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国民经济论文 > 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风险监测要点分析

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风险监测要点分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1-21 03:57:00人气:555

摘要: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由于作业环境复杂、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一直具有极高的安全隐患,一直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从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四个角度对施工现场风险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包含静态数据、巡检记录、身份识别、运行状态和使用记录在内的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风险监测要点,以期对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塔式起重机;风险源;安全监测

引言

随着建筑市场的迅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建筑施工的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塔式起重机已成为当今建筑施工现场必不可少的运输装备。但由于建筑工地作业环境恶劣,结构构件与装置暴露在外,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近年来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的恶性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对事故发生的根源进行风险监测,切实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近年来,传感信、通信、物联网等技术飞速发展,从技术上已可以保证对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的安全全面监测。按照建设主管部门的要求,目前大部分建筑工地都建有建筑工地安全管理平台,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测方案的数据应当输入该安全管理平台,与建筑工地的其他安全风险点形成联动。与此同时,对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的安全监测方案也应当符合国家的系列安全要求,主要包括《起重机安全使用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GB/T23723.3-2010)、《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及数据传输规范》(GB/T37366-2019)等国标以及地方安全监管机构的相关要求。

1风险源分析

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在安装、拆卸和使用等作业过程和运行管理中会涉及到很多的风险因素。对于施工单位和现场操作人员而言,必须认真研究国内关于工程施工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对施工机械设施的日常管理提高认识,并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企业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以及相应技术规范能够得到执行。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部门来说,必须加强风险管理,认真排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相应的防范,把施工作业事故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对于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作业过程存在的风险源可分为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1)操作人员的因素。①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作为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证书后方可持证上岗。大部分的事故中都是由于操作人员无证操作或违章操作造成的。②如果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将无法对现场出现的风险隐患做出预估和判断,极易做出不安全行为。③操作人员心理素质与控制能力对安全操作也有很大影响,当操作人员处于被迫行为或因工作外问题影响心理时,极易产生逆反心理,进行违章操作导致事故发生。2)设备本体的因素。①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金属结构是保证设备安全使用的基础。金属结构出现问题主要分为结构本体、焊缝、螺栓连接等情况,应当对重点部位定期进行巡检,确保设备结构本体不出现问题。②安全保护装置是保证起重机安全使用的前提,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主要包括起重量限制器、力矩限制器、起升高度限制器、小车断绳保护等。安全保护装置失效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当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如定期进行检查或测试的方式,确保其可用性。③起重机使用单位的自行检查外,当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安装完成后,投入使用前需要经过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的检验检测,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同时应当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定期检验。3)周边环境因素。①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的基础长期暴露在外,极易出现腐蚀老化。②操作室相对密闭,对操作人员座位安排、内部通风、照明设施配备对人机功效产生影响。③大风大雨等特殊天气对设备的影响,尤其是大风情况下,起重机容易发生整体倾覆等事故。4)设备管理因素。①对设备日常的维修保养不够重视,或维修保养人员不具备相应资格,维修配件与设备不匹配。②设备的日常使用管理不规范。③对设备运行的日常监督不到位。

2安全监测要点

根据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作业过程中的风险源分析,以降低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的相关风险为目的,可采用物联网信息采集装置、视频采集装置和人工巡检三者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工地安全监管平台的数据管理,在构建的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测方案中应突出以下要点。1)设备静态数据。将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基础信息数据上传到工地安全监管平台,上传的数据至少应包括:制造单位、安装单位、使用单位、塔机型号、塔机形式、出厂编号、特种设备代码、最大起重量、最大起重力矩、当前塔身高度、幅度等。2)人员身份识别。可采用人脸识别、指纹、RFID、密码等形式对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操作人员进行身份识别,只有经过授权的操作人员(当班且有证的操作人员)才可以开启设备总电源,系统同时记录人员启动设备的时间和在线时间并上传到工地安全监管平台。3)摄像头视频采集。采用摄像头对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的状况进行采集并上传到工地安全监管平台,摄像头覆盖的区域应至少包括吊钩全范围、塔身基础节、卷扬机构、司机室内等。当需要进行信息回溯时,可在工地安全监管平台内调取视频信息进行回放。4)重要部位巡检记录。采用RFID打卡并拍摄照片上传的方式,对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重要部位的巡检情况进行记录。日常巡检的重要部位包括基础、塔身基础节、司机室、卷扬机构、钢丝绳、臂架、螺栓连接、定滑轮和电气系统等,通过该方式对巡检的有效性进行监管。5)重要维护保养项目记录。除文字记录外,还应当采用拍摄照片的方式对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重要维护保养项目进行确认并上传到工地安全监管平台,重要的维护保养项目至少应当包括钢丝绳保养、结构件检查保养和电气系统维护保养等。6)设备运行参数与状态监测。采用加装传感器的方式对起重机的实时运行参数与状态进行监测,并要求至少将设备的开关机时间、运行时长、工作循环次数、起重量数据、起重力矩数据等重要数据实时上传到工地安全监管平台,在需要信息回溯时可进行回放。7)第三方机构检验记录。应当将第三方技术机构出具的检验记录或报告上传到工地安全监管平台。报告或记录应当至少包括: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安装后出具的监督检验报告;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使用过程的年度检验报告;超年限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的安全评估报告等。8)维护保养、故障维修记录。将建筑工地塔式起重机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故障维修记录上传到工地安全监管平台。

3结语

建筑塔式起重机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与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等多方面有关联,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人对规则的执行程度。根据海因里希事故法则,任何事故都存在于大量的隐患和习惯性违章之中。因此只有包括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等在内的起重机安全每个环节的参与者都重视起来,按照要求开展工作,才能确保设备的正常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永亮.露天作业起重机的安全风险[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3,29(5):13-15.

[2]王守荣.塔机安装拆卸和运行过程的安全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7):219-220.

[3]翁耀生.塔式起重机的安全管理重点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1):239-241.

[4]丁科,胡昊,高振峰.塔式起重机事故安全风险因素辨别与分析[J].施工技术,2010,39(11):110-112.

作者:曹明 单位: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