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职称新闻 > 天津新闻学专业中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天津新闻学专业中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中华智刊网 网络日期:2023-08-21 06:36:00人气:379

天津新闻学专业中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助理记者、助理编辑资格条件

  在符合基本条件的基础上,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学历、资历要求。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

  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在新闻采编专业技术岗位上见习1年期满,经考核合格。

  3.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满3年。

  4.具有其他系列初级职称调入新闻单位,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满1年,经考核合格,根据本条前3款学历情况,满足对应工作年限。

  (二)专业能力要求。具有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基本掌握新闻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新闻传播规律,有一定的专业判断和分析能力,能独立进行某一方面的新闻采编工作。

 记者、编辑资格条件

  在符合基本条件的基础上,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学历、资历要求。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备博士学位。

 2.具备硕士学位,取得助理记者或助理编辑职称后,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满2年。

 3.具备研究生学历或第二学士学位,取得助理记者或助理编辑职称后,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满3年。

 4.具备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或大学专科学历,取得助理记者或助理编辑职称后,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满4年(后取大专或大学本科学历的,需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满5年)。

 5.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且具有其他系列初级职称调入新闻单位,已认定并取得新闻初级职称后,根据本条前4款学历情况,满足对应工作年限。

 6.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且具有其他系列中级职称调入新闻单位,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满1年(转评)。

  (二)专业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掌握新闻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新闻学术水平;熟悉新闻运作规律,有扎实的专业判断和分析能力,能独立进行新闻采编工作,能基本解决采编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能够指导初级新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工作。

  (三)业绩成果要求。任助理记者、助理编辑期间,应至少达到下列2方面的要求:

 1.在省部级以上报纸、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新闻专业论文1篇,或在省部级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奖新闻专业论文2篇,或在省部级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奖新闻专业论文和在省部级学术交流会上宣读或收入论文集新闻专业文章共3篇。

 2.作为主创人员采写编辑的消息、通讯、评论,拍摄录制的图片、音频、视频,制作的新媒体作品等代表性成果,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1项,或获省部级行业协会一等奖以上2项。

 3.参与采写、编发、制作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稿件、节目和栏目1篇(个)以上,或参与策划、组织有较高质量的版面、节目和栏目1个以上。

 4.参与省部级或区局级重大宣传报道活动1次以上,并取得较好社会影响。

 5.个人获省部级、区局级新闻工作相关荣誉称号(区局级荣誉称号仅限于区级融媒体中心申报中级职称人员使用)。

  (四)破格条件。不满足本条第(一)款学历、资历要求,任助理记者、助理编辑期间,作为主创人员采写编辑的消息、通讯、评论,拍摄录制的图片、音频、视频,制作的新媒体作品等代表性成果,获国家级及行业协会三等奖以上1项,或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1项,或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2项。同时,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省部级以上报纸、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新闻专业论文2篇。

 2.参与采写、编发、制作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稿件、节目和栏目2篇(个)以上,或参与策划、组织有较高质量的版面、节目和栏目2个以上。

 3.参与省部级或区局级重大宣传报道活动2次以上,均取得较好社会影响。

 4.个人获省部级新闻工作相关荣誉称号。

  四、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资格条件

  在符合基本条件的基础上,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学历、资历要求。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备博士学位,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满2年。

  2.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取得记者或编辑职称后,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满5年(后取大学本科学历的,需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满6年)。

  3.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且具有其他系列中级职称调入新闻单位,已转评为新闻系列中级职称后,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满3年,且与原系列中级职称任职时间累计满5年(后取大学本科学历的,任职时间累计满6年)。

  4.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且具有其他系列副高级职称调入新闻单位,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满1年(转评)。

  (二)专业能力要求。具有相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全面掌握新闻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新闻学术造诣;全面掌握新闻运作规律,有较深厚扎实的新闻采编实践功底,新闻工作经验比较丰富,能解决采编工作中的疑难问题,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业绩显著,采写或编发了为社会所认可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新闻作品;作为新闻采编专业领域全媒型或专家型的业务骨干,具有指导、培养中级及以下新闻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取得一定的新闻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或主持完成新闻相关研究课题、调研报告等。

  (三)业绩成果要求。任记者、编辑期间,应至少达到下列3方面的要求:

  1.独撰或第一作者出版新闻专业著作1部(不少于5万字),或在省部级以上报纸、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新闻专业论文2篇,或在省部级以上报纸、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和在省部级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奖新闻专业论文共3篇。

  2.作为主创人员采写编辑的消息、通讯、评论,拍摄录制的图片、音频、视频,制作的新媒体作品等代表性成果,获国家级及行业协会三等奖以上1项,或获省部级一等奖以上1项,或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2项,或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3项,或分别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和省部级行业协会一等奖以上4项。

  3.独立或作为主创人员采写、编发、制作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稿件、节目和栏目2篇(个)以上,或作为主创人员策划、组织有较高质量的版面、节目和栏目2个以上。

