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下“投资学”课程改革思路
【摘要】大类招生背景下生源对象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巨大改变,客观上要求“投资学”课程的教学必须结合学校定位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适当淡化理论和数学推导,加强与社会接触密切、实践性强的内容。因此,在课程改革方面要向学生全方位地展示投资学科的知识体系,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初步培养学生的金融思维,充分利用网络时代信息共享的优势,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大类招生;主动性学习;信息共享
1大类招生背景下“投资学”的课程定位
“投资学”课程的学习需要大量前期课程,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在面对不确定生源对象传授时必须把握这样的定位:把“投资学”学科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的科学体系展现在学生面前,不必拘泥于大量复杂的技术细节,结合学校定位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适当淡化某些佶屈聱牙的数学推导,加强与社会接触密切、实践性强的内容,如将教学重点放到诸如等额本金、等额本息下房贷利率的计算、利率汇率涨跌情况下如何套利等方面。要让学生们清晰把握“投资学”专业的学科谱系、学习难度、就业前景,不仅仅告诉学生们这个专业学习什么,更要告诉学生们这个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将来学生选择专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大类招生背景下“投资学”课程改革思路
2.1教学方式的改革
大类招生之前,“投资学”课程特别强调教师对专业知识的传授,因而专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未能把学生学习专业的主观能动性放到首位,教与学直接的互动不充分。而在大类招生之后,学生未来所从事的专业具有不确定性,需要更宽泛的知识面和更扎实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逐步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性学习。“投资学”作为金融大类专业的重要平台课程,体系庞杂,内容繁多,需要向学生全方位地展示投资学科的知识体系,以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初步培养学生的金融思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堂讲授。任课教师在讲授每一章节之前,必须将该章节的知识体系用框架式展示给学生 , 在完成章节内容的讲授后,还必须对该章节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分析其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并留下案例分析题让学生做深刻思考。(2)启发式教学。要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从喜闻乐见的金融经济现象入手,调动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并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专业的学术问题,切入课堂内容的讲授中。(3)案例教学。“投资学”是一门入世的学问,通过贴近现实的案例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具体问题中设身处地地思考,从而调动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2.2教学手段的改革
主动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时代信息共享的优势,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如通过多媒体教学,将包含大量信息的图表、文字、音频、视频展示给学生,提高传递知识的强度,增强接收信息的效率,使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生动、直观,在最大程度上积分学生学习“投资学”课程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还要成分利用课程网站资源进行辅助教学。互联网时代下,中国高等教育在网络教学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相关网络资源极易获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把课件、案例、作业、课后资料发送给学生,供其在课后自主选用,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随时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们播放、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让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变得有生气。同时为了将相关理论知识的定义和来龙去脉讲得清楚透彻,还要制作相关 PPT,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课程网站辅助教学。通过制作或购买课程网站教学资源,实现“投资学”课程教案、课件、习题、答案等学习资源的共享,方便学生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学习。大类招生又明显带有通识教育的倾向,因此通过课程网站辅助教学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成为提升“投资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3结论
大类招生背景下“投资学”课程的定位及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方式必然有极大改变,广大教师要采取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优势,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唯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也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叶飞帆.高校怎么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N].光明日报,2014-11-25.
[2] 张新铭 . 浅析证券投资学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意义 [J]. 技术与市场 ,2010,17(5):90-91
作者:董科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