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蛋鸭科学养殖技术探讨
摘要:蛋鸭的自然生长需要天然水域,在夏季需要有高温作为保障,然而,对于圈养蛋鸭而言,其生活环境完全改变,会对其生产带来影响,降低蛋鸭的养殖效益。为了能够使蛋鸭养殖效益提升,降低圈养方式对蛋鸭的影响,文章总结并提出了圈养蛋鸭的相关养殖技术,从多方面多角度为蛋鸭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实现养殖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圈养蛋鸭;科学养殖技术;阐述
现阶段,很多重要的江河水体质量下降,对城市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安全带来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积极整治沿河水体污染源,为此,不允许水域或者是水域周边区域养殖畜禽。其中,蛋鸭的养殖业受到限制,必须要采取圈养方式。所以,为了进一步开展圈养蛋鸭养殖工作,需要采取科学性的养殖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蛋鸭的养殖效益,降低圈养方式对于蛋鸭的影响。
1对蛋鸭圈舍的小气候环境进行改善
在圈养蛋鸭过程中,将鸭舍的方向选择为坐北朝南,且通风良好。与此同时,需要确保鸭舍冬季防寒,夏季防暑,养殖区域附近500m内要求不存在城市垃圾、生活污水以及农业废弃物等污染物[1]。基于此,要在鸭舍四周合理地种植藤蔓作物和牧草,可以在鸭舍顶棚覆盖上厚度为10cm的稻草与作物秸秆,如果条件允许应安装风机,改善鸭舍通风性,也可以利用水帘或者是湿帘来达到降温目的。
2合理调整饲料配方
在圈养蛋鸭方面,饲料配方十分重要。通常情况下,所选择的包括玉米、贝壳粉、添加剂、食盐、鱼粉等,并按照特定比例进行配置。除此之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蛋鸭补喂其他饲料。以下是对圈养蛋鸭补喂饲料的相关阐述。
2.1喂红糖
如果是阴雨天气或者是有台风的季节,通常给蛋鸭群加喂红糖。其中,每1000只蛋鸭一天需要补喂红糖0.5~1kg,连续使用3~4d,这样能够使蛋鸭的产蛋率不断提高[2]。
2.2喂鱼肝油
针对有一年产蛋龄的高产蛋鸭来说,可以给补喂鱼肝油,且控制在每个月5~7d的补喂时间,进而增强产蛋率,使蛋鸭产蛋期得以延长。
2.3提高多维素含量
给蛋鸭补喂VC能够对体温的上升进行抑制,使采食量不断提高,强化抗病能力。如果在高温季节应在每千克饲料当中添加200mg的VC。此外,通过给蛋鸭补喂VE、VB也可以对热应激进行调节,以免体温的快速上升。如果是在高温季节,可以将使用量增加2~3倍。
2.4增加电解质
在蛋鸭饮用水中添加0.02~0.05%氯化钠,在饲料当中添加0.5~1%的氯化钠,也可以在饲料当中添加0.5%的碳酸氢钠,能够对由于热应激所导致的酸碱不平衡予以缓解[3]。
2.5其他药物使用
给蛋鸭喂食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地散热,确保热平衡,具体使用量应是在饲料中添加0.05%。而杆菌肽锌能够有效地环节热应激,可以在蛋鸭每千克饲料添加40mg。除此之外,栀子、高蒿与藿香等对于散热祛暑也十分有效。基于此,喂食酸枣仁等还能够使蛋鸭安神镇惊,具有明显的抗热应激作用。同时,蛋鸭食用益生菌也能够对肠道内有害细菌的繁殖进行抑制,以免引发肠道疾病,使圈养蛋鸭抗病能力不断增强。
3强化饲养管理工作
3.1蛋鸭饮水要充足
对于圈养蛋鸭来说,饮水充足十分重要。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发现,将圈养蛋鸭的饮水量提高20%以后,其实际散热量会提高30%,这对于蛋鸭高温季节防暑降温具有积极作用。而在夏季,一定要把圈养蛋鸭的水温控制在10℃左右,如果养殖条件允许,也可以增加设置深度为20cm的嬉水池,与此同时,需要为蛋鸭定时换水或者提供流动水,进而缓解热应激对蛋鸭带来的影响。
3.2对蛋鸭的喂料时间进行调整
在圈养蛋鸭采食量方面,早晚量比较大,而中午其食欲会明显下降。所以,应当对喂料时间进行适当调整,并且在早晨开灯以后或者是晚上熄灯之前增加一次喂料,在中午温度较高的时间段,需要合理控制投喂的饲料量。
3.3对蛋鸭体重进行有效控制
对于育成鸭而言,需要采取限饲方式,确保开产以前的体重控制在1.4~1.5kg。而蛋鸭在产蛋前期,每天只要进食粗蛋白质14%,代谢能每千克10.8~11.3MJ就可以[4]。如果蛋鸭正处于产蛋的盛期,要确保自身的体重控制在1.45kg左右。如果蛋鸭的体重不断降低,就说明饲料的营养不充足,需要采取措施来提高饲料质量。如果蛋鸭体重不断提高说明蛋鸭的营养过剩,需要适当减少饲料喂食量。
3.4实时观察蛋鸭群
当圈养蛋鸭的产蛋率超过90%以后,需要喂食含有19~20%粗蛋白的配合饲料,并且在其中添加钙质与青绿饲料。在这种情况下,需对蛋鸭的粪便、羽毛以及产蛋重量等变化进行实时观察,增加动物性饲料的喂食,或者是对蛋鸭的采食量进行有效地控制。
3.5有效规避应激
圈养蛋鸭的饲料品种不能够变动的过于频繁,需要确保操作规程以及饲养环境处于稳定状态。与此同时,鸭舍内应当保证安静,不允许随意改变饲喂次数与时间。除此之外,还应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以保证降低不同应激所带来的影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对沿河水体污染源的整治,导致蛋鸭养殖方式不得不发生改变。为此,采取圈养蛋鸭的方式来进行养殖。然而,由于养殖方式突然转变会对蛋鸭的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养殖效益。所以,为了能够提高圈养蛋鸭的效益,必须采取适当的养殖技术。
参考文献:
[1]刘学才,李淑玲,张云玲,等.北方圈养蛋鸭越冬前饲养管理要点[J].农村养殖技术,2013(10):40.
[2]杨柏龄.圈养蛋鸭的饲养管理[J].养殖技术顾问,2012(12):25.
[3]王丽华.蛋鸭圈养应掌握的方法[J].养殖技术顾问,2012(5):49.
[4]汪志铮.蛋鸭圈养注意事项[J].农村养殖技术,2010(20):16.
作者:许阳 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尚湖动物防疫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