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新发展浅议
[摘要]运输服务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贸易市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连接国际贸易的桥梁与纽带。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呈现基础设施合作进程持续加快,合作规模稳步增加等特点。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为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奠定基础,双循环战略为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提供巨大空间。但也面临蒙俄两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三方服务贸易合作受语言文化差异影响等挑战。提出深化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对策建议:促进蒙俄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加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利用区位优势构建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新高地。
[关键词]国际贸易;中国;俄罗斯;蒙古;运输服务贸易;“一带一路”
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服务贸易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1]。中蒙俄三国地理位置毗邻,互补的经济结构持续给三国合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运输服务贸易作为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连接的纽带,是服务贸易中的重要一环,更是给三国创造了巨大的合作发展空间。探索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路径、方法,将为服务贸易合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一、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特点
(一)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进程持续加快
一是铁路建设趋于完备。中蒙白阿铁路、长白山铁路等如期竣工。2016年5月,中蒙策测克口岸跨境铁路项目投入建成后成为第四条欧亚大陆桥,与中国境内的临策铁路、嘉策铁路、京新铁路相通。2021年8月,同江跨江铁路大桥最后一组轨道夹板安装完成,预估计此大桥承载能力为每年2000―2500万吨, 中俄两国第一座跨界河铁路大桥为中俄黑龙江铁路大桥全线开通奠定了基础[2]。二是公路桥梁建设进一步取得突破。2017年中国支持多条蒙古国西部省际公路建设,2019年乌兰巴托新机场高速公路移交蒙方使用,进一步加快了中蒙双方“一带一路”和“发展之路”对接。2019年,中俄两国首座跨江公路桥梁黑龙江大桥建成,它的合龙进一步缩短中俄双方贸易合作的距离。2020年9月,约折合人民币52亿元合同额的莫斯科至喀山的高速公路项目由中国企业铁建国际集团首次签约,标志着中俄双方贸易合作将更进一步。三是口岸建设成就突出。据统计,作为中蒙经贸合作重要物流通道的陆路边境,共有13个口岸,这其中有9个口岸承接着中蒙双方货运贸易的95%,是重要的合作交通枢纽。2020年一季度,在中国珲春至俄罗斯的马哈林诺口岸,列车出入境达455列次,同比增长12.35%,进出境货物67.02万吨,同比增长16.04%。中俄口岸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共22个[3]。这些口岸的建设开通有效提升了中蒙俄经贸合作的效率。满洲里口岸是中俄最大的陆路口岸,2021年前两个月,经满洲里口岸出境的中欧班列合计497列,集装箱数量4.03万标箱,分别同比增长75.6%和77.7%,其中回程班列集装箱数量均增长超过一倍,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四是管道建设成果显著。2017年4月,阿穆尔气体处理厂项目第二段正式启动。项目建成后,天然气年处理量将提升至420亿立方米,2019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正式投产运营并通气,蒙方也在积极参与此项目,争取该管道过境蒙国古[4]。2020年12月,位于吉林长岭至河北永清的中俄天然气管道中段正式投产运营,这标志着俄罗斯的天然气可以直接被京津翼地区使用。2021年,中俄东线(永清―上海)天然气管道长江盾构穿越工程在江苏南通正式掘进,盾构掘进距离、埋深、水压等多项参数挑战油气领域世界之最,建成后输送能力比现有提升近三倍。
(二)合作规模稳步增加
在俄蒙两国运输服务贸易合作中(见表1),运输服务贸易总额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虽有波动,但波动幅度较小,逐年增加的幅度也比较小,俄蒙两国运输服务贸易总额在2011―2016年间一直在0.4亿美元上下波动,2017―2019年,总额有所增加,2019年为0.86亿美元;俄对蒙出口在2011―2016年间为0.3亿美元左右,2017―2019年有所增加,2019年达0.72亿美元;俄对蒙进口服务贸易在2011―2016年间一直都是在0.06―0.07亿美元波动,2017―2019年,进口小幅度增加,2019年为0.13亿美元,表明俄蒙两国之间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中国与蒙古国在运输服务贸易合作中近年来一直处于平稳状态,中国进口蒙古国运输服务贸易大于出口,中对蒙进口运输服务贸易在2011―2013年均超过1亿美元,之后几年有所减少,在中蒙运输服务贸易合作领域,中国处于逆差状态,但逆差较小;中蒙运输服务贸易总额一直相对稳定,并没有太大改变,表明中蒙两国之间的运输服务贸易还有很大合作空间。相比于中蒙、蒙俄之间的运输服务合作,中国与俄罗斯运输服务贸易合作稍有加强,但是与其他经济体在运输服务贸易合作方面相比较还是逊色很多。2011―2019年期间,中俄运输服务贸易总额呈现出不稳定趋势,在2013年和2014年,进出口总额分别为63.69亿美元和66.53亿美元,2015年,进出口总额出现骤减,为26.78亿美元,处于这九年间的最低值,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总额也是处于不稳定状态;且中国对俄罗斯进口运输服务贸易一直大于出口,中国处于逆差态势,俄罗斯较中国相比,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相对较强。从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新发展情况来看,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基础设施合作进程持续加快,在铁路建设、公路桥梁建设、口岸建设和管道建设等领域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规模虽然也在逐年稳步增加,但规模相对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合作还有待加强。
二、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面临的机遇及挑战
(一)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的机遇
1.“一带一路”倡议为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奠定基础
