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联盟下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会计专业不仅仅是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我们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也需要大量的会计人才。为了满足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同时伴随着校企融合的深度发展,东营会计职业教育联盟应运而生。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而以会计职业教育联盟为依托,探讨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而使得会计人才的适应能力以及专业技术可以得到锻炼,创新了会计人才培养的新的思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联盟;会计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当前,技术人才在市场中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不断分析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的培训。然而,当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导致人才与企业的要求不相符,不能达到企业用人标准,转变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为了满足区域化市场的会计人才需求,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当地各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2019年6月2日,东营职业学院会计学院联合东营市记账行业协会及东营市38家本土企业成立了东营会计职业教育联盟。本文以会计职业教育联盟为依托,探讨了会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课程设置理论性强,实训课程操作程序化目前,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偏理论性,缺乏实践性,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质量和市场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同时,很多高职院校购入了实训软件或者是采用手工模拟实训,但其实训技能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考试或者考证,与企业需求脱节,实训流程程序化,学生只是机械性的操作软件,对于学生的操作能力,学生的应用能力没有及时关注,学生无法切实掌握会计实操技能,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会计专业会涉及到电算化实训、岗位实训、收银实训、综合模拟实训以及EXCEL的应用等。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考试,实践技能、实践技巧、动手能力不强,理论知识也不扎实,不重视知识的应用,导致学生实践效果不够理想。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过于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只重视自己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没有关注学生是否掌握,没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进入企业以后,不能独立的处理财务实务问题,不能满足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
(二)教学模式单一当前,在职业院校教学中,还是以教师为课堂主导,单一化的教学模式,沉闷的课堂,学生积极性不高。会计专业是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但是传统课堂形式和模式,教师在课堂中一味灌输,导致学生学习效率差,很多知识根本没有消化,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只重视理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整体一般,学习过程没有乐趣,一些学生甚至出现厌学、逃课等情况,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规划,也没有信心。
(三)缺乏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双师型师资是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重点项目。“双师”指的是教师需要同时具备教师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认证。虽然很多教师都手持这两本证书,但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企业锻炼经历,具备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教师缺乏企业锻炼实践经验,并且近年来很多教师都是应届毕业生,直接没有企业工作的经历,因此,很多高校缺乏真正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正是由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缺乏,我们很多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走出校门时,自身掌握的技能与社会需求脱节,很难达到市场的要求。
(四)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与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方案,但是由于一般企业会计人才需求的数量较少,并且真正校企合作培养学生,需要企业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企业面对高昂的合作培养成本,对于合作培养学生,参与度较低,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很难得到有效的指导,学生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同时,在校企合作培养学生中,校企双方往往在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方面缺乏有效沟通。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在与企业缺乏沟通的情况下,可能开设一些不必要的课程,而忽视了学生某些能力培养的课程,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也使得学生培养质量大打折扣。
二、依托职业教育联盟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专业课程共建当前,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教育联盟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制定如何对学生进行考核,掌握行业发展的动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大数据和共享中心,有针对性的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同时,学校与联盟内成员企业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共同编写教材或讲义,促进教材的实用性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依托会计职业教育联盟,建立现代学徒制实践教学平台。学院与联盟内成员企业共同探索、优化学徒制试点班培养方案,切实将实习实训融入培养方案,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二)联盟内师资互聘面对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为了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毕业生,学校需要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给学生作指导。依托会计职业教育联盟,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索。一方面,职业院校教师可以到企业中担任技术顾问,利用自己丰富的理论知识,对企业员工进行技术指导,同时我们学校的教师也可以进企业进行顶岗锻炼,增强教师的实践水平和能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联盟内企业中实践资历丰富的员工可以进学校,作为学生的兼职老师,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培训,还可以将企业中最前沿的技能和应用与学生分享,激发学生对行业的肯定和认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依托职教联盟,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首先,在专业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还应该增加一些实践课程,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比如,在学生刚入学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素养,我们要开设一些专业基础课,比如《基础会计》、《经济法》等,随着同学们对于专业认知的加深,我们进而开设专业性更强的核心课程,比如《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学生在完成了相应的专业课程以后,已经具备了考取初级会计师的资格。我们可以在学生考前进行集中的辅导,比如在考前一个月,利用学生晚自习的时间,会计专业教师(首选该班会计专业的班主任老师)进行集中的答疑辅导。这样学生就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而不是聊天或看手机,同时在备考的晚自习,还有专业教师进行答疑,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对于自身学习的约束力,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学生在完成了相应的专业课程,具备相应素养以后,我们可以依托职教联盟,为学生寻求合适的实训岗位。联盟内成员单位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一方面解决了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记账公司和其他有会计相关岗位用工需求单位短期的用工需求。学生通过进行顶岗实习,切实实现在实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实习中不断发现问题,通过企业指导老师和校内指导老师的解答,使学生可以掌握知识与技能,可以更好的适应岗位工作。其次是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观摩学习。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联盟内单位进行参观,让学生切实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提高会计职业认知。最后是联盟内成员单位资源共享。学校可以与行业企业共建符合多方需求的线上教育平台,将会计理论性、实践性的教学资源以及税法相关法律法规等上传平台,通过该平台为联盟内成员单位提供线上资源支撑。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自主学习,根据自身的需求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也业务水平。同时,学校与行企也可以共建共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四)依托职教联盟,校企深入合作不同于普通的校企合作,通过成立会计职业教育联盟,保障了校、企、行业合作中各方的利益,为校企行业的合作提供保障机制。一是联盟具有健全的章程,每年举行联盟年会,为保证成员间深度的交流和合作提供支撑。利用联盟年会召开期间,学校可以与行业、企业根据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同时,对于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合作开发的实训教材、实训课程,不断进行优化,进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建立联盟内人才需求信息机制,对于学校和企业的供需进行及时的沟通,同时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企业所需技能的人才。同时,联盟内成员企业可以在顶岗实习学生中,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录用优秀的毕业生。这样不仅节省的企业招聘和培养的成本,同时学生毕业即就业,促进了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也增强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利于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口碑。
参考文献
[1]刘纯超,周滢,陈彩霞.“1+X证书制度”导向下现代学徒制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背景[J].财会通讯,2020(04):165-168.
[2]胡晨园,叶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校企合作机制――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案例[J].中国农村教育,2020(06):53-54.
[3]王泓雅.校企合作背景下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52.
[4]武志勇,刘艳娜.产学研视角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现代企业,2020(06):126-127.
作者:赵丹丹 单位:东营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