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是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能够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指明方向,而生态文明建设又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原则。新形势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大势所趋,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转变是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必经之路。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转变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共同实践对我国社会治理变革的理念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我国生态文明所面临的问题加以分析与探讨,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从而推动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是以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而经济的发展则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转变,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节约资源、友好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预示着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相互适应,对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之义,宣示着我国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到来,必须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当前的主要任务,提高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推动新能源的开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两方面的概述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处在对问题的初步论证的阶段,尚且没有系统化的体系形成,一些要素理论比如经济增长的方式、生活及生产的方式等等,仅局限于对单项内容的阐释,而经济发展方式应该从发展的意义做出整体的研究。生态文明是人们从现代工业文明中产生的文化反思,进而向诸如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等各个生活层面展开。建设生态文明,不论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或是从环境保护的价值层面,都对人类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现今更多的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问题阐释,对于深层挖掘其实践可操作性显得匮乏。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方向和目标的明确指引,生态文明建设不应只局限于理论、观念或原则上,而应切实的落实到具体实践当中,使其能够引领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人类社会文明不断的进步,生态文明的转向是必然的趋势,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与生态文明的理论联系起来,以作出相应的变革,从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提高,为未来的文明与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二、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思想的意义
面对单项理论研究所产生的不足,将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理论意义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及时转变思维,将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指引,这种相互的内在联系不仅能够使生态文明的理论范畴得以丰富与深化,而且为我国的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实践意义理论的研究对实践的过程具有重大意义。将经济发展方式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整体进行深入研究,产生了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新理念。一方面,有助于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指导,将生态化的文明建设思想贯穿于经济发展方式实践中,使经济发展方式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道路上;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原则表现到具体的实践中,作为一种手段、方式去推进,使其具有清晰的立足点和有效的可操作性,展示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对人类追求新的发展和进步道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二者实质上是相互统一的,但目前在一定的程度上,经济发展会对生态文明建设造成冲击,使得两者之间发生冲突,从表面上看,似乎处于对立面,这使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人口膨胀问题目前,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但人口膨胀问题突出,造成公民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或者就业呈现高峰等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严重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经济发展,致使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向实践落实的效率太低,使得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够协调促进、和谐发展。
(二)缺乏意识和认识我国是世界人口比重大国,平均人口对资源的拥有量小且利用率较低,从主观上来说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客观上缺乏对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的认识,从而未能在全社会树立文明发展的观念,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不高,不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的形成。
(三)技术经验短板,制度不完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技术,对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缺乏关键性的支撑技术,对开发相关的专业技术也缺少经验,造成技术上的短板。另外,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构建配套完整的标准法规及政策体系,对企业及社会采取的不同机制尚无明确的区分。
(四)盲目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价值虽然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依靠经济的发展,但若缺少自然环境这一条件,所有的发展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情形下,人们盲目的追求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却忘记了没有自然资源就没有人类的家园,经济也将无从发展,忽视生态发展的价值,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降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方式中的能动性,长此以往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例如,人类以文明的方式存在于自然,而文明的形态不断更替,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的文明,人类不断地改变自然,大量破坏森林,没有干净的水,就不会有鱼类,也不会有渔业的发展;酸雨、沙漠化、温室效应等生态危机都是人类为了单纯的工业文明的发展而造成的,这就是一味只追求经济价值的后果。
四、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
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应该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供给,单纯的紧抓一方面,将会造成社会的失衡,远离真正的发展目标,因此,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协调促进的。
(一)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要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充分的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摒弃传统的意识和认识,转变执政理念,在建设重大发展项目、发展城镇化、提高生产力的过程中都要首先考虑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坚持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树立发展是政绩,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是政绩的思维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的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
(二)坚持科学发展规律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了,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其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而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的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就是对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我们应时刻牢牢把握这一主题,紧抓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主线,把握生态文明发展的规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转变,大力推进低碳、绿色、循环发展,着力于将我国建设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文明的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三)倡导资源节约,合理开发新能源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内在要求是要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必须杜绝一切资源浪费的行为方式,包括体制性、决策性、观念性、管理性、标准性以及习惯性的浪费,完善体制设置的缺陷,弥补决策造成的失误,改进管理方法,正确树立价值观念,合理制定产品标准,养成良好的节约型生活习惯,倡导环境友好,坚决抵制对环境的污染或破坏,促进人与自然环境间的良好互动和生态和谐。常规能源不可再生,蕴含量有一定的限制,开采利用过程都会造成污染,破坏环境。我们要根据能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储存比,注重节约能源,遵循可再生、可持续、清洁多元的原则开发新型可替代的能源,立足国情、顺应大势推动建设生态文明。
(四)自主创新,产业优化要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创新型技术体系,即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支持自主创新,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的聚集,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走新型的工业化文明道路,发展现代化高新科技产业,对落后的生产力要及时更新淘汰,促使工业与信息时代相得益彰,推动产业结构快速优化升级,将主要依靠的第二产业带动转变为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的方式,改变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人才素质培养为依靠的经济发展方式,将出口投资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改变。
(五)鼓励企业创新发展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导力量,能够有效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企业的技术是保护环境的重要因素,企业要及时更新工艺技术、提升研发水平,采用标准化的环境管理标准,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节约资源,积极投资环境节约保护产业,驱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建立经济效益高、资源能耗小、环境污染少的循环经济模式,摆脱常规做法,有效变废物为可用资源,遵守环境法律法规,改变传统将利润作为唯一追求的理念,注重企业发展中对人的发展及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要做出深化的改革,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强化管理的功能,对市场经济及企业的发展要统筹兼顾,科学、有效的协调市场与经济的关系,加强环境保护立法、执法,在经济发展领域落实依法治理,推进国民消费方式生态化,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丰富广大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知识,倡导人人从小事做起,节约用水、用电,改变公民消费观念、态度和不良的消费行为,促进生态文明不断的进步。总之,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需要政府主导、企业配合、群众参与,整体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莎,金盛红.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3).
[2]刘湘溶.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J].南京社会科学,2009(06).
[3]欧燕燕,黄衍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文明建设[J].财政经济评论,2009(01).
作者:冯欣 单位:陕西省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