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
摘要:现如今,全世界都在追求生态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农业经济上的生态化、有机化、可持续化机制的更新与发展。我国与之有关的企业、政府部门都在追求生态文化的基础上完善现行的农业机制,做到加大资金资源投入、提高科技手段、铺开服务格局,制定具有大局意识的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而为实现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国民经济翻倍增长做出努力。基于此,本文从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分析论述,首先讨论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优点,再综合国家实际情况进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研究,并提出了几点切实的发展建议。希望能为我国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研究
1引言
最近几年,农场经营者过分追求农产品产量及其经济利益,对农产品过度使用肥料或大量喷洒农药,固然在表面上该年的总产量上升了,但却不能保障其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同时破坏了土地的生态平衡,需要多年养护才可恢复。这就导致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综合竞争力大不如前。为追上国际步伐,国家的农业经济模式必须进行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经济,进而在保障农业产量的同时确保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
2.1能够推动农业的转型升级
我国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一直非常强,政府近年来对于农村与农民的资源倾斜、扶持的意识正逐年增强。我国的农业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经营方式无法跟上国家发展的脚步,需要逐步转型升级为精细化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尽可能地减少对土地、环境、生态平衡的破坏,弥补过去农业发展造成的创口。推行生态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促成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便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的推行与实践。继而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保障农业经济发展与建设的一般水平。国家控制的自然资源是有限,需要有计划地规划到各个领域。当前,我国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匮乏,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也在不断压榨农业领域的资源。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的重点难点,需要不断深入推进研究,使得我国空间布局、资源布局、政策布局完整。
2.2能够促成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化的农业经济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健康有机发展。建设全国化的生态经济是推动国家农业发展的主要手段,更能为国家有序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生态农业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保护生态平衡与自然环境而提出的,在协调合并农业生产、科技创新、环境保护之后成为既能保护生态平衡又能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势发展模式。由此可见,生态农业属于环保型、生态型、创新型的发展理念,能够帮助到我国整体经济计划的协调,不仅不影响我国其他领域的资源使用,更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提高我国的粮食保障。发展生态农业经济迫在眉睫。
2.3能够增强农业收入水平
生态化的农业首先就可以优化土地资源,使之种植范围更为广泛,农产品种植种类提高的同时农产品的品质也得到不小的提高,进而丰富了我国农业经济,使之朝专业化、多元化的发达国家农业经济靠拢。伴随着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随之而来的便是农业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收益一旦升高,就能够对农业生产成本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绿色生态农产品的科研与研发实践。有机化肥的科学投入,能够增加自家农产品的无公害种植,不仅保护环境,还能为自身增加卖点与竞争力,周而复始地陷入良性循环。
3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建议
3.1部署周密完整的战略格局
发展生态农业不可急于一时,需要国家领导、地方政府、个体农户三方的互相协调配合,是长期发展的重点战略。想要享受生态农业经济成果最大化,就必须部署起周密完整的战略格局。第一,需要根据微观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的科学原理进行统筹规划。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对辖区进行充分完善的调研,确保收集到自然环境资料都可经过科学研究。并以循环利用、可持续化为前提进行农业生产部署,形成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链。第二,根据横向纵向的原理的进行生态管理与生产加工。比如,可以根据辖区内生态环境的好坏进行横向的区域划分,在生态环境好坏分类好后,根据实际需求再进行资源分配,进而最大程度地优化资源共享分配。第三,需要有科技兴国的意识,在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通过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来提高产量、优化品质、克服天灾。
3.2加大资金资源投入
农业领域,投入与产出是存在一定线性关系的。原则上,只有在农业领域投入足够的资金与资源才可招募更多的农民、聘请更专业的人才、利用上更先进的技术与种植方式,进而获得高质量、高产量的农产品,获取高收益。第一,国家财政应对农业发展采取倾斜政策,帮助生态农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第二,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资金资源投入,对保护环境的农户农场进行奖金鼓励,对恶意使用化肥农药破坏生态平衡的要严厉惩罚。将农业整治的重点放在环境、土壤、水资源的治理上。安排专业人员对辖区内农户、农场管理者灌输使用有机肥与可降解地膜、减少使用农药的科普。并对采购有机肥与可降解地膜的农户农场进行补贴,减轻农民压力、鼓励有机化农业的发展。第三,地方政府要通过减免税收、优放贷款等方式鼓励本土企业或社会资本投入、支持到当地的生态农业发展里去,为上游种子、有机肥、可降解地膜等的采购,下游农产品销售做出贡献,合理利用社会资本。
3.3加强技术研发、合理利用先进农业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态农业的经济发展更要时刻树立科技兴国的意识。将推动生态农业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与发展专业化科学设备上。技术与设备的更新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收获产品,进而提高其整体价值收益。农业经济中加入生态环保的元素后,使用高科技技术生产出产品局域绿色、有机等高附加值,可大幅度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拓宽农业发展领域。同时,先进设备的投入也使得翻土、播种、收获等步骤逐渐机械化、快速化、少人工成本化,进而实现农产品的创收目标。同时,想要维系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光靠有机化肥等材料还行不通,需要通过先进技术的挑梁来搭建环境治理与生态农业格局的友好关系,既能减少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还能以高技术来降低农业投入。生产技术的创新,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农产品生长对农药或肥料的依赖,进而推动农民与农场主以生态化的理念指导农业生产。当前,我国的生态农业经济模式尚未完善,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力度仍有不足。国家与地方政府更要注重对科学技术的研发、对技术人才的引入、对农民使用科技的科普,使得先进的创新的技术能够成功研发并使用到现实农业生产实践中去。
4结束语
在如今经济发展飞速猛进、科技创新高速推进的今天,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公认的发展导向理论。农业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经济发展、维系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支柱性产业,正面临着务农人数剧减、土地资源急缺、水资源破坏严重等问题。而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正好可以缓解当今阻碍农业发展的燃眉之急。总而言之,想要推动我国农业高速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将粗放型农业生产模式转换为精细化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希望本文提及到的意见建议可为国家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黄小勇.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思考[J].低碳世界,2017(19):247-248.
[2]刘清芬.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8(10):386.
[3]霍杰.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6(2):14-14.
[4]许小娥,胡春艳.基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对策[J].中国经贸,2015(1):191-192.
[5]齐红倩,王志涛.经济新常态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生态思维及其模式转变―――基于生态均衡的角度[J].经济与管理,2016(1):23-28.
[6]岳增辉.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解析[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7(6):12.
作者:李振华 单位:兰山区方城镇财经服务中心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