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化学基础课程改革模式构建
摘要:文章以地方农林院校专业基础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为例进行课程改革模式构建。明确教育目的,分析生源,找寻问题所在;构建系统性、趣味性、互联网智能化教材,构建革新课程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模式,构建微信微博灵活设计作业模式,构建合理考核体系。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实施,农林院校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农林院校;化学;改革;构建
在智能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当下,学子们更热衷于发展便利的专业。农林相关专业算不上大多学子的最爱。那么作为农林院校的无机及分析化学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并不喜爱。通过考察农林院校学生,依据学生基础差异,及入校前的不同教育背景,针对农林院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设计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以《无机及分析化学》为例进行改革模式构建[1]。首先要明确教育目的,分析生源,找寻问题所在:(1)教材选用不能结合时展要求。教材千篇一律,对于本来就不太重视化学的学生来说,更不愿学习满篇密密麻麻的晦涩的文字和陌生的化学符号。(2)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反正化学又不是专业课,只要考试不挂科就行。(3)学生化学基础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甚至高中阶段没有选修无机和分析化学,可谓零基础。针对学生存在的诸多问题原因,无机及分析化学改革模式构建如下:
1教材体系模式构建
结合时展,把控学生心理需求。对于《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不再选用所有专业的通用教材。而是农林院校根据学生专业特点,结合互联网,重新更新编订新型规划教材。就新型规划教材内容编排需要新颖的方式方法,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想去关注它,进而喜欢它。(1)构建系统性教材。一条主线贯穿教材始终,使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内容更加系统,更加符合教学规律。学生一直以来,认为无机及分析化学内容分散,不好掌握。为此新编教材可以把溶液-化学热力学-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四大平衡与滴定(酸碱、沉淀、氧化还原、配位)-吸光光度法-主要仪器简介-主要分离方法作为一条主线。围绕这条主线对各部分内容进行编写,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理念来把控和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这门课程。(2)构建趣味性教材。在每一章节内容中都穿插与时代、生活紧密联系的趣味知识,趣味的同时,该节的理论知识点已涵盖其中。理论与趣味知识结合,根据大家熟知的趣味知识用严谨的科学术语加以修饰。比如龋齿,大家都熟知这种现象,在我们所学的沉淀溶解平衡章节,可以结合化学知识把龋齿与沉淀溶解平衡的关系穿插在沉淀溶解平衡理论部分,增强趣味性。比如重要的化学家布朗斯特、劳莱等的故事,都可以穿插在相关的理论知识当中,内容丰富多彩,趣味十足,增强学生学习兴趣。(3)构建互联网智能化教材。教材与互联网智能相结合。以上这么多趣味知识若生成文字,会占用大量纸张,增加成本。此时互联网发挥作用,利用院校网站,把这些知识传输网站,把这些趣味知识汇聚成二维码,当学生学习阅读时,只需要用手机扫描一下,趣味知识就跃然入目。而每个章节的内容知识要点也设计生成一个个网络小程序,每学完一章节,老师可以通过微信发到学生群,学生即可随时随地查看相关知识点。方便快捷,资源共享,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只有纸质的课本拿在手中,才能学习相关知识内容的模式。
2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模式构建
(1)革新教学方法,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2]。老师可以从生活常识引入理论知识讲解,激发学生听课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无处不在,提高其重视程度。比如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当下,人们关注饮食和健康,就结合生活实践来引申新的知识。例如,讲解氧化还原滴定章节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应用中,维生素C人体不可缺失,大量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吃的水果蔬菜中,如果水果打成水果汁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还能饮用吗?其中的维生素C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其分子结构是什么样的?进而引申出维生素C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还原性,就能被氧化性的碘定量的氧化成二酮基,再加上碘遇到淀粉变特殊蓝色,所以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就选用碘量法测定。比如酸碱平衡章节,可以由日常用到的洗发水(碱性)头发后,又用护发素(酸性)护理,原因是要酸碱平衡。(2)革新教学方法,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相结合[3]。比如讲到酸碱指示剂章节。就可以到实验室让学生自制酸碱指示剂。日常见到的紫甘蓝,可以让学生自己榨汁。也会让学生有新的发现,紫甘蓝汁与石蕊指示剂有相似的变色范围。进而深入讲解酸碱指示剂的酸式色和碱式色结构,及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等。(3)针对不同学生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索[4]。无机及分析化学涵盖内容广,在有限时间内,不同程度的班级,所讲内容要有所侧重。比如对口本科林学专业的学生,化学热力学部分内容抽象难懂,可以简单讲解,因为在他们今后的《物理化学》中会重点学习。而对于普通本科林学专业学生,化学平衡及定量分析概论部分可以自主学习。比如茶学专业学生,茶叶主要元素成分,其对人体有益的主要是什么成分?以及应用,可以应用到哪些产业?同时可以针对茶学专业,引入茶学知识,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又含有哪些微量元素,为什么中国人民喜爱喝茶,茶对人体有益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茶精油提取方法拓展,哪种提取率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运用科学方法,合理设计,敢于创新。对于学生既增强了专业知识,又拓宽专业知识面。同时也拓宽了无极及分析化学在不同专业领域的重要应用。(4)拓展练习与传统习题教学相结合,调动学生自主能动性。作业避免单一化,提倡开放式作业。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通过查阅质料,能够对知识分析理解、掌握和运用。比如胶体章节作业,雨后天空的彩虹利用光的散射知识解释;由此引导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散射知识有哪些例子,原因是什么?调动学生自主能动性,任课老师可以利用微信群或微博把试题发给学生,让学生随时随地能完成作业,可以给老师留言,可以发图片文字等。也可以随时留言老师提出问题。方便快捷。传统课堂作业与课下微信、微博作业相结合,既严谨又具能动性。
3考核体系模式构建
活跃课堂的同时,还要构建严格考核体系,让学生在愉悦而又严谨的氛围中学习!要综合评定学生成绩,成绩评定可以分为四部分: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20%、拓展练习成绩30%、期末试卷成绩30%,通过合理的考核体系模式来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4结束语
上述几种模式构建在农林院校都有不同程度的运用和研究,地方农林院校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特点,建立起适合学生自身学习发展、创新和能力提升培养体系及模式,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才能从根本上使学生认识到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在不同专业领域中的重要性,从而改变学生学习态度,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谢丹华,谢金宇.非化学类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探讨[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8,27(3):312-314.
[2]孙丽萍,赵辉.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6):148-149.
[3]许晶,赵青山,张南,等.动物医学专业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05):248-250.
[4]杨正亮,杨淑英,张院民,等.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专业引导型”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2(02):55-56.
作者:赵丽平 刘柱明 贾凯 蔡静 单位:信阳农林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