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创新教育论文 > 谈地方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创新

谈地方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创新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3-25 01:42:00人气:478

关键词:三门村;云创园;乡村振兴

前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都市人每天都生活在“混凝土森林”中,越发想体验“归园田居”的生活,而很多贫困乡村因为交通不便、资源缺乏等原因,经济发展受限,产业单一,无法形成规模的产业链,贫困乡村面临再次返贫的危机,只有寻找合适的发展方式,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科学搭建平台,将乡村的传统文化和自然资源凝练成不同形式的产业及衍生产业,增强贫困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形成片区发展,初步形成产业链的规模化效应。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农村一、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非常迅猛,它以旅游为目的、以农业为基础、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居民为对象的新兴产业[2]。这种模式未来发展前景可观,并加快了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农村的建设。

1研究背景

1.1研究目的

由于时代的进步,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更多的城市人群愈加向往田园生活,渴望在喧嚣的快节奏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安宁。而由于各种地理环境因素限制,导致的乡村建设发展滞后。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优美风光无法被大多数人群了解及享受。此时我们发现了这个空缺,拟开发一个整合新农村文化产业资源的平台,以此将两种需求进行连接,既可以丰富现代城市人群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可通过这种方式,加快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建设,达到扶贫促兴的目的。在全国有许许多多的贫困村面临这种问题,我们通过对三门村的试点调查与分析进行这种创新的新型发展之路的研究,以达到实现新型脱贫方法,助力全国各贫困村集体脱贫,实现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建设和文化建设达到更高水平。

1.2时代背景

乡村旅游作为农村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产物发展得非常迅猛,它结合旅游、农业、服务,是以居住城市的居民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新兴产业。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农业大省山东立足农业产业化优势,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通过“接二连三”“隔二连三”,拉长做粗农业产业链条,培育新“六产”[3]。

2三门村发展研究

2.1发展现状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三门村是经济发展落后的贫困村之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给村庄发展提供了机遇,急需对乡村可持续发展作出科学合理的预判和规划。三门村位于陕西省汉中市两河镇,属于低山丘陵区,地形特征为“两山夹一川”,东西两侧山地耸立,中部是濂水河冲积形成的坪坝。在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山地林木茂密,坪坝水流织网,村内形成9个坑塘水面,山水林田塘景观组合多样,自然风光秀美。视域范围内,远望层峦叠嶂,地形此起彼伏,生态林地成片分布,青山隐隐不绝。近观梯田立体景观独特,阡陌纵横交织,河溪水渠成网。村镇错落分布,人家因地筑居,颇具江南水乡田园风光。产业结构以农业种植为主,主要种植方式为“水稻―油菜”轮作,全村人均耕地少,土地资源稀缺。农业收入来源单一,农民收入低,贫困现象多发,青壮年多外出务工,留守问题突出,村庄空心化问题显著,“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之间关系极度不协调。

2.2发展规划

2.2.1规划定位以乡村振兴为出发点,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整合各类资源,促进生态与人文和谐、增强乡村内生动力、借助技术支持、提升村民居住和生活品质、丰富农村文化的美丽乡村,尽显农村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生产生活之美[4]。

2.2.2规划原则①坚持政府主导,尊重村民意志坚持政府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规划;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让村民全过程参与规划编制,体现村民意志和利益,调动村民发展的积极性。②坚持激发活力、镇村联动开发发挥镇政府驻地优势,建设汉中地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研学小镇,以镇带村、以村促镇,推动镇村联动发展[5]。③统筹三生空间,促进人地和谐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打造集约高效生产空间,营造宜居宜养生活空间,保护山清水秀生态空间,实现人和自然协调发展[6]。④坚持全面振兴,体现循序渐进统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方面,以产业兴旺为突破,促进全面振兴[7]。⑤提升居住空间,塑造宜居村庄以生态、田园为基底,以现有村庄空间肌理为基础,以提升村庄整体环境品质为手段,配套功能全面的基础设施,展示田景、水景、村景交融的田园风光,展示陕南乡土建筑文化,建设生活空间和谐精致的乡村人居环境。

3云创园介绍

3.1云创园模式介绍

云创园模式分为两个模式:线上模式与线下模式。线下对农村资源加以整合,分析休闲农业类型,对三门村进行文化包装,并建立农村度假村和休闲场所,农作物体验区,编织体验馆。打造特色编织小镇,形成地域特色鲜明的产业基础,实现促进三产融合,促进文旅结合,为三门村及其周边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可靠的产业支撑。给用户提供住宿,农作物采摘并加工,体验农村生活等服务。通过线下体验服务后分享至线上App端,用户端在App进行交流互动,可促进新用户下载,从而为线下引流,为村民创收,实现了线下与线上互相促进。

