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渗透艺术教育探索
一、艺术教育中渗透地方民间艺术元素的可行性分析
江西自古以来人文荟萃,物产富饶,民间艺术资源形式丰富。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意蕴和赣派个性特色。例如:婺源三雕、湘东傩面具、南昌瓷板画、鄱阳脱胎漆艺、乐安蛋壳雕和瑞昌剪纸等民间工艺,写实尚意、巧夺天工、制作精良、驰名中外,被世人视为珍宝;安义、乐安的古村落等民间建筑,颇具特色,在建筑史上奕奕生辉。表演艺术异彩纷呈,有采茶戏曲、戏剧、歌舞、歌谣、器乐等;尤其是采茶戏曲,更是形式多样,有赣南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高安采茶戏、武宁采茶戏、赣东采茶戏、吉安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和宁都采茶戏等;此外,还有民间楹联书法等,也都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西赣南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客家先民自秦汉初迁入后,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的交融,对江西民间艺术的发展以及特色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客家民间艺术已享誉国内外。但近年来西方文化对本土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部分年轻人包括在校大学生认为民间艺术是“土”的东西,不如西方“洋”的东西。江西民间艺术的传承普遍存在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迫切需要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承担起这一重任。
大学生艺术教育与地方民间艺术融合,一方面形式多样、蕴含深厚民俗风情的民间艺术,可为大学生艺术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质;另一方面在艺术教育中渗透地方民间艺术,可以唤起大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记忆、了解和认同,增强民族情感,热爱本土艺术,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学习和继承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使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
二、艺术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元素的教学策略
民间艺术博大精深,门类多样,民间艺术渗透到艺术教育中的目标不能仅满足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不能仅把教会学生一两样艺术技巧作为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是要在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让学生懂得合理开发和创新运用,通过显性或隐性的语言、符号或精神反映到学生具体的创新实践中去,这才真正体现了进行民间艺术教育的真谛。[3]所以其教学策略要重点围绕着这个核心目标来展开,在科学、合理性基础上,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来有效进行渗透。
第一,结合当今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薄弱的特点,适当补充设置一些地方传统文化教育普及的课程,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民间艺术息息相关,民间艺术中呈现的思想、意境往往是地方传统文化的艺术再现,通过地方文化与相关民间艺术比较的讲解,可力求让学生能够透过“艺术现象”看“文化本质”,领会和掌握民间艺术中的博大精深的艺术语言。
第二,在进行地方民间艺术传授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枯燥、乏味,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应多以互动实例的方式来进行,让民间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互动案例的展开当中,积极鼓励学生动手创作,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针对民间艺术知识应长时间学习的特点,所以除了集中设置课程外,还应该让民间艺术学习分散、分流到高校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中,可以不定期的邀请地方民间工艺大师、艺人举办一些讲座、论坛,以此来丰富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亲身感受民间工艺大师、艺人的艺术气质,增加学习的乐趣。[4]
第四,在民间艺术教育课程的传授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适时地结合不同民间艺术创作方法的特点,将民间艺术知识与学生专业背景知识融合,可以设想出多种民间艺术创作方法与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的切入点,使两种知识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解决学生在学习民间艺术过程中学会懂得开发创新运用的最好办法。
第五,注重进行民间艺术课题实验作品创作,并提供相应学生作品展示的平台。民间艺术教学过程中可大胆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民间艺术作品创作,并积极收集学生创作的民间艺术作品定期公开展示,这样既可以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给学生交流的平台和成功的体验,又可以给学生全新的感受,让学生充分感受了民间美术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创作过程中既能自觉的调动手、眼、脑来收集、了解、分析与民间艺术作品创作相关资料的同时,又自觉的探寻民间艺术的根源和了解本土文化的发展脉络,这对学生提高民间艺术知识的积累是非常有益的。高等学校是培养未来精英人才的基地,高校的大学生应争做文化艺术传承的使者,因而对他们进行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是至关重要。通过对其民间艺术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想象力和视觉审美能力,让大学生真正懂得民间艺术是植根于人民生活之中的珍稀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而继承和发展民间艺术,守护好我们这个时代最具民族色的特文化底线和情感底线。
作者:邱波 陈丽霞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