-143.
[3]山平.赏识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36-37.
[4]杨招泉.“赏识教育”提升教学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3,(24):67-69.
陈桂华 潍坊市奎文区幸福街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