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一带一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策略

一带一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策略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7-15 13:20:00人气:801

摘要:“一带一路”要求大量具有国际化技能的人才队伍。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国际化技术人才的重任。大连的高职教育也需要加快拓展国际视野,加大国际化发展水平的提升,从提升职业院校自身整体水平、加大政府政策扶持与监管、扩大落实多元化“政校企”合作模式等角度,提升高职教育国际合作。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

201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通过教师学生友好往来等平台,完善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相关制度”[1]。2016年7月,教育部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文件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设计[1]。2017年7月,公安部、教育部、外交部联合制定了《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赋予高等学校在外国留学生招生和教学方面的更多自主权,大大调动了高校国际化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17年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为高等院校与国际教育机构在人文交流各领域开展合作提供了政策保障[1],可以使高等院校在国际人文交流中形成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大连不断强化连接东北亚经济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枢纽作用,不断提升与各国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步伐,立足东北及东北亚,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面向全球的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如何为大连经济发展战略培养和输出国际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大连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合作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大连地区的职业教育在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很多职业院校的国际化实践经验少、积累时间短,缺乏国际化合作实践战略思维和宏观设计,国际化合作实践效果缺乏深度和广度。推进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合作与发展水平,已成为大连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大连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现状

(一)大连高等职业院校概况根据教育部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大连市共有30所普通高校,民办高校与公办性质普通高校的数量各15所,其中专科性质的高职院校共10所,主要有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大连软件职业学院、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轻工职业学院[2],而大连商务职业学院、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和大连翻译职业学院目前已经停止招生。现在持续招生的7所高职院校中,除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和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外全部为民办职业院校。大连的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数量、招生数量、毕业生的数量上都呈现逐年提升趋势,整体发展态势较好。

(二)“一带一路”教育对外开放相关政策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大连印发了《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和《大连市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等指导性文件[3],为大连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指明了技术构架,也构建了大连市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政策框架。2019年3月,大连市政府在《大连市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大连与日、俄、以色列、韩、蒙、中欧等国为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发展建设项目。该项方案为大连高等职业教育的双边和多边国际化合作提出了新的内涵。

(三)大连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现状大连高等职业院校不断深化推进“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与韩国南首尔大学、韩国富川大学、韩国京畿大学、日本东京福祉大学、日本大阪观光大学、新西兰UUNZ学院、加拿大西三一大学和法国巴黎高等学院等院校签署了合作交流,并开展学生互换留学。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合作并在德国成立教育文化公司,由简单国际项目引入,过渡到全面合作共建职业教育,探索具有特色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建设国际化职教品牌。大连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在2018年10月获得巴拿马海事培训服务中心分支机构授权,培养国际海运船队急需的巴拿马船员,2018年12月,建立中德联合人才培养项目。大连软件职业学院与爱丁堡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定向培养空中乘务等高端服务类人才。辽宁轻工职业学院与泰国格乐大学、泰国博仁大学、韩国韩巴大学、美国帕克大学积极开展学习留学互换工作。2017年,与德国格劳博机床(大连)有限公司确立培养职业人才合作关系并成立“双元制”联合培养订单班。

二、大连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扶持力度低1.政府对职业院校的政策扶持力度低大连市政府对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发展虽然给出了指标要求,但对于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性政策并不清晰,例如,课程对接、合作科研、留学生互换招生等,致使高职院校的合作交流项目很多停留在表层,部分国际化项目实施困难。而政府的扶持力度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程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对其国际化发展速度也有重要影响。2018年的全国108所示范性高职院校评选中,辽宁省有4所高职院校入榜,其中大连只有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一所榜上有名,是大连7所高职院校中的唯一一所综合性公立院校,也是相对受到政府财政等支持力度较高的院校。大连市政府对高等职业院校特别是民办职业院校的扶持力度相对不足,公立与民办高校的财政与政策等支持水平差异较大,制约了高等职业院校的自身发展建设速度,也影响了职业院校的国际化进程。2.政府的协调与监管角色缺位政府在职业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中扮演着推动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在国际化校企合作中扮演着协调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在国际合作中存在利益分配不均、责任矛盾纠纷等问题扮演着调和者的角色,在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进程中还扮演着多方监管的角色。大连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存在角色缺位的现象,制约了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进程,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影响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高职院校自身因素影响“一带一路”国际化发展进程1.高职院校整体水平偏低缺乏对适应国际化发展需求的师资队伍培养建设,也是制约高职院校国际化“质”向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前,大连市7所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缺乏,具有国际化教学素质的教师数量不足,大部分专职教师教学理论经验丰富,实践操作能力缺乏;而外聘兼职教师虽然实践操作能力高,但教学经验欠缺,整体数量偏少。据调查显示,大连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中,本科学历占比63%,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为37%,能适应国际化发展需求的双语教师占比更少。整体教师团队的素质建设力度需要跟进国际化发展目标不断提高。2.“一带一路”国际化合作层次浅目前,大连高职院校同国际院校间的合作处于发展期,参与“一带一路”合作院校的整体水平偏低,合作的规模有限,影响了教育资源的优质发展。大连高等职业院校的国际化合作交流主要以院校间互访学习、学生互换留学等项目为主。已经同韩国、日本、泰国、德国、巴拿马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个别院校签署了学历、学分互认协议,但合作制度体系还主要以国际院校合作双方协商为主,双方的合作制度体系缺乏本土适应性、缺乏统一的评估和保障体系,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质量有待提高。大连高职院校同国际企业间的合作处于探索期,虽然部分院校已经与一些国际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真正“走出去”“走进来”的人数太少,国际化校企合作项目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国际化,校企合作国际化是重中之重。目前,大连的很多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国际交流中心,却缺乏国际化校企合作相关职能部门,国际化合作交流主要侧重于校校合作,国际化校企合作发展职能部门明显不足。少数职业院校的国际化校企合作交流,例如,大连软件职业学院,虽然已经与国外企业开展了定向人才培养模式,但真正开展合作关系的海外企业数量少,定向培养人数少。大连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合作项目整体存在院校间国际合作远多于校企间国际合作的失衡比例现象,这偏离了职业院校最终服务于企业的目标。

