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赏识教育解析
[摘要]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尊重和赏识,而赏识教育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树立“每个学生都能行”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信任学生,调整心态,做学生的朋友,创造机会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用多种方式恰到好处地赞扬学生,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赏识教育;尊重信任;调整心态;方式多样
在初中语文教材《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里,作者莫顿•亨特主要为读者描写了体弱怯懦的他有一次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由于害怕,上不去下不来,最后在父亲的激励下一步一步地走下来,终于脱险的故事。故事中父亲的这句话“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对我触动很深,小亨特正是在父亲的鼓励下才一步步增强了信心。父亲是聪明的,面对险情他给孩子的是信心、是赏识,而不是责备。是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所面对的群体是形形色色的学生,他们有的胆小、有的调皮、有的自卑、有的懒惰……试想假如在生活、学习中教师对他们只是一味地埋怨、批评、指责,那结果会是什么?是否就真能够让他们改正身上的这些毛病呢?静下心来想想,那样做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认识不足,毕竟从心理上来说,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是不稳定的、不成熟的,他们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能很好地判断是是非非。学生和大人一样,也有极强的自尊心,都希望自己的想法、做法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赏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只看到学生的缺点,还要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去鼓励、赏识他们。下面我就教学实践中赏识教育的几点理解浅谈如下。
一、要充分尊重、信任自己的学生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信任和尊重,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保持旺盛精力和愉悦心情的需要,而赏识便能满足这种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注意培养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特点和特长,给他们以自由发展的空间。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珍珠,虽然他们身上有着这样那样的瑕疵,但却能散发出不同的光芒,教师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他们。如在有独立个性的学生面前你要施以平等心态;在敢于质疑的学生面前要施以开放心态;在行为特别的问题学生面前要用博大的爱心去尊重、信任、爱护、引导他们,当然也不能违心地去粉饰、美化他们的缺点和错误。
二、要调整心态,做学生的朋友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也一样,因个体的差异,在一个班上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学生,难免会做出一些让教师头痛的事情。对此,个别教师往往在“恨铁不成钢”的情绪笼罩下,一味地挑剔、苛求学生身上的不足、过失、缺点、毛病和错误,于是便有了埋怨、冷眼、批评、讽刺、呵斥甚至体罚,这样导致的结果便是学生信心的折损、兴趣的失缺、活力的丧失、师生关系的对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身的心态,放下埋怨,放下烦恼,在与学生相处的时候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心底无私。把自己放在学生当中,把学生当作与我们年龄相仿的朋友,消除心理上的羁绊,让自己与学生和谐相处、平等相待,用赏识的眼光、宽容接纳的态度,去聆听灵魂深处质朴纯澈的心语。教师可以换一种方式去唤醒学生早已尘封的潜质、潜能,去校正他们迷失了的价值追求的方向,诱发他们心中创造的灵光。
三、要创造机会,给予成功体验
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其发展和表现也不一样。但教师应该清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与长处,只要我们平时多留心,多学学伯乐,一定会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和潜能。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落后的学生,教师不能一棍子将其隔离,使他们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而应主动地去寻找、去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想方设法鼓励他们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给予帮助,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尽情展示自己的才能,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要用多种方式,赞扬恰到好处
学生总是希望被教师欣赏,得到教师的肯定。当然,作为教师,也一定要使学生感到他们每一个独特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每一个极其微小的进步都会被重视,都会得到肯定与欣赏。但欣赏的方式要多样,欣赏的度要尽量恰如其分,切不可言过其实。例如,当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教师可以用欣赏的语气赞叹:“答得多好啊!”当学生在体育竞赛中获得名次,为班级争了光,教师可以说:“我真为你感到骄傲!”当学生取得某些进步时,教师可以说:“有进步,祝贺你。”当学生做了好人好事,教师可以给他们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或者一次轻柔的抚摸,所有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快乐和巨大的信心。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多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多用赏识的话语鼓舞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雷志荣 甘肃民勤县苏武镇新河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