3.2云创园

APP介绍“云创园”App主要划分为三部分:顾客平台、服务平台和展示平台。展示平台负责提供旅行目的地的相关内容,比如:民宿、美食、风景,建筑,农产品,手工编织等;顾客平台主要是顾客咨询一些自己想了解的问题,顾客旅行或购物后的反馈等,和服务人员进行交流互动,顾客与顾客之间也可以相互留言、评论进行交流;服务平台主要是客服提供解决方法,售后跟踪等。整体架构是将线上平台作为农村村委与平台用户之间沟通的桥梁。整个平台分为后端与前端两部分。后端由我们的团队与三门村村委形成联合,在平台上投放,关于三门村的乡村文化内容以及相关农产品产业链的展示。也包括民宿预订以及聚会场所预订。而用户端主要内容包括,用户体验分享,平台农产品购物,植物种植信息查看,田野风光欣赏……前端则主要是有相关需求的用户。

4发展预期

4.1短期预期

随着项目整体架构的搭建以及项目功能的完善。我们对于项目进行分析,结合市场运转规律进行了短期规划。①通过对“云创园”运行App的功能分析分区块进行线下功能完善与补充。②对接三门村或周边小范围更多有特殊需求或者专项需求的区域,根据其需求为其制定特殊的线上平台展示模块,拉动消费与文化传播。③通过运营与分析逐渐明确模式定位,塑造品牌文化形象,对接乡村振兴与文化发展的内涵。④通过用户反馈不断调整内容输出以及运行机制的完善,争取打造一个既可以拉动内需,又可以促进生产与文化输出的优质平台。

4.2长期预期

通过运营的利润基础不断探索与发展。塑造品牌形象,树立独特的品牌文化,通过对于农村资源整合与线上用户体验消费的独树一帜的经营模式抢占市场份额。努力做大做强,争取向文化内涵丰富化,企业文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探索创新,实现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共赢,探索扶贫攻坚新道路。

5营销

5.1商户端营销策略

①建立完整的运营体系,扩大市场,以三门村的成功实例去吸引更多的和三门村一样处于经济困难的村落。②由平台工作人员与更多的有意愿加入的乡村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洽谈合作事宜,以帮扶三门村的方式为基础,再结合各个不同村落的地域环境、民俗风情等信息进行方式调整,打造乡村旅游特色,推广平台使用率。③提高核心竞争优势,根据用户使用此系统的反馈结果,不断对产品进行优化和完善,确保系统能够准确实时的接受用户提出的需求。④同相关乡村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协商沟通,提供更多的人性化管理服务,从而保证旅游中住宿、游玩信息的透明度与准确性。

5.2客户端营销策略

①及时向用户提供精确的旅游信息,便于用户了解目前状况。②在本公司的发展后期,出现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应根据竞争者的价格来调整定价。并且逐渐开展增值业务,例如会员政策,多存多送等。③加大平台广告的投放力度,与广告商结合,也可以利用“名人效应”进行代言等方面的宣传,这不仅增加了广告商的收入,同时也增加了本公司的收入,互利双赢,为本公司的品牌赢得人心。④进一步优化App的社交功能,将用户在平台上分享的良好旅游动态、良好购物体验进行推荐,吸引更多人群关注,带动大批量的消费。进一步完善平台监管与投诉部分,保障每一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6结语

利用云创园模式,打造特色小镇具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产业是特色小镇建设的灵魂,通过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增强小城镇发展能力,吸纳周边劳动力就业,促进产城融合,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1]。形成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地,实现三门村农民全部融入文旅产业,形成农民就业创业地。

参考文献

[1]马慧新,黄甘甜.中国玛瑙第一镇十家子:争创国家级特色小镇[EB/OL].中国网,2017-07-29.

[2]周维钢.乡村旅游促农村一产直跨三产带二产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5(08):310.

[3]冯文雅.为何说耕地这件事“绝不能有闪失”[EB/OL].人民网,2015-05-27.

[4]张盛灿.新农村建设示范区规划设计[D].华南农业大学,2016.

[5]姚尚建.城市权利的解锁―――基于乡村振兴的视角[J].治理研究,2019,35(01):82-88.

[6]肖.南平市中心村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7]杨瑞.开启建设美丽雨城、生态强区新征程[N/OL].雅安日报,2018-01-15.

作者:赵真 叶宇娇 韩少强 晏峻鸿 杨婷婷 黄研 闫杰 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