(三)企业与高职院校国际合作参与度低绝大多数企业在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低,特别是具有国际化人才需求的国内企业和外国企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项目范围狭窄,特别是国际化合作项目更少,企业缺乏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主动性,企业进校开展专家讲座的频次低。行业协会与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有效协作,高职院校对企业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动向缺乏即时跟踪,这些都制约了高职院校人才输出与企业人才输入无缝对接的实现。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企业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目前,很多企业对实习学生的监管不够重视,对于实习期间的安全问题,由于我国政府尚未制定详细的相关法律规定,所以存在企业和校方双方怕担责任、责任归属推诿现象,制约了大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国际化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影响了学生“走出去”数量。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大连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发展策略

(一)加大“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与政府引导大连市政府应该加快成立高职教育国际合作发展专门机构,推动国际教育多元合作新发展。政府应加快制订“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指导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政策实施细则,加强高职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扶持与监管,确保合作有序竞争、有法可依,推动大连高职教育国际化有序发展。依托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鼓励跨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支持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办学。拓宽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渠道,扩充高职院校国际合作的财政支持范围,建立政府、企业、社会三方教育国际化经费共担机制,制订各方的权、责、利互保政策建立有效的经费保障机制。

(二)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化教育平台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双边或多边对话,加强大连与“一带一路”沿线政府间的人文交流,积极参与和发起中外高等职业院校间的合作,积极参与和开展各国多边职业教育会议、校长论坛、校长联盟等国际职业教育平台建设。全面扩大大连高职教育对外开放,探索多样教育合作模式与职业院校的国际合作试点办学,结合大连本土情况,走具有本土特色的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实现“本土化”与“国际化”的有机结合。开展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外引内培”战略,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化先进理念的师资团队,聘请国内外专家开展牵头建设工作,积极选派骨干教师进行对外交流与互换,全面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

(三)提高大连高职院校的国际化教育质量提高大连市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全面落实国际化发展理念,明确建立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目标。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和专业的国际化认证,适应全球化时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引进和实施具有国际化教育理念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推行适合大连职业院校的国际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国际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纳入职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师能力建设标准。增加高职院校的外语课程和跨文化交流课程,增加与国外教育机构的合作项目,加强教师的国际化职业技能培训与交流,推动职业教育模式向“三位一体”的“理论+实践+国际化”模式转变。

(四)搭建国际化的“政校企”式多元职业教育合作模式大连市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新兴市场布局,在20多个国家设立服务中心、展示中心、研发中心,筹建和在建的海外仓30多个。由此可见,大连的企业急需国际化职业技能人才,国际化的“政校企”式多元职业教育合作模式的构建迫在眉睫。英国和加拿大政府针对积极投身于校企合作的企业不但减免其部分税收,而且还为参加培训的员工承担部分费用;德国对于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资金补助。大连市政府也应该吸取国外优秀的经验,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中通过政策支持来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让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有利可图,提升企业与职业院校的合作参与度。同时,为了提升国际化校企合作的效果,提高人才培训的质量,政府的监管也十分重要,扩充高职教育委员会的监督职能,也是国际化校企合作效果与质量的有力保障。

四、结论

大连“一带一路”的发展对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才能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开展提供人才保障。大连市政府应该加大引导,积极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化职业教育平台,加大对本土师资的国际化培养,搭建多元式“政校企”职业教育培养合作模式,提升大连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促进职业教育的高层次高水平发展。大连高等职业院校要发挥地区优势,打造具有区域化特色的国际化高职院校。

参考文献:

[1]易魁.论“一带一路”倡议下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发展[J].职教论坛,2019(12).

[2]张璐.大连市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7.

[3]张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大连市职业教育发展对策分析[J].船舶职业教育,2017(5).

作者:崔然红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