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养殖技术论文 > 猪养殖技术论文(3篇)

猪养殖技术论文(3篇) 

日期:2017-04-28 22:12:15人气:1233

第一篇:生态猪养殖技术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脚步逐渐加快,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人们在食品方面提出的要求较高。我国人民的生活中猪肉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且获得较多人民的喜爱。本文重点分析生态猪养殖技术的相关要求,旨在使养殖户了解优质生态猪的培养技术,为猪肉的鲜美性提供保障,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满足。

关键词:生态猪;养殖技术;相关要点

目前,我国现有的养殖模式中生态猪养殖是备受推崇的一种。生态猪养殖模式主要是养殖期间通过先进的养殖技术,从而满足提高猪肉口感以及猪肉品质的要求[1]。采用生态养殖技术所培养的猪肉,不但可保障猪肉整体安全性,还可促进养殖期间导致环境污染的情况明显减少,使养殖业整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有效提高。

1加强卫生处理干预

养殖生态猪主要是按照生态、绿色的要求,加强处理养殖环境的工作,合理的清理猪舍。猪舍的最底部可以通过有机垫料完成填充,并实施翻埋,以期能通过这样的方法分解、发酵猪舍的污水以及猪粪便,使生态猪养殖期间猪舍的零排放得到实现。通过有机类的材料填充底部,促进猪养殖期间发生的污染情况得到明显减少,可有效体现绿色、环保的要求。另外,生态猪养殖户需要建立绿色生态理念,要想确保生态猪整体的养殖质量,不仅是依靠有机材料填充来完成,还需要对猪舍内外做到定期消毒、清洁、通风等,杀灭鼠、蝇、蚊,粪便、污物运至场外发酵处理,杀灭粪便中的病菌、虫卵,减少土壤污染。确保生态猪可在健康、整洁的氛围内加快生长速度,使养殖环境舒适程度有所提高,不仅能使疾病发生概率有所降低,还可使病菌滋生得到有效抑制,对生态猪养殖户、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整体提升有一定帮助[2]。

2严格控制饲料的来源

生态猪是否能健康、快速的生长与饲料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优质的饲料能够为猪生长提供良好的营养物质,与猪发育、生长的相关要求互相符合。同时,加强饲料原料的检查和监控,禁喂霉烂变质和农药污染严重的饲料。为了给生态猪生长质量提供保障,应该构建健全的有机农业运作系统,生态猪的喂养工作尽可能采用天然食物,如种植无公害高产优质青绿饲料,使用经国家畜牧部门批准的微生物制剂、酶制剂、酸化剂、中草药制剂和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制剂等。由于天然食物的营养价值较为丰富,其特征以生态、纯天然性为主,猪仔食用的获得的营养可达到生长发育的要求。要想确保猪肉质量的安全性,则需要加强投放生态型饲料的工作,让消费者对食用生态猪的安全性有足够的信心,从而确保消费者的健康以及食品安全。生态猪饲料喂养期间,要通过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其抵抗力、免疫力明显提高,可以添加微生态制剂在饲料中,不仅可使生态猪产量有所提高,还可促进猪抵抗疾病的能力有所提升,从根本上预防控制瘟疫的发生。

3加大疫病预防控制力度

当前最严重的问题是超量和滥用药物,不仅造成很大浪费,且因用药不当造成中毒死亡和药物残留。生态猪的发育与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疾病的影响,同时会影响生态猪的质量与产量,良好的预防与控制疫病在生态猪养殖期间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果生态猪养殖期间发生疾病问题,对导致生态猪整体效益与价值明显降低,还会严重影响肉质,且会让消费者对生态猪产生质疑,一系列的影响会降低整体经济效益,会限制生态猪养殖业的整体发展[3]。所以,重视生态猪疫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养殖户需要严格掌握猪群的生长情况,若猪群在养殖期间出现问题,要立即通知兽医到养殖场处理,以期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对于存在异常的猪群,要按照兽医的医嘱以及诊断,有效的隔离并处理,从根本上防止出现传染疾病的现象。生态猪养殖户不仅要有效的隔离患病的猪只,还需要加强健康猪疫苗注射工作,采用注射疫苗的方式有效控制、预防疾病,避免疫病的扩散,可促进生态猪整体质量有效提高。

