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林论文 > 财政支持下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路径

财政支持下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路径 

日期:2017-11-03 23:55:00人气:625

摘要:分析了财政支持甘肃省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支持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财政政策;税收政策

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加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甘肃省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努力提高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党的十八以来,甘肃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心,从最原始的解决温饱问题开始,围绕资源要素禀赋,突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导向,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机械化水平,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农业发展方向、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1978―2017年,甘肃省苹果种植面积由2.26万hm2增长到31.33万hm2,产量由4.29万t增长到383万t,面积和产量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5位[1]。2017年,高原夏菜外销达820万t,形成了以河西走廊为中心的辐射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的蔬菜供应中心;全省脱毒种薯生产面积8.23万hm2。2017年,甘肃省优势特色作物面积达到220.86万hm2,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1/2以上,初步形成草食畜、优质林果、高原夏菜、优质马铃薯、道地中药材、现代制种等优势特色产业,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基本形成。2019年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形成了3个全国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区:兰州榆中高原夏菜、岷县当归、静宁苹果,农业品牌也出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取得了初步发展,如今多项特色产业跃居全国前列。但从整体情况来看,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1财政支持下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甘肃省自然条件相对比较恶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但由于气候和地形条件的多样性,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潜力较大。自2008年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5个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投入资金进行扶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马铃薯良种补贴,投入资金1亿元;2009年整合资金1.5亿元,带动39个县投入资金13.8亿元,牛羊大县已初见规模;在已实施的优势特色产业增产增收计划基础上,整合资金5.44亿元,扶持马铃薯、草食禽、中药材、苹果、蔬菜5个特色优势产业及龙头企业;2019年中央财政用于支持甘肃省6大特色产业发展的资金为1.4亿元,其中用于畜牧业资金为0.61亿元、蔬菜产业资金为0.39亿元、马铃薯产业的资金为0.2亿元、中药材产业资金为0.25亿元[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甘肃省积极落实中央财政关于特色农产业的资金支持,但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财政投入总量不足、财政投入过度依赖于中央、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等现象,以及用于发展特色农产业的科学技术研发、培训服务、基础设施等投入严重不足等情况。

2财政支持下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财政支农规模相对较小

21世纪以来,全国财政支农规模呈现出增长态势,甘肃省财政支农资金规模也日益增长,但全国范围内横向比较财政支农、财政支持优势特色产业的规模,甘肃省财政支持仍落后,且过度依赖中央财政资金扶持。首先,根据甘肃省财政支持优势特色产业情况分析,虽然总量上在不断递增,由2009年的0.62亿元增长到目前的1.4亿元[3],但对比浙江省2009年财政专项资金2.6亿元、贵州省2019年财政专项资金16亿元,差距较大。其次,从财政支持优势特色产业效益来看,存在资金浪费、使用效率较低等情况。上述因素影响甘肃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亟待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并给予有力支持。

2.2投入资金呈现分散交叉且精准性不足

农业的多功能性要求甘肃省在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中既要考虑6大产业平衡发展,同时又要兼顾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农业产业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及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等问题,做到多元化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了促进全省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甘肃省政府各职能部门都投入了最大努力,但这当中出现了资金多渠道投入和多头管理使主体责任不明确等问题,财政支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出现“碎片化”。特色产业财政投入与各县市实际需求不对接,政府自上而下的财政决策机制导致财政支持资金的投向和用途的决定权在上一级部门,基层组织和农户很少获得表达自主意见的权利。基层组织的“缺位”更进一步导致对6大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支持缺乏针对性,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3支出结构不合理

蔬菜、马铃薯、草食畜牧业、中药材、优质林果、制种和酿酒原料等是甘肃农业特色产业的6大支柱。由于甘肃省地理位置以及气候多样性,6大特色产业在各县市的发展侧重点不同,例如天祝以高原绿色蔬菜、藜麦、马铃薯、青稞、牛羊肉等农产品为发展重点;天水重点发展林果、畜牧、蔬菜三大产业。政府为了促进各县市特色产业的发展,应根据其特色产业类型提供相匹配的基础设施,但目前在市县中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均衡情况。同时,由于各市县发展具有差异性,需要的政府农业公益性服务也不尽相同。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农业科技推广投入不到位,农业科研、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培训服务不足等问题,急需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效促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4-5]。

3财政支持下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路径

3.1加大财政支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投入

财政支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支出要与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加快6大产业发展速度,着重强化转移性支出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在增加一般转移性支付的同时,拓宽专项资金的投放比例,尤其是要扩大与特色产业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农业科研的投入规模。以中央和省级的政策为导向,以农业特色化、现代化为主线,营造利于特色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做到有效扩大特色产业的财政支持规模和支持力度,确保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发展速度,让财政更好地服务于甘肃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

3.2健全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财政投入机制

首先,健全政府财政投入机制,合理划分省市县级间的财权与事权,建立完备的专项资金支持制度,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健全财政补贴制度,对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种植大户、公司、农业生产合作社采取直接补贴的政策,减少财政资金损失与浪费,让从事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经营主体享受到切实的政策福利[6]。再次,各级政府要将支农投入和地方的实际需求相结合,通过实地调查,充分了解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精准性帮扶[7]。

3.3调整、优化支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结构

首先,要均衡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相关基础设施投入,重点加强生产性项目的建设,同时还要兼顾非生产性项目中的生活设施建设,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物流设施和物流体系的建设。其次,加强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相关公益性服务的财政投入,因为现代农业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科技性”。为了强化6大产业在全国的引领地位,科技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要重视科技兴农、科技强农,提升科技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贡献率。优化财政支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资金结构成为当务之急。财政部门要厘清思路,明确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合理规划现有财政资金的使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参考文献:

[1]薛砚.农强民富百业兴―――改革开放40年甘肃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综述[EB/OL].

[2]甘肃农民报.甘肃下达中央财政资金1.8亿支持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发展[N].甘肃农民报,2019-11-12(01).

[3]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省级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支持重点农业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

[4]史晓茹.甘肃省优势特色产业的产业集聚问题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8):52-53.

[5]李晓亚.农业现代化下财政支农政策优化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8.

[6]王玲珊.生态经济视角下甘肃优势特色农产业发展路径探析[J].大众投资指南,2019(22):219-220.

[7]施晓燕,卢整智.甘肃省财政支农规模对农业供给侧结构变动的影响[J].甘肃科技,2017(17):89-91.

作者:王玲珊 单位: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