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襄阳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政策发表什么期刊
1.职称评审条件
科研单位职称评审分为高级、副高级和中级三个级别,评审条件如下:
(1)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a. 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具有硕士学位并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人员;
b. 在本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高的创新能力;
c. 在本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较高的社会影响力;
d. 在本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成果和较高的科研经费支持。
(2)副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a. 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具有硕士学位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
b. 在本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高的创新能力;
c. 在本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较高的社会影响力;
d. 在本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成果和较高的科研经费支持。
(3)中级职称评审条件:
a. 具有硕士学位或者具有本科学位并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
b. 在本领域内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c. 在本领域内有一定的学术声誉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d. 在本领域内有一定的学术成果和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
2.职称评审材料
科研单位职称评审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
(1)个人基本情况表;
(2)个人学习、工作简历;
(3)学位证书、职称证书、荣誉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
(4)学术论文、著作、专利等学术成果材料;
(5)科研项目承担情况、科研经费支持情况等相关材料;
(6)学术评价、社会评价等相关材料。
3.职称评审流程
科研单位职称评审流程如下:
(1)申报:申请人提交职称评审材料;
(2)初审:由评审机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核;
(3)复审:由专家对初审合格的申请人进行综合评审;
(4)公示:对复审合格的申请人进行公示;
(5)审定:由评审机构对公示期内无异议的申请人进行审定;
(6)颁证:对审定合格的申请人颁发职称证书。
二、申报流程
科研单位职称评审的申报流程如下:
(1)申请人登录海南省科技厅网站,下载并填写个人基本情况表;
(2)申请人准备职称评审材料,包括个人学习、工作简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荣誉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学术论文、著作、专利等学术成果材料,科研项目承担情况、科研经费支持情况等相关材料,学术评价、社会评价等相关材料;
(3)申请人将职称评审材料提交至评审机构进行初审;
(4)初审合格的申请人将进入复审环节,由专家对其进行综合评审;
(5)复审合格的申请人将进入公示环节,公示期为7天;
(6)公示期内无异议的申请人将进入审定环节,由评审机构对其进行审定;
(7)审定合格的申请人将颁发职称证书。
三、学术成果怎么体现
在科研单位职称评审中,学术成果是评审的重要指标之一。学术成果的体现方式包括:
(1)学术论文:包括发表在核心期刊、SCI、EI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的论文,以及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
(2)著作:包括出版的学术专著、教材、译著等;
(3)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
(4)科研项目:包括主持或参与的国家级、省部级、企业委托等各类科研项目;
(5)学术奖励:包括国家级、省部级、行业协会等各类学术奖励。
复合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
摘要:复合材料由于具有比强度/比模量高、耐疲劳性好、减震性好和良好的可设计性和加工工艺性等优点,使其在现在的生产生活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复合材料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处理。复合材料的污染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复合材料的回收利用也日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目前可行的几种回收利用方法。
关键词: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
Recycling and Reuse of Composite Materials
Jiang Jing (Weihai Guangwei Composities Co.,Ltd Weihai Shandong, 264200)
Yin Cui Zhang Hongchi Song Changlin Liu Qingxia
Abstract:Composite 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of production and daily life due to their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specific strength/modulus, good fatigue resistance, good shock absorption, good designability, and processability.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variety and product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s, a new problem has also arisen: the treatment of composite material waste.The pollut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s is receiv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the world, and the recycling and utilization of composite materials is becoming a research hotspo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several feasible recycling methods currently available.
