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媒介素养论文 > 媒体人的媒介素养与媒体责任

媒体人的媒介素养与媒体责任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2-14 04:27:00人气:405

摘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大时代,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手段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延展了信息传播范畴,使得愈来愈多的人们通过新闻媒体这扇窗户了解社会、评价事件,故而广大媒体人肩负着重大责任。然而,实际的传播实践却有失范,造成媒体人媒介素养的匮乏、媒体责任的缺失。本文以“浅谈媒体人的媒介素养与媒体责任”为题,结合具体实例对此主题做以分析,旨在相关读者供以意见参考。

关键词:信息时代;媒体人;媒介素养;媒体责任

一、媒体人的社会责任及媒介素养

媒体人又称媒体从业人员,一般指的是与电视台、新媒体、电台、报刊等传播媒体密切相关的工作人员,常见的有记者、电视主播、编导、导播等。媒体人与其他行业从业人员一样,都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化精神,能够对该行业内各类传播载体有明晰的认知与见解,可以为新闻工作自豪和奋斗。论及媒体人的社会责任,具体表现为:一是报道真实、遵循事实,拥有独立的话语权。二是不偏不倚、不恶意中伤,用零度聚焦的视角对待媒体报道。三是精准全面、紧抓细节,切忌以偏概全、断章取义。四是兼顾新闻效益和社会效益,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因此,媒体人只有履行好以上四条责任,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工作。简单来说,媒介素养就是人们在面对不同媒体披露的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反应,可选择、质疑、认可、评估、思辨等,是借助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的一种外在展现。媒介素养被看作被动信息接收者时,要传播给公众能理解、能接受的媒介信息,适时增强公众对负面信息的抵制能力;媒介素养作为主动参与者时,就该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强化自身的职业精神,主动去参与媒介并运用能力完善自我、服务公共事务。

二、因媒介素养匮乏所导致的媒体责任缺失表现

(1)媒介主流形象有所偏离。现今在市场化的作用下,不少媒体人急功近利,一味迎合受众口味,使得媒介传播的主流形象有所偏离,丧失了媒介本该具备的公共性、公益性特征。关于媒介主流形象的偏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影视明星、流行歌手涌入公众视野,很大程度上掠夺了科技人才、行业精英的闪耀光环,关键问题是这些媒体报道的不是这些明星歌手的进取心、艰苦发展过程,而是他们的生活习惯、恋爱婚姻等私人生活内容,如此这般的偏离导致一些领域的优秀人才得不到关注,某些先进的研究发明得不到广范畴传播。第二,一些媒体聚焦于所谓的“网红”身上,甚至花费一定的财力精力追寻这些“网红”的行踪,如芙蓉姐姐、叶良辰等,较高的曝光率提高了部分“网红”的名气,却无法挖掘出存在于他们身上的正能量。所以说,媒体人一旦匮乏媒体素养,所报出的媒介主流形象就会偏离。

(2)媒体报道歪曲事件事实。媒体报道歪曲事件事实的现象层出不穷,在很多社会事件中皆有体现。比如,新疆地区曾闹得沸沸扬扬的“3•14事件”和“7•5事件”,其中存在媒体报道歪曲事件事实的问题。新疆“7•5事件”发生之后,当地政府部门在第一时间就对外媒体了信息,《朝鲜日报》的记者对当地政府一举表示赞扬,侧面展示了中国政府对国际舆论的开放态度。然而在之前的“3•14事件”中,因中方没有快速将信息传输给外媒,便导致外媒体批评我国政府封锁消息、藏匿事实,给外境的“事实”以胡说八道的机会。由此可见,不管是“3•14事件”还是“7•5事件”,都可看出西方媒体对于新闻报道、中国政府有一些意见,他们给中国戴上了很多的“条幅”,未免有失偏颇。

(3)主观臆测带偏舆论倾向。除了以上两种表现外,媒体人媒介素养匮乏便会在事件报道中夹杂大量主观臆测,从而带偏社会公众的舆论倾向,丧失了事实事件的真实面目。就拿2015年5月“庆安火车站枪机事件”一事来说,事件最后的结果是车站执勤民警李乐斌用枪击毙死者徐纯合,民警李乐斌的枪击行为被视为合法行为,未追究刑事责任。这一事件当时在整个社会范畴内引发舆论狂潮,一部分人认为警察枪击死者应该被治罪,因为公民的个人权益应该受到法律保障,“杀人就该偿命”;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警察无须负责,因为死者袭警在先,警察属于正当防卫。除了这部分舆论之外,一些媒体人批判“公安部隐藏车站监控视频”这一行为,媒体的发酵导致这一事件威胁到国家政府形象,更致使社会舆论谴责之声日渐鲜明,而媒体的这一报道只是个人的主观臆测,并未考虑到国家政府的立场与难处。所以说,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媒体人媒介素养匮乏所导致的,且恶意带偏了舆论倾向。

三、媒体人所肩负的媒体责任

(1)保持距离,坚守中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媒体人对某一事件报道的角度、深度、频次以及方法对于该事件乃至整体受众都会产生强烈影响,直接会展现出媒体责任。因此,广大媒体人在报道事实事件时首先要做好的就是保持距离、坚守中立。此处的“距离”包含三层面含义:一是给予新闻事件最真切的关注、维护和尊重,而非采用某种特殊手段撕裂事件的伤疤。二是调控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节奏,能够在放弃某些特殊情况下的事件报道。三是考虑受众对事件的接受度,避免负面影响的出现。此外,媒体人还应坚守观点中立,不偏不倚、不有所偏颇,让受众自己去衡量该事件的好坏。

(2)敢于质疑,切忌臆断。新闻报道容许质疑,因为质疑意味着更为精准的新闻判断,展现着一个媒体人区别于他人的秘密地方。但需注意的是,这种“质疑”绝不是主观臆断,而应该建立在掌握充分证据、拿到可靠信息源的基础之上,不急功近利、不道听途说,由媒体人亲自调查研究后做以提问,以此挖掘出更加有用、深层的内容信息。

四、结束语

新时期的媒体人必须要强化自我,与时俱进地提升自我的媒介素养,明晰了解自身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媒体责任,确保新闻事件报道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公共性,为媒体传播与发展找出明路。

参考文献:

[1]马萍.我国媒介素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评述[J].新闻知识,2009(01).

[2]杨帆.媒体暴力与媒介素养[J].今传媒,2009(05).

[3]王萍.微博下的媒介素养培养对策[J].电子制作,2013(04).

作者:宋冬梅 单位:阿克苏地区电视台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