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创新教育论文 > 创新教育对大学生专利创新能力的影响

创新教育对大学生专利创新能力的影响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9-26 23:00:00人气:406

摘要:创新教育是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相关的教育,专利创新能力是创新能力中重要的一部分。文章以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8―2020年学生开展创新教育教学为依托,全院学生3年专利和软著申请及授权数据为依据,分析创新教育在学院开设的实施效果,以及创新教育对大学生专利创新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引言

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创新是指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1]。新时代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大学生,更应是创新的主力军。一直以来,工程专业都是高等院校建设的重点。新中国成立以后,基于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现状,全国高校中,工程相关专业的数量与其他专业相比,具有压倒性优势。目前,中国高铁、桥梁工程、5G技术等在世界上已具有较领先的地位,这与我国一直以来加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是分不开的。

1创新教育在学院的实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第二部分主要任务和措施第三条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指出,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2]。创新离不开教育,教育需要创新。在新的时代需求面前,如何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如何让工科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具有创新创造力,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的主题。

1.1学生来源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有五系一院,分别是:电子工程系、机械工程系、自动化工程系、信息工程系、人文社科系、继续教育学院,前4个系都招收高中毕业生或者等同于高中(职高、中专)通过单独招生考试入学的学生。继续教育学院除了高职生,之前还招收中职生,即初中毕业后,入学读三年制中专或者五年制大专的学生。学院约85%的学生学习的都是工程类专业,是典型的工科大学生。

1.2创新教育实施方案

自2016年以来,学院实施名为“54333”创客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方案。该体系由5个基础保障(平台、专业、课程、导师及活动)、四维综合评价(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心理健康及创客活动)、三类课程教学(创客项目课程、创客专门课程及创客专业课程)、三级项目孵化(创客项目、竞赛项目及基金项目)及三类主体实践(公司、事业部及工作室)构成。

1.2.1基础保障基础保障中,平台是蓝岛创客平台、创新创业学院、双创教育试点班等。双创教育试点班分两类,一是双创实验班,在全院范围内选拔大一学生;二是双创先锋班,主要从双创实验班中招收学员。“双创班”通过公开报名、选拔的方式,将各院系在创意创新创业方面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招进班级,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集中授课与训练。专业是创新教育试点专业。通过在学院内选择试点专业,实施创客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构建“三段三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全过程培养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课程是创新课程,即三类课程(见1.2.3)。导师是创客导师。学院在2017年3月开展“创客大爆炸认证创客导师培训”,培训课程由创客大爆炸与AMAKER创客平台联合开发并授权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蓝岛创客空间培训使用,于2017年5月完成首次40名创客导师认证。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于学院各院系的专业教师、创业导师等,通过培训,老师们在已有专业知识基础上,学会了创新相关知识与技巧,并在后续教学中,逐步尝试专业知识与创新技能相融合。活动是创客活动。学院通过举办创意激荡夜、每日一创、创客嘉年华、创客集市、创客论坛、创客技能大赛等活动,鼓励全院师生加入到创意创新创客活动中来。激发全体师生的创新热情,涌现了很多创新创作成果。

1.2.2四维评价四维评价中前三维是普通高校都在实施的常规评价手段,创客活动评价是学院特有的。创客活动评价是每学期学生在蓝岛创客平台填报自己一学期的创新创作成果,例如:校内外创客竞赛获奖,专利、软件申请与授权,完成创客项目设计与制作。此外还包括:参加班级创客活动、参加学院创客活动、参加校外创客活动等。每项活动都有设定的分值,这些分数会按系数折算到学生综合评价中,影响到学生评优评奖及毕业。

1.2.3三类课程三类课程中,创客项目课程是在全校范围开设“创客思维训练”课程,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客技能。学生在进校后第一学期,通过学习该课程,在心中深埋了创新的种子。创客专业课程,是指结合专业开设的创客相关课程,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机电设备创新”是该专业的创客专业课程。创客专门课程是指创客作品制作的一些技能课程,例如3D打印、热转印等课程。