4严格控制水资源和利用改良技术

生态猪生长发育期间水资源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不仅可使生态猪正常生理状态得到有效维持,还可使生态猪抵抗疾病的能力明显提高。因此,养殖户应该在生态猪养殖期间需要提供足够的安全卫生的水资源,以期能满足生态猪生长发育的需求。养殖户在水资源提供期间,要确保提供清洁性符合要求的水资源,为提高生态猪养殖整体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应常取水样送有关部门进行微生物和水质检验,并坚持常年用漂白粉、高锰酸钾、百毒杀等进行饮水消毒。从而保障消费者可以食用到健康的猪肉[4]。另外,养殖户要想提高生态猪整体养殖水平,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进行养殖,积极的引入优良品种,尽可能选取瘦肉含量高、生长速度快的品种。养殖户在引入优良品种期间,要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遗传优良技术来达到杂交与选育的要求,相互结合优质品种,确保培养的生态猪能具有优质生长速度、瘦肉含量高、口感好等优势,加快生态猪有效、健康的发展速度。

5结束语

生态猪养殖属于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内生态猪养殖获得的效果较为理想。但是,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少部分养殖机构仍然使用传统养殖观念进行养殖。相关部门应该推广以及健全生态猪养殖技术,并实施针对性的实践以及探索,加快我国生态养殖产业的发展速度。生态猪养殖期间需要加强控制与预防疾病、猪舍、水以及食物等工作,促进猪的生长速度明显提高,为整体提升企业以及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斌.生态猪养殖技术措施探讨[J].中兽医学杂志,2015(12):106.

[2]王小力.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J].河南农业,2016(05):55.

[3]王广庆.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调查报告[J].江西农业,2016(03):12.

[4]姚国亮.生态猪养殖技术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8):50-51.

作者:陈中清 单位:宣汉县马渡关镇农业技术服务站

第二篇:生态猪的养殖技术分析

摘要:在当前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食品的安全性与营养性更加关注,特别是对于肉类食品而言。从另一角度上说,我国生态养殖行业的持续发展也不断为人们传播着绿色、无公害的新型生态理念,此时,如何在生态养殖过程中积极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则开始成为值得广大养殖人员共同探讨的重要话题。在本文中,笔者以生态猪的养殖为例,具体分析了生态养殖工作中所运用到的相关养殖技术,以为后续的生态养殖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猪;养殖技术;生态养殖

与传统的家猪养殖相比,生态猪的养殖要求更高,并且,在整体养殖饲养过程中,相关人员会更加注重科学技术的投入,其具体技术的投入通常可具象地表现在养殖环境管理、饲养食物来源控制、疫病防治处理以及运用改良遗传技术等诸多方面[1]。同时,为了在生态猪的养殖过程中深入贯彻绿色生态养殖理念,养殖人员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责任感,对于养殖工作的各个环节均应以科学发展战略为指导,最大限度地满足生态猪的养殖需求,从而有效促进未来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养殖环境管理

由于具体的养殖环境情况会直接影响到生态猪的生长情况,因此,养殖人员应注意保持圈舍的良好卫生情况[2]。定期对圈舍进行清理,并注意保障其通风情况的顺畅,从而有效避免圈舍中大量污物与有害微生物的长期聚集、堆积。同时,养殖人员还可以在猪舍清理完毕后,将有机垫料填充至最底部,以便于下次清理时可以将其翻埋起来,并且,采用这种方法时,还能够进一步促进猪粪便、污水的发酵与分解,体现出绿色养殖、生态养殖的基本理念。另外,养殖人员还需注意清理、更换生态猪所使用的器具、器皿,给予生态猪的健康生长提供舒适的环境,从根本上降低猪疾病的发生率。

