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的应用
摘要:农业是立国之本,也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对经济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要影响,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对此,着重分析如何在生态农业中应用植物保护新技术,希望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植物保护新技术;生态农业;应用
近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发了《乡村振兴规划战略规划(2018~2022年)》文件,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必须重视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因此,不断涌现新的植物保护技术,使农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减少农作物遭受病虫害侵袭几率,促进农民创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生态农业理念
生态农业基于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实现生态管理农作物。相较于传统农业,生态农业在发展理念上更为先进,提倡大田种植,并且把农林牧副渔和工业、第三产业相结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解决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最大程度提升农业经济效益[1]。
2植物保护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重要性
2.1促进农业发展
作为一项先进的农业技术,其有效应用必定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比如,在水稻种植的主要区域,采用水田连作免耕栽培技术,可以节约人力和物力,并且节约水资源。在玉米、大米等作物种植区域,采用旱地免耕栽培技术也是新的种植方法,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2]。
2.2减少病虫害侵袭
首先,通过对新的植物保护技术的利用,可以减轻病虫害对农作物的伤害,让农作物更加健康生长,进而减少带来的经济损失。其次,新的植物保护技术有效利用了物理技术和生物技术,减少了农民的投入成本,起到了更为显著的防治效果,农作物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从而践行绿色生态农业理念。
3如何在生态农业中应用植物保护新技术
3.1“三诱技术”
3.1.1频振式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有效利用了光学原理,结合声波和气味的引诱,把大量害虫聚集起来进行集中消灭。频振式杀虫灯可以最大程度保护环境,同时,也不会伤害农作物生长,这项技术对直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类虫害的捕杀效果显著。比如,在蔬菜种植基地捕杀田棉铃虫,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可以最大程度杀死虫卵。通过试验对比得知,放置杀虫灯虫卵数量为12颗/百株,而不放置杀虫灯数量达到28颗/百株,因此,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杀虫效果。同时,这项技术的应用较为便捷,可以自行调节捕杀范围,作为一种物理捕杀方法,相较于传统药物类化学捕杀方法,可以避免出现药物残留的情况,有利于实现生态农业理念,因此,是当前广泛使用的新技术之一[3]。3.1.2黄板。害虫具有趋黄性特征,利用黄板诱杀正是利用了这一特性,进而实现对害虫的大量诱杀。黄板具有成本低、可控性强的特点,是实践中广泛应用的物理杀虫方法。应用区域主要集中在蔬菜种植区域、茶园、果园,主要杀害的害虫包括茶蚜虫、粉虱和潜蝇成等。具体的实施办法如下:找到虫害集中出现的区域,并放置黄板,可以利用树枝或者木棍把黄板支撑起来。但是这种技术需要把控好方向,布局成棋盘的形状,才能实现良好的捕杀效果。以果园为例,黄板可以在果树开花前夕设置,直至6月末、7月初,规格为6.5cm×25cm,具有较好的捕杀效果[4]。3.1.3性诱剂。进入夏末秋初时节,病虫害进入频繁活动时期,开始交配和繁殖,这个期间利用性诱剂可以对成虫以及幼虫进行物理干扰和捕杀。其原理主要是通过释放性信息,造成雄性与雌性害虫交配时出现混淆,减少虫卵数量和幼虫繁殖数量。在农业种植区,释放性诱剂可以把大量的成虫聚集在一起,并且降低交配的成功率,进而减少受精卵数量。这种植物保护新技术不仅成本低廉,操作方便,还可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粮食种植产区,田间经常出现小菜蛾和烟青虫,通过投放性诱剂可以达到显著效果。以往食心虫在田间会大面积存在,捕杀效果不佳,且防治费用较高,利用性诱剂可降低成本,减少药物残留。同时,不会危害到益虫,1年只需投放3次就可,显著成效[5]。
3.2防虫网阻隔技术
阻隔技术作为一种物理杀虫方法,同样可以起到十分显著的效果,该技术在种植区域进行集中设置可以阻断害虫前进线路,进而保护作物。固定防虫网时要保证出风口的空气流动,这样就可以在高温时进行排风,有效调节温度。该项技术能够阻隔烟粉虱、蚜虫,防止其进入重要区域,可以防止炭疽病和软腐病,也是植物保护新技术的重要举措。
4植物保护新技术的实施方式
虽然物理技术对于植物保护起到显著的作用,可以减少药物残留,同时,减轻对益虫的伤害,最大程度减轻对环境的破坏。但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只依靠物理防治技术,达不到最佳的病虫害防治效果,还需要配合如下方法: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投放害虫的天敌,减少害虫存活数量。对于化学防治来说,需要合理把控药剂,在保证杀虫的效用下,较少喷洒剂量,使农产品满足相关检测要求。为确保植物保护新技术的有效实施,在农产品种植的集中区域需要设立监测点和预报系统,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配合工作,全面预防和布控病虫害,跟踪病虫害发展态势,总结有效的经验,科学制定策略,在生物技术、物理技术和化学技术的支持下,把损害降到最低。同时,农作物种植集中区域可以组建专门的队伍,向当地农民传授植物保护新技术,为农民提供服务,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病虫害防治意识。具体说来,可以通过培训的方法和知识讲座,把最新的植物保护技术分享给农民,让绿色生态农业理念得到深入宣传。
5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家大力强调走绿色生态农业之路,在此背景下,植物保护新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地利用,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振兴都大有益处。在我国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必须始终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既满足国民生活需求,也达到相关检测标准,通过农产品出口实现创收。在查杀虫害的同时,合理利用新技术,减轻对农作物和对环境的破坏,让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之路更加通畅。
参考文献
[1]李亚.试析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J].新农村:黑龙江,2017(9)
[2]张新瑜.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J].花卉,2017(22)
[3]杨坤.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8(12)
[4]冯斌.植物保护新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运用[J].乡村科技,2017(27)
作者:李红杰 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