“一带一路”倡议是由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合作倡议,与蒙古国提出的“草原之路”倡议、俄罗斯提出的 “欧亚大通道”战略进行对接,对于共同打通三方区域合作大通道有着重要意义。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合作进程持续加快,贸易成本逐渐降低,贸易额不断增加,贸易便利化水平逐步提高。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领域,中蒙俄应积极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打通跨境合作的堵点难点,构建更加畅通的产业链供应链,开放更多领域的贸易合作,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实现贸易结构互补,建立起合作共赢的合作关系,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为推进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进程添砖加瓦。
2.双循环战略为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提供巨大空间
我国提出了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它的提出为各国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更为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拥有14亿人口,其超大优势的消费市场潜力无穷[5]。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发布,中国在2019年GDP为14.3万亿美元,美国为21.4万亿美元,中国GDP占全球GDP比重已经上升16.3%,相当于美国的66.9%。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消费需求的持续扩大,而且,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与日俱增,加之“双循环”策略有力实施,带动中国消费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使得消费需求将长期持续。因此,中国广阔的消费市场和消费需求将为其他国家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和商机。因此,蒙俄两国应积极参与中国“双循环”战略,拓宽本国市场,深化三国间交流合作,推动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发展,加快中蒙俄三国区域一体化进程步伐,进而带动自身经济快速发展。
(二)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面临的挑战
1.蒙俄两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从基础设施水平来看,虽然蒙、俄两国都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加大了建设力度,在2018年“全球竞争力指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排名中显示,俄罗斯道路质量排名第51位,铁路密度排名第69位,而蒙古国排名分别为103位和110位[6]。公路作为交通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在此领域最具优势,俄蒙最近几年在不断完善公路的建设且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蒙古国公路建设相较于中俄两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的主动脉,其运载量大,成本价格低,是陆路运输的最佳选择,中国境内铁路主要以国家干线和复线为主,而蒙俄两国主要以单线为主,且各国之间道路等级不同,存在铁轨轨距宽度不一,中国和欧洲境内为标准轨距,蒙俄两国为宽轨轨距,跨境运输货物不能一次性完成,需要在口岸进行换装,增加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使得运输效率低下,不能满足运输贸易的畅通要求。
2.受语言文化差异影响
语言文化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交流。中国和俄罗斯的语言体系不同,俄罗斯地处欧亚大陆,中国地处东方大陆,双方在进行沟通交流时由于翻译人员的理解力、专业知识能力和文化背景等,都会使得双方合作交流效率受限。还有宗教信仰、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贸易合作都会产生一定影响。
三、深化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对策建议
(一)促进蒙俄基础设施建设升级
中国应积极主动加强与蒙俄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合作,特别是针对蒙古国资源丰富但技术受限的情况,中国政府应大力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到蒙古国的口岸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蒙古国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同时应该加强边界口岸的路桥建设,提高公路铁路的运输能力,破除三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瓶颈,以确保运输服务贸易便利化的基础硬件条件过关,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力[7],增强三边的信任水平,为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发展搭建信任桥梁,为促进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高水平合作保驾护航。
(二)加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部分,近年来中蒙俄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合作不断深化,因此更应加强规划对接,将中蒙俄经济走廊与蒙古草原之路和欧亚经济联盟进行对接[8],寻求三方利益共同体所在,深化三边合作,共同打造高质量中蒙俄经济走廊,加强中蒙俄走廊沿线国家枢纽体系建设,改善口岸设施条件,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在俄蒙两国建立海外仓等,打造国际产业集聚地。培育新的区域增长点,在农业、金融、新能源、数字经济等多层次宽领域展开合作,不仅要提升中蒙俄经济合作总量,更要提升中蒙俄经济合作质量,积极开展与第三方市场合作,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巩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质量,助推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高质量发展。
(三)充分利用区位优势
中蒙俄三国相邻的地理位置,互补的经济结构和资源禀赋优势明显,在区域经济合作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和空间,具备区域经济合作的地缘条件,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能够有助于加快推进三方经贸合作交流。因此,东北地区应积极开展跨境合作布局,黑龙江省应加强与蒙俄两国区域合作,推进自贸区、跨境经济合作示范中心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建设;吉林省要发挥近海沿边优势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辽宁省应利用其区位优势、技术优势和港口资源,积极主动参与到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但技术资源相对匮乏的蒙俄两国建设当中;加强与蒙俄双方合作,形成一批区域合作示范区,深化与蒙俄两国合作交流,形成跨境区域经济带,进而辐射带动中蒙俄经济建设,为构建中蒙俄运输服务贸易合作新高地打下坚实基础。
张宇晴 熊涓 黑龙江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