2饲养食物来源控制

饲料是为猪生长提供所需营养物质、最大限度满足其生长需求的重要元素,由此可见,猪饲料的来源、质量等诸多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猪的生长过程产生影响。与传统的猪养殖相比,生态猪的食物饲料多为绿色生态的有机饲料,也是由于生态猪长期食用有机饲料,因此,其肉质会更加的鲜美。在进行投食之前,养殖人员应先对相应的食物饲料进行筛选,从而有效保障猪肉的健康与卫生状况[3]。除此之外,养殖人员还可以在生态猪所食用的有机食物中适当地添加维生素,以起到强化生态猪体质,提高猪体营养价值,减少人食用生态猪肉时有可能产生的危害作用。此外,为了更进一步提升生态猪机体对于疫病的抵抗能力,养殖人员还可以在饲料喂养过程中适当地加入适量微生态制剂,从而在提高生态猪免疫力的同时实现疾病预防的综合效果。

3水源的科学控制

无论是人体还是动物的生长发育都离不开水分的滋养,而对于生态猪的养殖而言,保障其用水清洁性就显得更为重要。在生态猪的饮用水源选择方面,养殖人员通常应确保水质的清洁,禁止为生态猪提供已被污染饮用水。同时,在生态猪的生长过程中,养殖人员还可以根据猪体的基本情况与生长需求,在生态猪的饮用水中适当添加维生素与矿物质等营养素,遵循科学健康养殖的基本要求。具体来说,在生态猪的饮用水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维生素不仅可以为猪的生长发育提供相应的营养资源,同时还可起到防止猪感染疾病的作用;而在水中添加食盐,则能够有效抑制病原菌滋生,起到一定程度的杀菌、消毒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生态猪的质量,使得人们能够放心、健康地食用猪肉。此外,在生态猪的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通常需要结合养殖场的地理条件、气候因素等基本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定期放养计划,此时,生态猪脱离养殖人员的统一管理、控制后,则极有可能饮用到不安全水源,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养殖人员则必须加强放养过程的有效监管。

4疫病防治处理

猪疫病是影响生态猪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在决定生态猪质量与产量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一旦生态猪发生疫病,那么不仅会影响猪体的正常生长,也会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积极做好生态猪疫病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养殖工作而言,相关养殖人员应随时对猪群的生长状况进行及时掌握。首先,严格控制生态猪的饮食卫生、安全,最大程度地避免病原菌随着猪体的进食活动入侵[4];其次,圈舍的卫生环境管理则是疾病防治的重要内容,定期做好圈舍的清洁、消毒工作,防止有害微生物、有害病原菌在生态猪的生长过程中的大量堆积;此外,养殖人员还应时刻关注生态猪的基本生长情况,并为其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而一旦发生病情,养殖人员则要第一时间内联系兽医,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在第一时间内有效控制疾病蔓延,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对于患病猪而言,养殖人员则应对其进行相应的隔离处理,从而有效避免疾病传播、扩散的情况。除了对患病猪进行隔离以外,还应对健康组进行相应的疫苗注射,使得生态猪获得更好对抗疾病的免疫能力。

5改良遗传技术

我国当前所养殖的生态猪口感风味良好,但其生长速度较为缓慢,且瘦肉率明显偏低,因此,为解决这一养殖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选取国外的优良猪种进行杂交选育。就目前而言,我国已经引进了部分国外生态猪的优良品种,由于这些生态猪具有明显的瘦肉率高、生长速度较快等优点,因此,对这些品种加大养殖力度则基本上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生态猪的食用需求。然而,从口感上说,外国猪种的风味远不及我国的生态猪,此时,养殖人员则可以通过改良遗传技术,将国内外猪品种的优点进行相互结合,使其既能够具备良好的食用口感,同时也能提升生态猪的瘦肉含量与实际生长速度。

