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模式论文 > 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的应用

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的应用 

日期:2020-03-22 14:33:49人气:1134

摘要:在高职体育教学阶段,合理的应用赏识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总结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介绍高职体育教学发展现状和赏识教育的应用要点,并对赏识教育的具体应用路径与方法进行分析,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职体育;学生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体育教学认识度不足

与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目标方面更注重学生个体的专业技能培养。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学生的就业压力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这种教学目标也可能导致学生忽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调查显示,当前国内高职院校中学生和教师群体对体育教学工作、体育项目锻炼和体育兴趣爱好培养等方面均存在不够重视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则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部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以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项目,或是不能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诸如此类问题导致教师不能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身体素质。

(二)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学生主体地位逐渐突出。但部分高职院校在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仍将课堂纪律和竞技规则放在首要位置,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强制参与,无法明确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和体育运动的特长优势。久而久之,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兴趣被磨灭,体育竞技能力也未能得到充分锻炼。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性过强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使得赏识教育的作用也得不到充分展现。

二、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信心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赏识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通过教师的各种赏识行为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整个赏识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各种闪光点,并通过自己的教学特点将学生的闪光点不断放大,形成鼓励效果。通过赏识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能投入更多的精力,保证学生的自信心。所以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通过赏识教育可以让学生变得自信,进而在体育锻炼中发挥更高水平。有学者在研究中认为,教师通过赏识等方法,可以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运用赏识教育模式后,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认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水平也会随之提高,使学生在面对教师的各种教学时变得更加自信。

(二)使学生体育素养水平不断提高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受身体素质、体态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的体育锻炼技能差异。一些学生具有较高的体育运动素养,所以在面对教师布置的各项体育活动时都会游刃有余;而一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差,面对相同的任务时会表现出力不从心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赏识教育的方法,可以发现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长处。例如,不善于对抗类运动的学生可能更适合跑步、武术类;不善于跑步、瑜伽的学生可能更善于铅球、举重类等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赏识教育,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体育运动中的闪光点,对于很多体育素质差的学生,能在赏识教育的模式下获得自信,在保证参与体育锻炼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效果。

三、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一)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赏识教育是一种明显区别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教学可以达到预期效果,教师就需要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与创新。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在下一阶段教师需重点关注以下三点问题。首先,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问题。在赏识教育模式下,师生之间彼此接纳被认为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尤其对体育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互动接纳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在整个赏识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主动接纳学生,通过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交流机制,让学生各种诉求都可以被教师所熟知,这样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整个体育锻炼过程中保持愉悦的状态,进而能顺利参与到体育技能锻炼中。其次,通过教学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在赏识教育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纪律,还需要遵守赏识教育的要求,转变思维模式。例如,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向同学们介绍体育明星的奇闻轶事,或是体育运动员身残志坚的故事等,运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魅力,而且能从心理上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通过学生争强好胜心理,在体育课堂上营造“永不服输”的氛围。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并收获成功的喜悦。最后,寻找学生身上的亮点。在赏识教育中,体育教师必须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亮点,将学生的亮点不断放大,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在长跑项目中,某一位同学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体力,付出的汗水也比其他同学多,但长跑的成绩仍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发现学生身上所具有的坚持不懈品格,通过语言、神态等赏识教育手段,认可学生在长跑项目中付出的辛苦,并要求其他同学学习。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考虑到学生自信心的问题,避免教师的赏识在学生眼中成为“讽刺”的言语或行为,这与赏识教育是相背离的。

(二)赏识教育的应用策略

1、立足于赏识教育特征,开展激励式教学。对于高职体育教师而言,在运用赏识教育时,需尽可能多的采用激励手段,并且确保激励手段的完整性、丰富性,这样才能有效发掘学生身上的优点,让教学达到预期效果。所以针对这一要求,体育教师应该认真观察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在了解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以及具体的体育运动素质水平后,要深入发掘各种赏识教学的元素,并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样,以长跑教学为例,由于长跑教学对学生体能提出较高的要求,一些学生的身体素质不理想,或因身体不适,会出现跑不完全程的问题,但却可以凭借自己的毅力走完全程,虽然成绩不理想,但确实完成了教师布置的长跑任务。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赏识教育中就需要展开激励式教学,对学生不放弃、不气馁的精神予以赞扬,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鼓励与支持,这样在之后的体育课程中,可以使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更高。2、灵活运用行为激励与奖惩激励方法。在赏识教育中需要注意的是部分高职学生的惰性强,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奖惩激励与行为激励的方法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弥补赏识教育中的不足。如,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体育锻炼,教师就可以按照奖惩激励的方法,要求学生绕操场跑圈;而在学生跑圈结束后,教师可以按照赏识教育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鼓励,可通过一些小玩笑,一方面可以缓解教师惩罚学生后出现的尴尬场面,另一方面也能显示出教师认可学生的长跑体能,让学生发现自己在长跑方面的优势。另外,在整个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运用奖惩激励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最终提高教学效果。3、让学生有多种体验成功的机会。在赏识教育阶段,教师应该认识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更多的感悟并体验到来自于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这一要求,在赏识教育阶段,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合适的机会,采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体育技能知识有更多的认识,并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项目中,达到教学目的。如,在足球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以及对足球运动的熟练度等制定差异化的比赛规则,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按照学生的掌握程度做出调整,这样不仅可以达到体育运动的目的,也能避免因为体育运动难度高而致使学生丧失信心;对于学生而言,在按照教师的标准完成体育运动之后,可以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比赛差距,进而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更加努力,争取实现成绩与身体素质的超越,体现出赏识教育模式的先进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通过分层教育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成功的快乐,最终激发学生积极性。

四、总结

在当前高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应用赏识教育方法具有科学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还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求,灵活运用赏识教育模式,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士杰.情感因素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兼谈[J].农家参谋,2019(2).

[2]黄志勇.关于高职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

[3]苏祖芹.试论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2).

作者:尚华 王崇菲 单位: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