Keywords: composite materials, recycling, reuser
0引言
复合材料由于具有比强度/比模量高、耐疲劳性好、减震性好和良好的可设计性和加工工艺性等优点,使其在现在的生产生活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复合材料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复合材料废弃物的处理。
据了解,2008年我国的复合材料废弃物总量已经超过200万吨,而2009年我国复合材料废弃物年产量达到323万吨,并且以每年20万吨的速度增长,接近居世界首位的美国水平【1】。复合材料的污染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复合材料的回收利用也日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日益增加的废弃物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工业、农业生产用地,而且污染环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复合材料与其他单组分相比,其回收利用较为困难。对于单组分废弃物来说,回收利用仍然存在分类、分拣、清洗、除杂等问题,而复合材料除了上述问题外,还有很多特殊性。
1 物理回收法
物理回收法是利用物理方法使复合材料废弃物转变成粒料或者熔体,从而加入其他物质或者材料中,进行再次利用的方法。这个过程仅发生物理变化,且操作简单、成本低,是我国目前回收方法中最普遍的一种。主要有粉碎回收法、电磁分离法、重熔再生法三种【2】。
粉碎回收法就是将复合材料废弃物通过机械作用粉碎成粒料从而进行回收利用,也称为机械法。粉碎后根据粒径大小用于不同领域。当废料粉末作为原材料进行重复利用时,加入量需要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以保证新材料的性能满足要求。
电磁分离法是对熔融状态下的复合材料基体实施单一方向的电磁场,因增强体和基体对磁场的作用极性不同,两者产生相对方向的运动,从而分离。该方法主要用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回收利用。
重熔再生法是将复合物重新加热熔融,再重新铸造,得到新的材料。原则上,除了连续纤维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外,其他非连续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都可以采用重熔再铸造的方法来再生。但是,由于在重熔过程中,金属基体与增强体可能会发生某些反应或者生成界面产物,从而会影响再生材料性能,甚至会造成材料碎裂。只有当这种影响不十分强烈时,复合材料才具有再性。在重熔再生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好温度、时间的参数,控制界面反应和凝固过程。
2 化学回收法
化学回收法是指热固性复合材料废弃物在经过初步破碎后,利用化学改性或分解的方法使其成为可以回收利用的其他物质的一种方法。这种回收方式通常有热解法、催化解聚、溶剂回收及近几年兴起的超/亚临界流体技术、源头设计法等。对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考虑到碳纤维本身的价值,回收成本低于再造成本,因此主要采用化学回收法回收废弃物中的碳纤维。
热解法是借鉴塑料、橡胶高温分解产生有用合成物的回收方法,是将复合材料废弃物在无氧情况下利用高温变成一种或多种可回收物质的方法。由于其工作原理为在较低温度下热分解基体混合物,且该温度及条件又不至引起碳纤维、填料等无机物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该法又称为化学回收和材料循环法的组合方法。具体反应工艺如图1-1所示(三洋电机)
图1-1 三洋电机裂解反应工艺图
催化裂解法是聚合物基体在低温和催化剂存在下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小分子,并以气态的形式与纤维分离。产物中的碳氢化合物可用作化学试剂或燃料,纤维可重新做填料使用。
溶剂法主要分为硝酸氧化法、溶剂分解法、超/亚临界流体法等。硝酸氧化法是利用硝酸的强氧化性,对胺类固化剂的环氧树脂进行降解,可在较短时间和较低温度下回收得到表面无树脂残留的纤维。用硝酸氧化法降解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可以得到2,4-二硝基苯酚和2-硝基-4-羧基为主的降解产物,得到的碳纤维拉伸性能也仅有1%左右的损失。但因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强腐蚀试剂,对设备的抗氧化性、耐腐蚀性要求较高,后处理也比较复杂,应用收到限制【3】。溶剂分解法是在加热条件下,利用溶剂的化学特性对聚合物解聚的方法。超/亚临界流体是指温度及压力处于临界点或其附近的流体。在超/亚临界状态下的流体,密度、黏度、溶解度、热容量、介电常数、化学活性等性质发生急剧变化,从而使液体具有很高的活性、极强的溶解性、特异的流动性、渗透性和扩散性等性质。现在正在尝试利用该种方法分解碳纤维复合材料,最大限度的保留碳纤维的原始性能,得到纯净的碳纤维。
能量回收法是将含有有机物或者完全为有机物的废弃物通过焚烧等处理,将燃烧产生的热量转化为其他能量的一种回收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大多数的复合材料废弃物,但复合物中有机物的燃点较高,有要用油、煤等引燃助燃。该方法虽然回收工艺简单,成本却相对较高。而且对于有些高分子材料,不经预处理直接燃烧将产生严重的后果,同时焚烧后的灰分在填埋时,也会对环境、土壤造成二次污染。一般而言,对于所有的复合材料含有的有机物都可以进行热处理焚烧。有些物质如热塑性玻璃钢、尼龙和聚氨酯能量含量极高,其热值等于甚至高于煤,回收价值较高,但由于焚烧剧烈,发烟量大,尾气处理比较困难。因此,对于焚烧炉的方式、排放物的处理技术成为限制能量回收的关键因素。通常用的设备有切割、粉碎设备、焚烧设备、热分解回收设备等。图1-2所示为能量回收流程图。
图1-2 能量回收流程图
3 结束语
复合材料的回收与利用一直是个难题,也是限制复合材料发展的瓶颈,目前的回收利用方法有多种,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应依据废弃物的性能特点决定。资源循环利用时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复合材料的循环利用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和应用领域的创新。
[1] 段志军.国内外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现状[J].塑料工业,2011(1):14-18
[2] 徐伟,袁琨.复合材料废弃物回收技术发展.玻璃钢/复合材料[J].2013(2)
[3] 徐平来,李娟,李晓倩.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回收方法研究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