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立医院财务分析
摘要:公立医院需要对医院的财务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为预算编制提供指引,同时也可以更好了解公立医院在日常经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公立医院财务分析状况进行分析,概述我国公立医院的财务分析的整体情况针对相应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分析;分析指标
一、引言
财务分析的目的,主要是根据财务数据计算出财务指标,然后根据这些指标所处的数值范围来分析主体的经营情况、偿债能力等。公立医院进行财务分析,虽然不需要像私立医院那样对盈利性给予更多的考核要求,可是也不能仅仅是敷衍了事,形式化地走流程。公立医院进行财务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医院的阶段性经营状态,还可以了解医院的各项资源是否被合理使用,各个科室的人员安排与组成是否合理等。因而公立医院的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现实情况中很多公立医院都没有给予财务分析应有的重视,更多的是将这项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财务分析的优势。
二、目前公立医院财务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分析的使用主体复杂性较高,公立医院财务分析目标不明。公立医院的财务分析的使用主体较为复杂,除了自身要对财务分析的结果予以使用,还需要上报上级监管部门。使用主体的复杂性对财务分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公立医院在进行财务分析工作的时候也需要考虑更多,以避免出现一些例如目标不明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没有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在指标体系评价方面有所缺失,使得使用主体不能很好地对公立医院的经营情况予以了解。(2)公立医院财务指标体系包含的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医院的整体情况。目前公立医院进行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大多还是参照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医院财务制度》。在这部制度中明确地列示了医院财务报告与分析应该包含哪些指标,一共给出了六大类共计十九项指标。虽然数目很多,不过仍然还存在一定缺陷。例如在资产运营指标中,制度里并没有列示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考量流动资产运营情况的敏感性较强的指标,该指标的缺失使得公立医院的财务分析在反应资产运营情况时存在一定缺陷。(3)财务分析的编制方法运用不当。首先是在选择财务分析方法的时候,财务人员容易陷入越全面越好的误区。这样就会使得编制出来的财务分析报告过于繁杂,虽然保证了面面俱到,可是也对使用财务分析的人形成了一定干扰。而且容易让使用者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认为罗列的数据越多,这样的财务分析就越全面、质量越高,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其次是选取的财务分析方法没有与时俱进。公立医院的财务分析手段较为单一,很多单位使用的方法还是沿用过去的方法。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宏观经济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财务分析方法没有与时俱进,就很难反映最新的情况,使得财务分析工作慢慢地陷入僵化,失去活力。最后是在数据搜集方面,信息数据整合存在难度。很多公立医院的财务分析工作还是需要人工收集数据,对财务分析的时效性影响很大。同时由于医院的科室众多,业务复杂,数据的准确性也值得考量。
三、加强我国公立医院财务分析的建议
(1)根据财务分析使用主体的特点量体裁衣,定制公立医院财务分析内容。公立医院的财务分析应该具备多样性的特点,这种多样性主要是因使用主体不同而带来的差异性。公立医院财务分析的使用主体如果以医院本身来划分,可以分为内部使用主体和外部使用主体。针对不同的使用主体,在财务分析的目标设置上,也应该有所不同。在内部使用主体方面,主要是面对公立医院的管理者。针对内部使用主体,公立医院在进行财务分析时更多的应该从科学的运营角度来开展财务分析工作。重点对如资产规模、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与经营有关的指标体系予以重点的关注,以求为管理者提供更为精准的医院运营信息。公立医院的财务分析的外部使用主体涵盖范围较广,既有政府监管部门,也有债权债务关系人,还包括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社会中介机构、其他竞争者、社会公众等。因为不同的主体对公立医院的关注点不同,为了满足多方的需求,公立医院在对外报送的财务分析就要因人而异,方能让不同的财务分析使用者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例如,政府监管部门主要是对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成本控制等情况进行考察,公立医院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就要针对这几项考核指标予以重点分析,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针对性较强的财务分析报告。(2)构建完善的公立医院财务指标体系,为使用主体提供完整的财务分析内容。公立医院进行财务分析,评判其优劣的关键就是是否可以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他们想要获取的信息。一份完善的财务分析,无论是对公立医院自身还是利益相关者,都是尤为重要的,因而如何保证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完善性就成为了重中之重。目前,笔者根据公立医院的情况以及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对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进行了归纳。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内容:一是资产负债类财务指标。主要涵盖了风险控制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是对一家公立医院的资产和负债进行整体考量,为利益相关者展现该家公立医院的整体情况。二是收支结构分析指标。主要包括收入结构指标和支出结构指标。这两个指标主要是立足于公立医院的现金流量表,通过分析现金流的流向为利益相关者展示公立医院的现金来源与去向。三是工作效率分析指标。包含病床的使用程度指标以及医护人员工作效率指标等。四是医疗费用控制分析指标。该指标是衡量一家公立医院的费用控制水平,指标中的各项比率越低,说明这家公立医院在费用控制工作方面做得越好。(3)结合公立医院自身特点选取财务分析方法,保证效益性和实用性。首先,以科室为单位重点进行效益分析,为各业务科室的经营管理提供支持建议。目前公立医院大多是各个业务科室的财务状况独立核算,因为不同的科室因为医治的病种不同、接待的患者群体不同、收入与成本的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以科室为单位对公立医院的经济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更为清晰地反映医院的经营情况。其次,给予现金流量分析更多的重视。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因为历史发展问题,主要资金来源是举债获得,在负债经营的背景下对现金流量往往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只有公立医院按时还款付息,才能保证医院的正常经营不受债务关系的影响。因此对公立医院的现金流量的安排与使用就需要给予格外的重视与关注。再次,在选择分析方法时要以实用性为最高准则。财务分析报告所需的数据与一些统计数据不同,财务分析的针对性更强,虽然在数据的可得性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困难,不过主要是针对一些统计数据而言。大多数财务分析使用的数据还是较为容易就可以得到的。在进行财务分析而搜集数据的过程中,要有的放矢,尽可能地保证每一次财务分析都可以如实的将医院的情况真实地反映出来,要以实用性为第一准绳,才能使得每一次的财务分析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公立医院的财务分析在新医院会计制度出台之后有了很大提升,通过回顾与思考,可以更为明晰目前公立医院财务分析的情况。公立医院在实践中要根据财务分析使用主体的需求量体裁衣,定制公立医院财务分析内容;构建完善的公立医院财务指标体系,为使用主体提供完整的财务分析内容;结合公立医院自身特点选取财务分析方法,保证效益性和实用性,方能真正地使财务分析落到实处,更好地为利益相关者服务。
参考文献
1.谢静.公立医院集团化财务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国市场,2016(17).
2.张淑倩.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在新医改条件下的分析.财经界(学术版),2016(09).
3.吕晖.我国公立医院财务治理的制度环境分析.经济师,2016(08).
郗学惠 青岛市市立医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