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
摘要:基于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化也逐渐成为社会各个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长久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比较落后,农业的产出效率不高。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为了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需要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思维,融入相应的互联网技术手段,创新农业生产的方式。本文从“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发挥“互联网+”的信息化功能,搭建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安全监督管理力度等策略,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经济;电子平台;监督体系
引言
在社会的持续发展进程中,农业经济的发展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虽然当前市场上工业经济与服务业经济的效益都比农业要高,但是如果没有农业经济体系作为稳固的基础,就会直接影响服务业与工业的发展,对整体的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现阶段,农业经济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产生了良好效果。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生产经营活动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只有实现农业经济与互联网平台的交融,做好基础设施的应用,才能打造出实效性较强的信息基础。相关的农业工作人员发挥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不断地打开农业经济销售活动的渠道。互联网平台不仅创造力较强,还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整体的发展空间较大,能为农业经济转型提供充足的动力,以此实现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目标。
1“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现阶段,计算机技术与水平的发展速度较快,社会各界都意识到了互联网的重要性,并随着其不断进步与发展,与其它行业进行联合发展,加快社会变革的速度。自2016年起,我国政府就已经对现代化农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希望农业能积极地建立“互联网+”平台。近几年,在农业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融入了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并且广泛地运用在农业发展过程中[1]。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政府的支持是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关键,但是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进程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在沿海发达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而在其它地区,信息相对封闭,会对整体的农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随着“互联网+”模式的普及,会有更多的人了解到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电子商务平台这种先进的销售方式,也逐渐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2“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2.1发挥“互联网+”的信息化功能,实现农业精细化发展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如果农业工作人员采用的生产方式不同,得到的生产效果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在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还存在许多农民沿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的现象,在生产以及后续的销售活动中,没有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预警平台,导致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整体的农业产出率较低,甚至还可能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消耗[2]。基于此背景下,需要合理地利用科学化与智能化的措施,合理地借助传感器,实现对农产品生产状况与生产环境的监测,为后续的生产活动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在未来的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推行农业精准化管理。对农业的精准化标准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各项经济发展活动的控制当中,如灌溉与温度,土壤肥力、光照水平、病虫害防治等,在这些环节中都可能蕴藏一系列的风险问题。通过数据进行科学化整合与管理,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数据技术,分析农作物的生产情况,以此保证符合农作物的生长与后续销售流程[3]。在农业精准化发展中,农业工作者需要将重心放在硬件与软件2个方面。从硬件的角度进行分析,需要投入农业生产传感器,建立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开发相应的功能模块,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以信息化平台进行自动预警。采用这种先进的管理方式,能更加准确地定位农业生产中的不足之处,并洞察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保证相应策略的合理性。在引入软件的时候,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建立数据库体系,做好农业数据的整合工作。从农作物的生长角度来看,需要做好数据的分析与动态化监测工作,逐步完善数据库,保证后续农业生产活动的合理性。
2.2搭建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发展速度较快,也给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发展机会。就实际的转型情况进行分析,合理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方便、快捷等优势,能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并且直观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对生产活动进行合理的调整,梳理整个消费流程,提升整体的农业经济效益,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就实际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只有完善订单业务管理机制,将电子商务平台作为重要的依托,不断创新农产品营销体系,才能不断增强农业生产活动与农民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做好农产品的综合交易工作,以此保证销售与生产活动的互相连接,避免出现农业生产盲目的问题[4]。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以电子商务平台为基础,更加注重农产品网络销售,形成全面一体化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京东、天猫等平台,不断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与范围,做好线上线下的销售服务。在引入全新的销售模式之后,更多的农业电商可以对农产品市场的需求进行准确地判断,并分析市场信息变化,保证服务的综合性。针对于经济水平稳定、管理机制成熟的农业企业来说,可以自行进行网络市场影响模式的开发,逐步增强与客户的沟通,在开展这一模式的时候,调动平台的优势,梳理网络营销流程,并且为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2.3注重“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安全监督管理力度
互联互通属于网络的本质,能凸显出信息的实际价值,做好“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是实现互联互通的重要途径。在实际的农业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各个地区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分析,落实具体的规划,建设互联网平台。此外,做好农村网络信息畅通设备的构建工作,以此不断提升信息的使用量[5]。高速畅通的网络能提升农村地区的整体消费水平,实现其信息化发展的目标,进而将城乡信息化水平的差别降到最低。在明确互联网管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企业与政府的互相沟通与合作。与此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安全监督管理不断发展。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网络欺诈、黑客病毒等问题,导致农业数据被窃取、破坏,网络安全问题频发。基于此,政府需要结合“互联网+”平台建设的特点,要求农业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与忧患意识,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在完善“互联网+农业”监督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保证工作人员分工明确。此外,要合理地利用市场规则,保护农业工作者的基础利益,严厉打击网络违法人员。在提升互联网农业行业自律性的同时,做好从业规范的宣传工作。在提升企业与农业工作者责任意识的基础上,注重遵纪守法,以此不断提升安全监督管理力度。
3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新时期发展背景下,“互联网+”与农业融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形态。从政府宏观层面进行分析,推动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也使农业经营主体从微观的层面发现了如何促成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进步与发展。在强化对互联网技术认识的同时,合理借助技术平台的优势,建立健全发展机制,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更加注重“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以此实现农业的精细化发展目标,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丽伟,高中理.“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基于农业产业链视角[J].世界农业,2015(12):18-23.
[2]马超侠.“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基于农业产业链视角分析[J].中国商论,2019(8):22-24.
[3]陈雪林,陈松楠.“互联网+”促进河南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14):6-7.
[4]项晓萍.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6(1):13.
作者:王勇 单位: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政务服务中心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