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核心能力培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渗透到我国的各个领域,很多行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且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作为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方面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关键词: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核心能力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目前在我国这个处于发展阶段,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加以重视。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上还存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等诸多问题,笔者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一、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现状
1.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
与传统的电子商务不同,跨境电子商务更注重跨境这个方面,学生不仅要全面掌握电子商务的内容和相关技能,同时还要具备外语的沟通能力以及一定基础的外贸知识,需要有更开阔的互联网思维,与电子商务不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教学目标更倾向于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师资力量薄弱
跨境电子商务是近两年才在我国发展起来,是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才陆续创建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但是这方面的师资力量有所缺乏,很多老师也是刚刚接触到这个新型的专业,对跨境电子商务这种贸易方式掌握一些皮毛,并且很少有老师有亲身实践的经历,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主要依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除此之外,我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公司数量也比较少,可供老师进行分析的案例和资料都比较少,因此,很多老师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知识并不完全了解和掌握,传递给学生的知识也只是一星半点,甚至出现教学内容与实际的情况严重不相符的情况。
3.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无论是电子商务还是跨境电子商务,都离不开生活实践。如果跨境电子商务的老师仅仅依靠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都得不到培养,培养出来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也很难满足社会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虽然目前有部分学校也意识到这一点,采取校内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部分学校在校内通过一些软件平台例如速卖通以及敦煌网等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但是从目前实际来说,这些平台相互之间存在一些矛盾,尤其是合作共享方面。学生如果想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平台,就得花大量的时间来了解,这就导致了很多问题出现,如效率低,花费成本高等。除此之外,校外的实践目前也很难开展,主要原因是实践的基地比较少,目前社会上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比较少,而且大部分都还处在发展阶段,模式不成熟,而学校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也不具备企业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因此,学校和企业之间无法顺利达成合作。
二、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思路
1.明确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贸易模式,目前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我国的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逐渐创建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但是教学模式并不成熟,教学内容很容易与社会脱节。因此,高职院校应当要加强这方面的重视,尤其是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老师,更要通过收集网上信息、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于人才需求展开调研,以及走访一些行业协会、外贸工厂以及公司等诸多方式,全面掌握了解社会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然后确定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与社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合作,探讨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学到的知识都是有效的,能够成为一技之长,毕业后能够在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中学以致用。因此,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首先要做的事情之一,有的放矢去教学,培养的人才才能顺应社会的要求,同时加强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
老师的专业素质决定了教学质量,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跨境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专业,高职院校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具有丰富电商知识和外贸知识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老师,同时,也要对本校原有的老师加强专业素质的培训,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跨境电子商务的培训活动,同时鼓励老师利用闲置时间进入社会上一些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外贸工厂以及外贸企业等兼职或者挂职锻炼。参与到跨境电子商务的实践之中,掌握真实的业务流程,这样,老师在对跨境电子商务进行教学的时候,就能给学生传授有效的知识。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邀请一些对跨境电子商务熟悉的资深专家来校讲座,对跨境电子商务的老师进行培训,不断对专业老师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继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能力。
3.完善教学课程体系
跨境电子商务包含的内容众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内容和相关技能,同时还要具备外语的沟通能力以及一定基础的外贸知识,而社会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更高,要求从业者掌握商务英语、跨境物流、国际电子支付通关、外贸合同签订、国际商务洽谈、网络营销与管理、跨境电商网站运营以及电子商务应用等诸多技能知识。因此,高职院校要不断对跨境电子商务的教学课程进行完善,加强校内外的跨境电子商务实践,具体的实施方法可以是,校内加强跨专业之间的合作,同时加强与网络商务平台的合作,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网络平台加强跨境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掌握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校外则加强与跨境电子商务公司的合作,共同讨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校能够有的放矢去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也能更好的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所用。
4.发掘资源,创建实训基地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跨境电子商务教学中的校外实践很难开展,主要原因是实践的基地比较少,当前社会上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比较少,而且大部分都还处在发展阶段,模式不成熟,因此学校很难与其达成合作。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社会的各界资源,例如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以及政府商务部门等,加强与其之间的合作,共同创建跨境电子商务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同时老师也可以挂职锻炼。实训基地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专业实践,例如针对一些大一的学生,实训基地可以将其安排到基层,了解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岗位职能以及真实的业务流程,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而对于大二的学生,可以安排一些专业的实践活动,学生在这样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则可以安排顶岗实习,借助真实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通过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进行外贸接单,全面掌握跨境电子商务的技能,在不断的练习中成为跨境电子商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三、结论
综上所述,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务模式,目前在我国这个处于发展阶段,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加以重视,不断对人才的培养思路进行探究,结合社会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完善课程的体系,加强校内外的实践,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长英.浙江省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商贸,2015(02):09-12.
[2]郑雪英,赵婷.信息时代下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江苏商论,2014(11):13-15.
[3]王文强,夏山鹏,聂永涛.基于汽车医生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河北农机,2016(10):04-06.
[4]黄锦玲.中高职衔接“2+3”模式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10):16-19.
[5]仇清海.浅析区域专业调研与人才培养衔接--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16(16):03-08.
作者:孙会茹 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