  4.参与省部级重大宣传报道活动2次以上,均取得较好社会影响。

  5.个人获省部级新闻工作相关荣誉称号。

  (四)破格条件。不满足本条第(一)款学历、资历要求,任记者、编辑期间,作为主创人员采写编辑的消息、通讯、评论,拍摄录制的图片、音频、视频,制作的新媒体作品等代表性成果,获国家级及行业协会三等奖以上2项,或获省部级一等奖以上2项,或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3项,或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4项,或分别获省部级一等奖以上和省部级行业协会一等奖以上4项。同时,还应至少达到下列2方面的要求:

  1.独立出版新闻专业著作1部(不少于5万字),并在省部级以上报纸、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新闻专业论文1篇,或在省部级以上报纸、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新闻专业论文3篇,或在省部级以上报纸、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和在省部级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奖新闻专业论文共4篇(公开发表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2篇)。

  2.独立或作为主创人员采写、编发、制作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稿件、节目和栏目3篇(个)以上,或作为主创人员策划、组织有较高质量的版面、节目和栏目3个以上。

  3.参与省部级重大宣传报道活动3次以上,均取得较好社会影响。

  4.个人获国家级新闻工作相关荣誉称号,或入选省部级以上重大人才工程。

  5.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连续从事新闻工作满25年。

  6.由上级主管部门近2年内引进到新闻单位,任命为班子成员,分管新闻业务工作,工龄满18年,尚无专业技术职称,能够胜任专业技术工作。

  五、高级记者、高级编辑

  在符合基本条件的基础上,还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学历、资历要求。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取得主任记者或主任编辑职称后,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满5年(后取本科学历的,需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满6年)。

  2.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且具有其他系列副高级职称调入新闻单位,已转评为新闻系列副高级职称后,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满3年,且与原系列副高级职称任职时间累计满5年(后取大学本科学历的,任职时间累计满6年)。

  3.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且具有其他系列正高级职称调入新闻单位,从事新闻采编工作满1年(转评)。

  (二)专业能力要求。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系统掌握新闻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有较高的新闻学术造诣;系统掌握新闻运作规律,有深厚扎实的新闻采编实践功底,新闻工作经验丰富,能解决采编工作中的重大疑难问题,在采编业务方面有重大创新,工作业绩卓著,在新闻界有一定影响,采写或编发了为社会所认可的有较大影响力的新闻作品;作为新闻采编专业领域全媒型或专家型的业务带头人,具有指导、培养副高级及以下新闻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取得重大新闻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或其他创造性新闻相关研究成果,推动新闻行业发展。

  (三)业绩成果要求。任主任记者、主任编辑期间,应至少达到下列3方面的要求:

  1.独立出版新闻专业著作1部(不少于8万字),或在省部级以上报纸、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新闻专业论文3篇,或在省部级以上报纸、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和在省部级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奖新闻专业论文共4篇(公开发表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2篇)。

  2.独立或作为主创人员采写编辑的消息、通讯、评论,拍摄录制的图片、音频、视频,制作的新媒体作品等代表性成果,获国家级二等奖以上1项,或获国家级三等奖以上2项,或分别获国家级及行业协会二等奖以上和省部级二等奖以上3项,或分别获国家级及行业协会三等奖以上和省部级二等奖以上4项(国家级及行业协会三等奖以上不少于2项)。

  3.独立或作为团队负责人采写、编发、制作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稿件、节目和栏目3篇(个)以上,或作为负责人策划、组织有较高质量的版面、节目和栏目3个以上。

  4.担任部门或团队负责人满3年,主持或负责省部级重大宣传报道活动3次以上,均取得较好社会影响。

  5.个人获国家级新闻工作相关荣誉称号,或入选省部级以上重大人才工程。

  (四)破格条件。不满足本条第(一)款学历、资历要求,任主任记者、主任编辑职称期间,独立或作为主创人员采写编辑的消息、通讯、评论,拍摄录制的图片、音频、视频,制作的新媒体作品等代表性成果,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或获国家级二等奖以上2项,或获国家级三等奖以上3项,或分别获国家级及行业协会二等奖以上和省部级二等奖以上4项(国家级及行业协会二等奖以上不少于2项)。同时,还应至少达到下列2方面的要求:

  1.独立出版新闻专业著作1部(不少于8万字),并在省部级以上报纸、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新闻专业论文2篇;或在省部级以上报纸、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新闻专业论文4篇;或在省部级以上报纸、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和在省部级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奖新闻专业论文共5篇(公开发表的新闻专业论文不少于3篇)。

  2.独立或作为团队负责人采写、编发、制作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稿件、节目和栏目4篇(个)以上,或作为负责人策划、组织有较高质量的版面、节目和栏目4个以上。

  3.担任部门或团队负责人满3年,主持或负责国家或省部级重大宣传报道活动4次以上,均取得较好社会影响。

  4. 个人获国家级新闻工作相关荣誉称号,或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或作为主创人员其作品获中央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5.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连续从事新闻工作满25年。