6采用科学饲养技术

在生态猪的养殖过程,养殖人员还应对养殖场周围气候、地理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针对其具体的环境条件制定出符合生态猪生长发育的科学养殖计划。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养殖技术,吸收科学、合理的养殖经验,例如,适当实施早期断奶技术,科学地将仔猪与母猪分离,并尽早对仔猪实施针对性的生态饲养。此外,养殖人员还可以适当采用远程监控技术对生态猪的生长过程进行随时监控,积极采用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管理技术实施猪舍湿度、温度的全天候检测,以科学手段掌握具体的猪舍环境变化,从而有效确保猪生长环境的适宜程度。养殖人员还可将生态猪的每期健康检查进行统计记录,以计算机的分析辅助功能进行猪免疫能力的测评,从而使得养殖人员可以依据具体的数据分析结果对猪群采取相应的管理和养殖措施。

7小结

生态猪的养殖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养殖技术,养殖环境管理、饲养食物来源控制、水源的科学控制、疫病防治处理以及改良遗传技术均属于生态猪生态养殖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每一个环节的严格落实或者说每一项技术的实施到位,于促进生态猪健康生长、提升养殖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存在重要意义。通过养殖环境管理为生态猪营造一个优良的生长环境,科学控制饲养食物来源与饮用水来源,则是提高肉质、增强生态猪营养价值的重要途径。而疫病的防治处理工作、改良遗传技术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养殖经济风险,提升养殖户的实际经济收益。总而言之,生态猪的养殖工作具有综合性、先进性的特征,为了有效促进生态猪养殖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养殖人员则应善于应用相应的养殖技术,以科学发展战略为行动指导,从整体上提升生态猪的养殖价值。因此,生态猪的养殖前景十分广阔,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会成为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养殖技术。

参考文献:

[1]井玉香.浅谈生态猪的养殖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15,11(12):89-89.

[2]李斌.生态猪养殖技术措施探讨[J].中兽医学杂志,2015,12:106.

[3]孙宗志.生态猪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探讨[J].南方农业,2016,10(7):75-76.

[4]姚国亮.生态猪养殖技术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8):50-51.

[5]李科文.生态猪的养殖技术及其未来发展的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6,18:239.

作者:王会灵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农业委员会

第三篇:生猪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泸水市生猪生产由于受到山区、高海拔、社会经济条件和生产意识的限制,存在高存栏、高消耗,科技含量低、低出栏、低商品率、低生产水平的问题。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培训力度,改变养殖观念,推广优质品种,发展规模养殖场,大力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加大高黎贡山猪的开发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泸水市;生猪生产;问题;对策

泸水市(原为泸水县)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东靠碧罗雪山,与兰坪、云龙2县相邻,南接保山市,西与腾冲县和缅甸联邦共和国毗邻,北连福贡县,总面积3203.04km2,最高海拔4161.6m,最低海拔738m。国境线长136.24km,占云南省边境线的3.36%。全市辖6镇3乡,有71个村委会、4个社区;截至2015年末,总人口178758人,其中农业人口143188人,占总人口的80%。境内居住着傈僳族、白族、怒族等21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7%。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9195元和4877元。畜牧业是泸水市的一大优势产业,也是区域经济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产业。生猪生产是泸水市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经过不断调整,生猪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泸水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

1生猪生产现状

据统计,2015年全市生猪存栏245454头,占大小牲畜存栏的49.69%;出栏生猪188515头,占大小牲畜出栏的64.85%;能繁母猪49396头,占生猪存栏的20.12%;猪肉产量11294t,占肉类总产的72.63%;猪出栏率达77.10%,较2005年提高了12.13个百分点;猪肉产量较2005年增加了4851t,增长75.29%。但是,由于泸水市为典型的山区农业生产区,各乡镇之间发展不平衡,以上江镇、老窝镇、鲁掌镇为代表的坝区的生猪出栏率比较高,在90%以上;而以称杆和洛本卓为代表的高海拔地区生猪出栏率仅为40%左右。

