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
摘要: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建设不仅仅有助于解决农业相关问题,同时又能够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分析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主要构成和重点,探讨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
1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主要构成
生态农业向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是农业产业的重要发展与升级,整个产业链的多个环节都要作出调整与改变,这才能够有效适应产业链的发展需求。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建设必须要充分考量产品开发、项目开发和营销模式开发等细节问题,确保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实现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1农业生态旅游的产品开发
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是整个产业链建设的基础,首先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在生态农业基础上展开建设与开发,将田园风光、自然景色与生态农业融为一体,确保游客进入景区后能够感受到与众不同的气息。同时在建设过程中要关注差异性与地方特色,保证生态农业景区具有自己的优势。其次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要注重产品的多元化,既要提供生态农业产品,同时也要满足游客观光、休闲、体验的多重需要,将自然美、人文美、文化美、生态美等呈现在游客面前,有效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1.2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
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是整个产业链建设的核心,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开发能够将我国绵延数千年的农耕文化,用直观而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游客的文化共鸣与情感共鸣,继而丰富游客的旅游感受,提升生态农业的价值。一方面,要给予游客更多的互动机会,如游客可以到菜园果采摘新鲜的绿色果蔬,也可以带孩子一起尝试农业种植,感受劳动和收获的快乐。另一方面,要注重农耕文化的宣传与推广,使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可以展示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或农村民居特色,传播民俗、民仪,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展现给游客。
1.3旅游营销模式开发
信息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同时消费者的旅游观念也在逐渐趋于理性,传统的营销方式并不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甚至可能会导致生态旅游陷入营销困境。曾经很多农业生态旅游区借助旅行社和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吸引游客到当地参观旅游。但在全新的环境下,这些途径能够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产业链建设需要用更多方式展开宣传与推广。例如,生态旅游区可以借助微信、QQ、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展开网络宣传,同时借助专业的旅行网站推广旅游项目和产品,也可以与娱乐节目或影视作品合作,通过植入式广告等方式对消费者产生影响,进而全面创新营销模式,有效提升消费者的关注度。
2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的互动与融合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实现了农业与文化、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的全面融合,推动农业产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摆脱传统农业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效率偏低、收入水平偏低的状态[1]。
2.1生态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生态旅游离不开生态农业的全面建设,生态农业实现了农业建设的良性循环,农业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不同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发展需求的生产路径,进而实现生态农业目标,有效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使农村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生态农业不仅能够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更能够实现社会价值,这也是农业生态旅游实现的基本保障,生态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具有积极影响。
2.2特色化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特色化农业就是要打破传统农业的整体化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特色道路,使游客不仅仅能够感受到普通农村的农业生产现状,更能够得到特色化农业带来的不同感受。例如江南水乡可以充分利用水力资源发展垂钓、游船等项目;自然风光秀丽的东北可以利用观光休闲、地方文艺演出等特色项目吸引游客的兴趣。特色化农业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潜力,有特色项目才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消费者才能来到这里旅游、休闲和消费,特色化农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将自身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2]。
2.3规模化农业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农业生态旅游是旅游产业的重要构成,旅游行业必须呈现规模化发展才能够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生态农业的发展要呈现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将周边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集中,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的服务,确保游客能够在生态旅游区内接受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有效涵盖多种特色化经营项目,满足不同类型、季节、地域游客的需求,保证农业生态旅游能够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2.4农业文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
中国幅员辽阔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劳作与生活中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习惯,不同地区的文化意识与生活习惯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因此农业生态旅游推进过程中,要深入挖掘自身的特色文化,将这些文化元素用多种方式呈现出来,使游客在观光旅游时能够产生与众不同的感受。生态旅游是农业生态旅游的基石,而农业文化才是其精髓与灵魂,农业文化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影响非常深远,劳作方式、农业历史、劳动工具、习俗文化等都可以成为农业文化展示的重点。因此,在农业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对农业文化解读和展示保持高度关注,确保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文化内涵[3]。
3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的重点
农业生态旅游在我国仍然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还存在明显差距,软硬件都存在很多不足,产业链建设过程中必须正视这些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最终实现建设目标。
3.1建立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
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也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参与,不能单纯依靠农民的力量去实现。因此各地方政府要围绕当地实际情况及旅游市场现状展开深度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当地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农民合作社共同参与建设,由农民提供场地与人力,引入企业和资金共同参与建设,同时鼓励具有先进开发经验的企业和个人进入,最终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以全新模式参与市场竞争。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政府和参与者要共同选择具有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保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能够保持健康科学的状态。
3.2多元经营,全面发展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建设需要全方位发展,不仅要关注生态农业,同时也要关注生态旅游,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实现二者协同发展,才能够保证整个产业链稳定发展。因此,要结合当地生态农业发展实际,明确生态旅游发展方向,同时根据生态旅游的运行状态,调整生态农业的生产与运行模式[4]。为了有效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旅游与消费需求,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要尽量整合并开发多元经营项目,在现有项目基础上不断创新调整。另外,针对旅游市场不断变化的现状,产业链要主动出击,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及时把握消费者需求变化甚至引导消费者的消费选择,实现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
3.3整合各方建立战略联盟
根据农业生态旅游业的产业特点,其战略联盟的构建方式有3种[5]。第一,纵向联盟。即由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上下游中,具有不同业务性质的主体组成联盟,如生态农业园区经营主体、农业生态旅游园区的农家乐或旅店或旅游项目、生态旅游景区经营主体、旅行社等组成联盟。第二,横向联盟。即由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上的某一环节相同业务性质的经营主体组成联盟,如生态农业观光园经营主体之间或提供生态农业观光餐饮服务主成立战略联盟,可以提高农业生态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第三,混合联盟。即由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上具有不同业务性质、相同业务性质的多个经营主体构成的联盟。这些联盟的建立将有效提升整个产业链的凝聚力,进一步约束个体的行为,保护消费者与整个产业链的利益与权益。
作者:刘书营 单位:南阳理工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