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设施农业意义与措施探讨
【摘要】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仍然存在着设施较薄弱的问题,这也成为了农业水平快速提升的一大障碍。对此,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就成为了眼下的当务之急。本文简要分析了推进设施农业的重要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加快推进设施农业的具体措施,希望能为农业生产进步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设施农业;意义;措施
农业是带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我国三大产业之一,需要不断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以此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夯实经济基础。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农业已经开始朝着机械化、智能化与高水平的方向不断进步,而我国也需要紧跟其发展趋势,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建设,为将来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强大的助推力量。
1加快推进设施农业的意义分析
进行农业设施建设可以有效带动农业发展,实现高效、优质的生产,在此基础上促进农业规模扩大,效益提升。设施农业一般以机械设备为基础,运用先进技术,构建自动化、机械化和智能化生产的完整体系,这与传统小农经济的人工作业相比形成了鲜明对比,不但减少了人工作业量,作业质量、效率等也有明显该提升。比如在温室大棚中栽培种植的黄瓜,其产量可来到40到50千克每平方米,和传统的种植方式相比,产量的增加不可不谓惊人。与人工劳作相比,设施农业的效率存在量级层面的碾压,利用机械设备能够实现对大规模农田、温室大棚等的高效生产,而以人工操作的话则显得耗时耗力。在现代化、集约化农业发展趋势下,加强设施农业建设已然是必然需求,是构建又好又快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基础。从全局来看,设施农业建设水平的提升具有多方面积极积极作用。第一,兼顾农业生产质量与产量。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产品供给需求在市场刺激下不断增长,而传统以人工作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产量上限较低,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设施农业水平提升则能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与设施设备,促进集约化、标准化农业生产及经营模式的完善,打通生产与市场渠道,兼顾农产品质量与产量。第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及优化。传统农业生产结构过于保守,对耕地的需求量极大,但是相应的经济效益却较为有限,导致农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脱节情况。设施农业建设能够促进生产效率提升,改善农业耕地使用情况,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围绕机械化管理展开种植,如此就一步步诞生了新的产业结构。[1]第三,设施农业建设可以通过改善农业设施、提升装备水平、普及技术创新发展机制等多种途径,达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效果,进而推动设施标准化、产业规模化、装备现代化与技术集成化的发展。通过于此,让设施农业经管水平进一步提高,改良设施农产品的质量、产量、生态环保、绿色健康、经济效益等,从而为设施农业长效发展奠定基础。
2加快推进设施农业的具体措施
就辽宁省目前的设施农业发展情况来看,其实际发展水平仍略嫌不足。但随着土地流转工作的全面推广和开展,整个省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升,这就为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此背景下,可就如下方面开展设施农业的建设工作。
2.1加强政策方面的支撑
推进设施农业需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化应用,并以相关政策、制度等为基础支撑。针对当前设施农业建设发展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的基础情况,应当发挥项目示范的领导作用,即先通过构建项目区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形成典型,并以此为基础助推地方设施农业发展。与此同时可以尝试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形式等方式,为大规模的设施应用、发展提供更多主力,探明更多路径。而且设施农业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仅仅依靠农民不可能实现,还需要全面正确政府、企业等的支持,尤其要重视技术科研与应用,以技术助推设施农业在现代农业中的有效实践。与此同时还要增加农机方面的补贴,拓展应用范围。对于一部分农业设施、生产流水线,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将其纳入补贴范畴,为农民提供更多支持。最后还需要落实相关项目的有效建设与实践。设施农业发展除了匹配的项目区支持外,还需要确保区内项目得以充分落实,并在项目长期实践积累一定经验后进行大范围推广。
2.2合理开展设施农业管理及服务配套工作
相关人员要转变现阶段多头管理的情况,对于设施农业管理职能要做到统筹规划、统一管理,争取政策的扶持。对相关信息进行引导,提供优质的服务并加强检查监督,完善组织结构与制度。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统一管理的可行性大幅提升,对此应当基于信息技术落实相应的全面规划和管理工作。同时应当做好相应的人才教育培训以及相关技术推广等各式各样的信息服务,并对服务体制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服务队伍。以专业化的服务队伍为基础,借助先进设施设备与信息技术,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推广,深入到农业生产一线落实指导和保障工作,使农民能够更好地把设施农业建设工作落实下去。[2]
2.3强化人员方面的培训
要对多元化的农业技术培训资源进行集中整理,组织设施农业经营人员参加生产前、生产中以及生产后的全过程培训。可以采用科技下乡、座谈会、现场会、宣传资料颁发、实地参观指导以及互联网和新闻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同时还要增强政策引导以及技术辅导,将设施农业的生产管理及维护工作作为核心任务。要培养一批掌握了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农民,使其可以切实掌握高效的种植技术,让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另外,还要将现有农业科技人员的作用全面体现出来,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借鉴农业科技人员入户开展技术承包的宝贵经验,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并完善相关体制,突破农业技术转化的难关。
3结束语
综上可知,加快推进设施农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此就需要加强政策方面的支撑,合理开展设施农业管理及服务配套工作,同时强化人员方面的培训,确保农业发展水平可更上一层台阶。
参考文献
[1]于克,韩琳,尹余升,等.设施农业工程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思考[J].新农业,2020(03):88.
[2]王元杰.农业机械化与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分析[J].种子科技,2019,37(15):167-168.
作者:刘冬冬 单位: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