1.3创新教育与创新成果

创新教育的实施对象很广,国内提倡与实施创新教育的院校、机构也很多。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全日制普通专科高职院校,在校内推行创新教育,希望学生的创新成果是含金量高、多样化、可持续的。这几年学生的创新创造成果包括:创客作品、竞赛获奖、各类专利、其他知识产权成果等。知识产权作为促进创新的最重要的制度设计,是集技术、法律、信息和创新活动的结合体[3]。知识产权成果较广,包括专利权、著作权等,在工程领域,主要体现为专利权。

2学生专利(软著)成果分析

学生创新能力的分析以2018―2020年间学院学生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以及软著的申请与授权数据为依据。

2.1学生专利及软著申请

从图1可以看出,3年间,学院学生共申请专利及软著2066件。其中,2019年(731件)较2018年(778件)相比略有下降;2020年(557件)较前一年申请数量下降约24%。

2.1.1按申请类型从图1可以看出,按申请类型分,发明专利数量很少,3年间,发明专利共申请37(6+13+18)件。实用新型共申请1121(453+362+306)件。外观设计共申请742(259+293+190)件。软著共申请166(60+63+43)件。其中,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简称软著),属于知识产权中的一个特例,该权利不需要审批,软件经过登记后,软件著作权人享有发表权、开发者身份权、使用权、使用许可权和获得报酬权。转让方法与专利是相同的。软著的申请与授权,也是对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提升与肯定。

2.1.2按各系部从图2、图3、图4可以看出,机械工程系发明专利共申请7(1+4+2)件,实用新型专利共申请198(59+79+60)件,外观设计专利共申请81(7+46+28)件,软著0件。自动化工程系发明专利共申请8(1+2+5)件,实用新型专利共申请346(162+91+93)件,外观设计专利共申请94(38+40+16)件,软著0件。信息工程系发明专利共申请1(0+1+0)件,实用新型专利共申请57(19+14+24)件,外观设计专利共申请67(19+14+34)件,软著共申请165(59+63+43)件。电子工程系发明专利共申请18(3+4+11)件,实用新型专利共申请420(161+144+115)件,外观设计专利共申请24(1+8+15)件,软著0件。人文社科系发明专利共申请3(1+2+0)件,实用新型专利共申请17(5+7+5)件,外观设计专利共申请469(190+182+97)件,软著共申请1(1+0+0)件。这些申请数据与该系开设专业及相关课程是紧密相关的。其中,机械系、自动化系专业是机械、机电、自动化等,学生课程围绕机电产品设计、制造,机电设备调试维护、销售等开设,学生申请专利类型更多的是实用新型,其次是外观和发明。电子系专业有智能产品开发、物联网、电子信息技术等,学生课程围绕电子、智能家居等开设,学生申请专利类型最多的是实用新型,其次是外观。信息系专业有软件、通信技术、云计算等,学生申请专利类型主要是计算机软件著作。人文社科系有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申请专利类型最多的是外观设计。

2.2学生专利授权

从图5可以看出,2018―2020年,学院学生共授权专利及软著1276件。其中,2019年(428件)较2018年(263件)提高约63%;2020年(585件)较前一年授权量提高约37%。专利授权来源于申请。由于专利申请与授权之间有一个周期,发明约22个月,实用新型6~10个月,外观设计约6个月,软著约3~6个月。后一年的授权量基本上与前一年的申请量关系密切。

3创新教育与专利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在南京机电职业技术院实施这3年,从学生申请及授权专利和软著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创新能力有显著提升。学院一直都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正逐步做到将专业基本能力与创新基本能力、专业项目制作能力与创新项目制作能力、专业岗位综合能力与创新创业综合能力相融合。此外,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创客活动、制作创客项目、挖掘专利创新点,形成“人人皆要创新、人人皆可创新、人人皆有成果”的校园文化。争取让每一个毕业生带着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步入工作岗位,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笔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对于社会而言,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与提升,将极大地加快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和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徐佰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可行性研究[J].商情,2017(50):216.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国办发〔2015〕36号.

[3]李振良,李树鹏.基于专利制度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77-79.

作者:吴芬 单位: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