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及探究
摘要:随着“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提出,技能大赛在中职院校的地位越来越高,它已成为职业院校展示办学质量的重要平台。会计技能大赛竞赛项目设置与会计岗位核心能力培养应一致。以会计技能大赛的要求为起点,将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改革相结合。本文主要以会计技能大赛为手段,在分析现阶段会计技能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课程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技能大赛课程改革
一、会计基本技能课程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动手能力较差
教师的知识更新较慢,教学方法也过于单一,为了能够达到课标或者升学目标,讲课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基本采用的就是“概念”到“账户结构”,接着就是“账务处理”,最后做练习,一节课基本就结束了。教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偶尔提出问题,底下鸦雀无声,师生之间很难形成互动。加上专业内容的限制,很难将专业课程与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软件相结合,使得没有生气的课堂更加沉闷。就读中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初中学习成绩较差,经常受到教师和家长的批评,心理上对学习具有排斥和自卑感,自信心不足,父母对于进入中专学校的孩子也不重视,任其放任自流。加上课堂内容枯燥无味,学生的兴趣不高。以笔者校为例,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学生的知识面较窄,父母多数在外地打工,文化程度较低,对孩子教育方面投入不够,动辄就是打骂,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差、挫败感更强。
2.教材不符合学情,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工具,时代发展较快,会计的基本技能也越来越多样化、信息化,但是学校的教材更新较慢,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使教学与实际脱轨。从中职院校目前会计基本技能用书来看,仍以珠算课程为重点,在这个会计电算化日趋成熟的时代略显落后,以往考地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在电算化和珠算五级中选择一项,目前该证书已经被取消,可以适当地调整一下教材内容的编排,市场上电算化账务处理已经全面普及,学生应更多接触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因此大部分学生觉得知识脱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3.实训较少,业务能力不够
实践操作训练是培养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这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笔者曾经给一个高二年级的学生上了两周实训课,从原始凭证的填制到相关账簿的填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课堂氛围较好,但是由于实训的时间关系和实训材料短缺,不能将整个过程完成。目前,也有部分学校购买了相关仿真实训软件,内设多项模块,分岗位实训操作,由于软件购买价格昂贵,且更新换代较快,会计政策每年均有变化,不一定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教学仿真软件也未能普及。
4.校企合作力度不够
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以社会企业所需为最终归宿,校内的学习内容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做决定,才能满足企业对于人才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不过,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校企合作仍然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面,学生的学习仍以学校课本知识为主,最后半年去相应的单位实习,由于会计专业具有保密性,很多用人单位不会将涉及账务处理的核心环节交予学生,同时学生在中专阶段所学内容较为简单,大部分的学生并不能满足企业的工作要求,学校和企业之间没有制订一个关于学生毕业即能上岗的教学计划。
5.教师技能薄弱,综合教学质量不理想
目前,国内职业学校没有专职的基本技能教师,大多数任职教师多为会计教育类教师,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专业技能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应试教育下,仍以各项考试为导向,以笔者院校为例,中职生有学测考试要求,3+3班有学测和转段考试要求,综合高中更是有高考,对于基本技能类动手课程的重视不够。同时,会计制度更新速度较快,几乎每年都有变动,旧的知识点还没有吃透,新的知识点又来了,大大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备课压力,学生也叫苦不迭,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及时更新,其所授知识和技能也就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无法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知识内容,因此对于理论知识点的学习要求较高,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二、技能大赛对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作用
1.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会计知识本就枯燥乏味,想要学生一直保持注意力是不大可能的,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通常只有15分钟,时间紧、任务重,要想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改善课堂氛围,让学生动起来刻不容缓。例如在学习企业财务会计中原材料的账务处理时,让学生先自己填制相关原始凭证,看好原始凭证反映的经济内容是购入还是发出,是现金支付还是其他货币资金或者未付款等等,然后根据内容,讲解本节课所学,向学生阐述好各账户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对资金去向的理解。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对于有问题或者不懂的地方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同组之间的学生也可以进行讨论学习,这样,教学效果达成率高。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高素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学校的根本目标。明确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经常带学生去相关企业进行交流、培训,进一步了解企业需要哪方面的人才,瞄准市场变化,贴近企业需求,努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对接。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为学生量身定制相关课程,并提出具体的课程目标,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考核,将日常业务票据提供给学生观看,并指派一名教师进行做账指导,通过对企业账务的处理联系学校所学,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以培养更多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合格人才。
3.注重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
课改的关键在于教师,学生若想学习到最新的知识,首先教师要透彻掌握,需要在教学中融入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在技能大赛的集训中,教师要进一步将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进行融合。技能大赛内容的设计,是一个项目,这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实训中采取“做中学、做中教”的方法;对教师标准不但要“言传”,还要“身教”。比如传票翻打,对于学生选手的选拔和专业集训,教师既是教练员,也是陪练员,要从完成书本上的教学任务转向研读行业标准、参与项目过程、通晓比赛规程,并“手把手”地教学生,这都要求教师不仅要懂理论,还要会实际操作。笔者曾经参加过技能大赛,同时也带领2名学生参赛,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专业技能明显提升,不懂的知识点需要大量地查阅资料,比赛的内容为最新的会计政策要求,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理解并掌握新知识、新方法,然后对学生进行授课,每天训练压力较大,但成长较为迅速,从一开始的技能小白慢慢地变成技术能手,收获巨大,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技能大赛无疑是提高专业技能、更新知识库、了解企业需求人才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
4.促进校企合作,创造实训机会
学校和企业合作,是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且得到了学校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其中实行较好的是江苏太仓的健雄学院。该学校长期和周边的德企合作,并向其培养定向人才,学生先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的理论知识,然后再去企业学习相关的实践操作,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最终在学生毕业的时候就可以完全胜任企业的工作,实现学校企业的无缝对接。技能大赛的开展,积极引导了职业院校对技能的重视,不再单一地要求理论知识,应提高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努力培养大批实用型人才。通过参加技能大赛,一方面了解该项比赛的发展方向,与学校的培养方案是否一致,是否需加强哪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也是向各个企业展现学校实力,客观地反映学校的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大赛让学生有了展示技能的机会,使企业更加了解学生,了解职业教育,使校企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三、小结
技能大赛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职业素养,这也是提高会计课堂教学的良好契机。技能大赛的开展,为学校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改革的方向,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调整和完善课堂教学,使会计技能教学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路径,完善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奇等.职业技能竞赛对优化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影响及作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3).
[2]周芝成.对当前高职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的建议[J].新课程研究,2009(4).
[3]倪双琴.利用会计技能大赛,推动会计课程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1(16).
作者:张玲玲 单位: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