2存在的问题

泸水市生猪生产由于受到山区、高海拔、社会经济条件的和生产意识的限制,总体呈现高存栏、高消耗,低出栏、低商品率、生产水平低的现象。

2.1高存栏量、生产水平低

受能繁母猪补贴利益的驱动,在广大农村,特别是一些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为了取得能繁母猪补贴,不及时淘汰母猪,导致母猪存栏数量比较高。2015年,全市能繁母猪存栏49396头,按照“母猪年提供商品猪”的数量来衡量生产水平,泸水市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的数量仅为3.85头,与16头的标准相比较,生产水平极其低下,导致高消耗、生产水平低。

2.2低出栏率、低商品率

泸水市的生猪出栏率达到77.10%,但是与全省的平均水平相比,相差距较大。2015年,云南省的生猪出栏率达到了130%以上,两者相差53个百分点。由于泸水市的广大农村有杀“过年猪”的习惯,肥猪商品率为55%,商品率比较低。由于出栏率低,导致了生产效益不高,对饲料粮食的消耗多。

2.3科技含量低

泸水市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大力推广“养猪八改”“三高母猪”和杂交改良等系列配套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条件较好的地区,养殖者能够按照科学的饲养方法进行养殖,及时出栏补栏。但是由于泸水市典型的山区气候条件,山高坡陡,饲养条件差,没有规模养殖户的带动,在部分农村,科学养殖技术难以提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新技术的应用,但是技术人员离开后又转变为原来的饲养方式,科学养殖技术难以提高,导致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严重制约了生猪养殖的发展。

2.4规模养殖户少,带动不力

到2015年末,泸水境内年出栏200头以上的养殖场(养殖户)有72户,年出栏生猪36800头,占总出栏的19.5%。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养殖企业,最多的养殖场年出栏生猪6500头。由于规模养殖场户少,对老百姓发展生猪养殖的带动力不强,难以推动生猪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对提高养殖效益难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对策

3.1加大培训力度,改变养殖观念

加大培训力度,改变养殖观念,这是提高泸水市生猪生产力的首要措施。一是对领导干部进行培训,改变他们对生猪生产发展的理念。要改变以增加存栏来衡量生产发展的理念为以增加出栏来衡量生产发展的理念,要使他们建立稳定存栏、大力发展商品猪生产、提高生产效益的生猪生产的发展目标。二是对生产者进行培训,使他们改变追求数量的养殖模式为以质量为主的养殖模式,通过培训使广大生产者建立只有增加出栏数和商品数,才能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理念,减少养殖周期,从而减少饲料的消耗,提高饲料转化率。

3.2推广优质品种,发展规模养殖场

由于泸水市生猪生产的特殊性,要对高黎贡山猪进行保种;因此,应在划定保种区之外的上江、六库、老窝、鲁掌、片马等乡镇的非保种区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发展规模养殖场,提高商品猪生产力度,促进出栏率和商品率的提高。

3.3大力推广科学养殖技术

在高黎贡山猪保种区(也是肉用商品乳猪生产区)主要推广本品种的选育选配、适时出栏、直线育肥、熟改生喂等配套技术,是广大养殖者掌握母猪选留的基本条件,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淘汰生产力低下的母猪,改变现有的养殖方式,提高生猪的出栏率、增加农户的养殖效益。

3.4加大对高黎贡山猪的开发利用

高黎贡山猪是是怒江州生猪养殖生产中的当家品种,体型中等偏小,生长速度较慢,肉质优良,肉味鲜美。其最主要特征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较高,具有保健功能。因此,加大对高黎贡山猪的开发力度,通过开发带动高黎贡山猪生产的发展,从而促进泸水生猪生产的发展。

作者:和万喜 马文张 单位:云南省泸水市畜禽品种改良站 云南省泸水市饲草饲料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