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大学教育论文 > 金课建设下的高校中文专业课程改革

金课建设下的高校中文专业课程改革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5-09 07:16:00人气:374

摘要:当前,本科教学工作的改革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教育部提出的“金课”建设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新方向。金课就是对课程饱和度、深度和学业紧张度的综合要求。中文专业应该积极响应教育环境变化,构建课程模块,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关键词:金课;中文专业;课程三度建设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规模扩张全面转向内涵式发展,教育部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中指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就是对这一发展趋势在课程这一微观层面的响应。金课的打造重点在于提升课程的难度和挑战度。三亚学院将这一精神体现在“三度”课程的建设上。课程“三度”建设指的是学校针对课程饱和度、深度和学业紧张度而开展的教学改革。就中文专业而言,如何进行课程“三度”建设,是当前教学改革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课程“三度”建设的理念认识

一是课程“三度”建设积极响应了教育环境变化。自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被提到了重要位置。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部长关于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的讲话充分说明国家对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强调了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强调了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的重要意义。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就学校而言,要重视本科教学工作,认识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这四项高校基本职能中,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是根本使命。这需要教学工作的有力支撑。就教师而言,要将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转变为教学与科研并举、科研促进教学的观念。重科研轻教学,与考核评比体制密切相关,职务、职称竞争,各类荣誉的产生都与科研有关系,因此,这一转变,也需要评价体系的改变。就学生而言,要改变“考上大学是终极目的,上了大学就不用学习”的想法,认识到学习是终身的事情,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课程“三度”建设的推进正是为了落实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响应教育环境变化,提升课程质量,从而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二是课程“三度”建设承续了三亚学院一直以来的教学改革思路。2016年起,三亚学院制定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纲领和“十三五”规划,教学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教学改革方面,各专业进行了专业调研。通过调研,了解行业需求,找准专业定位,确定专业培养的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为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和特色,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打下基础。调研了如下内容:对专业所对应的行业进行需求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对专业毕业生走向进行分析、调查,确定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才规格。收集国内外、境内外相关行业标准,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包括基本素养、核心能力)。最终形成了专业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绘制了课程地图,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明晰了课程体系,展现了学生通向成才及就业的路径,有逻辑地表明了课程与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在明晰了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课程教学的内在逻辑联系之后,学校进一步要求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了与时俱进地推动人才培养的转型,根据学校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明确应用型,强调重在培养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突出核心能力,即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培养;确立职场定向性,根据行业归属,设置相应方向课程。紧随其后的,课程五种品质的提炼及一系列课程改革,包括网络课程建设、小班教学的开展、核心通识课建设等,都是从课程层面,进行了内涵建设。课程“三度”建设正是在这一系列的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自2016年以来,经历了从教学理念变化、学科专业定位的明晰、课程建设的系统化的过程,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的一系列改革,才有了课程“三度”建设的提出。

二.中文专业课程“三度”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在新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改革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针对专业核心课程展开了课程“三度”建设。首先,遴选课程和教师。为了摸清情况,专业进行了课程质量专题调研,提出要围绕课程质量的提高,在信息量、学科观点和专业理论、专业方法上下功夫。在调研的基础上,遴选出了两个专业十四门专业核心课程,构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类课程、写作类课程和文学理论类、教学论类课程四大模块,汉语国教育专业语言类、文化类、传播类、对外汉语教学类四大模块的课程结构。然后结合任课教师的学历、职称、专业特长及教学科研情况等,选拔出教师作为课程负责人。其次,组建课程组。为了保证所有核心课程的质量统一提升,在三度课程每门课程只有一名责任教师的前提下,以课程组为单位进行三度课程建设。将任课的相关教师都纳入三度课程团队中,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师投入教学研究、教学改革的队伍中。以责任教师为首的三度课程课程组,将根据教师的教学改革情况、教学活动情况、教学成果等合理分配和利用课程建设资源,共同提高课程质量。再次,通过共同研讨,明晰三度建设思路。在研讨中,由遴选出的专业核心课主讲教师讲授所负责课程的课程规划,包括课程定位与特色、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课程建设的目标和思路等。其他老师参与讨论,对三度课程的理解,并结合专业和学情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策略、课程如何助力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等进行阐述。各门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

1.在教学内容方面,根据教学重点以及课程“三度”(饱和度、深度、紧张度)的要求,“三度”建设课程的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和更新。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该课程尝试打破时代界限,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授课。深化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史”认识,建构起一种“文学史”的观念。同时,"史"的勾勒与"文学性"的理解和交流并重。在讲授文学史知识时,特别注意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的挖掘,注意总结现代文学文体上各阶段的发展特点和总体规律,这两个中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机地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2.在教学方式方面,各门课程都能够结合专业、结合学情,在课程讲授方法、互动方式和课程应用性方面进行改革。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该课程从信息化手段、个性化要求、即时性选材三方面,实现了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一是,该课程借助“微助教”平台进行考勤、讨论、布置作业,并将课件及时上传,为学生课后学习提供支撑。二是,跨文化交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先行,启发思考,引导深究,求得实效”的方法,以“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每次讲授理论前,都会提供一个或多个案例,让学生以“角色”进入案例中进行分析,提出践行方法。能够顺利解决问题的同学,会开心地听老师讲解缘由;而不能顺利回答问题的同学也被吊起了“胃口”。这种方法在教学中,效果比较明显。三是,在教学中即时性选材,因势利导。

3.考核方式方面,“三度”课程较以往有了较大调整,不同性质的课程都采取了不同的考核方式,改进评价体系,突出过程考核,评价体系由传统的单一、静态的结果性评价,走向动态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以更全面、客观地培养、考察学生写作中的创意,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以《外国文学》课程为例,在考核环节设置了小组读书交流项目评分,占总成绩的20%。该环节由任课教师给出选题范围,学生以小组形式自主命题,开展读书活动。读书活动分为读书笔记和课程小论文两个部分,既能锻炼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又能训练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论证能力,为以后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打基础。其他课程,如《创意写作》采用以比赛代练习的方式进行过程考核,《语言学概论》课程采取小组视频汇报形式进行考核等,都用不同形式增强了课程的应用性。(三)三度课程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三度”课程建设下一步将根据建设方案和时间规划,进行深入建设。在具体课程的建设中,还需要更多地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考核方式进行深入细化和深挖,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好网络资源,建设课程公众号及微信群,及时共享课程资源及学科发展前沿动态。二是,进一步加强教学成果的应用转化,让教学成果多样性、可视化。包括举办与课程相关的一些活动,如学科专业竞赛、经典作品改编展演、课程论文汇编、微电影等。三是,进一步走出去,让理论知识活起来。如二语习得课程预计开展语言田野调查,创意写作课程进行海南民俗采风,对外汉语教学继续派学生出国实习。总之,任何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运用、考核方式的多元化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将知识更好地转化为能力,进而形成素养,为学生走上社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张应强.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等教育【M】.科学出版社,2019.

【2】靳玉乐.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学科新发展•课程与教学论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作者:席晓丽 单位: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