“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与前景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进程的步伐越来越快,大数据的时代即将到来,数据新闻在新闻界越来越重要,得到新闻学界的高度重视。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世界正朝着信息化和数据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大数据技术”有了不可预测的进步以后,“大数据”和新闻工作有了亲密接触,相互融合,这就有了“新闻数据学”的出现。

关键词:数据新闻学功能前景

数据新闻学是起源于西方国家的,近年来,大数据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新闻媒体也越来越重视数据新闻学,在数据新闻学的发展模式上还有待发掘,尤其是在以往召开的会议上,在对新闻数据学进一步明确以后,更是加快了新闻数据学前进的步伐。然而,虽然我国的数据新闻学发展迅速,但是还是存在一些新闻媒体对数据新闻学认识不够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数据新闻学发展滞后。这就要求应该对数据新闻学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与前景,推动数据新闻学快速发展。

一、数据新闻学具有的特征

1.数据新闻学具有讲述故事的功能。这是因为数据新闻学的存在,让本来乏味无聊的新闻变得更加生动化、可视化。使数据新闻发挥数据的主导作用,打破了原来传统数据新闻的局限性,把数据讲述为故事,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对于新闻的兴趣。

2.数据新闻学可以把个人以及新闻事件紧密相连。这是因为在对数据新闻进行研究时,数据新闻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紧密联系的,从而会对我们每个人产生影响。

3.数据新闻给记者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以前的记者中更加注重新闻的“时效性”,然而,出现了数据新闻以后,记者成为数据新闻的“讲解者”。由此可以得出,数据新闻改变了记者在新闻中的角色。

二、数据新闻的优势和局限

1.数据新闻有三大优势

(1)因为数据新闻在运行的过程中,都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所操控的,在进行数据的分析以及统计的时候,可以有效地确保数据新闻具有真实性;然而在传统的新闻中,大部分是通过记者辛苦地去采访一些专业的人以此体现新闻的真实性。所以,现在的数据新闻同以前相比,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数据上,都要准确。(2)数据对于数据新闻具有绝对的可信性,数据经过各个层面的不断处理,通过网络、计算机等各个渠道的不断呈现,呈现出来的内容都是开放性的,数据都是具有科学技术内涵的,所以就数据新闻而言具有绝对的可信性。(3)在传统的新闻中,数据新闻都是人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而现在的数据新闻不再是人为控制,而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更深层次地挖掘新闻,直观地反映社会现状。

2.数据新闻具有两方面的局限性

(1)数据新闻在技术要求上有很严格的标准。因为数据新闻运用的是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等,要求新闻工作者在计算机技术、处理新闻的方式等方面做到不出差错,零失误。所以,数据新闻有很严格的技术要求。(2)数据新闻采用的是计算机、互联网等高科技技术,由于如今的数据新闻难度太大,面对的角色广,在信息处理技术上要求严格,需要大量人力对数据新闻进行分析,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数据新闻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就需要大量的时间、财力、物力。所以,数据新闻就要耗费高额的成本。

三、数据新闻学的发展路径与前景

1.数据新闻在新闻界的报道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数据新闻学在信息发展时代越来越受欢迎,数据新闻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等独特的处理方式正是现在媒体时代所需要的。

2.数据新闻对媒体产生竞争。因为数据新闻通过数据进行表达,更能反映生活、反映社会状况,还能阐述观点、体现问题细节。我们现在面对的数据新闻有丰富题材和宽阔领域,凸显了新闻报道目的,更加接近生活化。因此,数据新闻的出现,得到媒体的高度重视,数据新闻对媒体产生竞争。

3.数据新闻在未来的新闻领域发展中不会占据主要地位。因为数据新闻在数据的分析上要求太过严格,而且还存在数据新闻的高成本、高技术等问题,使新闻媒体的发展滞后。特别是每天都有新闻出现、都有故事会发生,然而大多数的题材都会以新闻报道而不是数据新闻。现在,每天的新闻都是都是日常报道,而不会采取数据报道。也就是说就算数据新闻在未来有了好的发展,那也只会是一小部分,而不会占据主要地位。所以,新闻媒体不会朝着数据新闻的方向发展。

根据以上综合而言,“大数据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是数据新闻学,有利于推动数据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各个部门的新闻媒体需要对数据新闻学的发展高度重视,尤其是要积极寻找发展路径,大力推动数据新闻学在各个方面上的创新,使数据新闻学更加科学化。由此可知,由于大数据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数据新闻受到我国各个层面媒体的高度重视,数据新闻学正在更加专业化的道路上前进,在未来的新闻媒体竞争行业数据新闻将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高红波“发现”和“呈现”:数据新闻学建构的两个关键词[J].新闻爱好者,2017,(04),34-36。

[2]张炯基于数据新闻学的编辑理念与编辑能力的创新研究[J].中国编辑,2015,(01),32-35。

[3]张炯数据新闻学与新闻编辑能力重构[J].编辑之友,2014,(03),45-48。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