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护理学职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融入

护理学职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融入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8-16 07:38:00人气:376

[摘要]文章在护理职业道德综述的基础上,简明地阐述了护理学职业教育融入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认真剖析了我国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设性地提出了护理学职业教育融入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护理学;职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护理职业是给广大患者提供服务的重要职业,在护理学职业教育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护理学职业教育早已开展了职业道德教育,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从这个切入点出发,基于笔者多年的教育实践,明晰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的概念与内涵,通过分析、解剖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护理学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护理学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融入的综述

1.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的概念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是同护理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符合护理职业特点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以及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行为要求和标准,也是护理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具体来讲,护理学职业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护理职业中的具体体现,包括护理职业品德、护理职业纪律、护理专业胜任能力及护理职业责任等。护理职业道德属于自律范畴,它以公约、守则等方式对护理职业加以规范。我国的护理职业道德的具体指向是救死扶伤和防病治病。

2.我国护理职业道德的内涵综述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护理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强调服务意识。我国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要求各医院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给广大患者提供医疗优质的护理环境。同时还要求各类医疗院校夯实护理学专业基础,丰富护理服务的内涵,把护理职业道德纳入护理学教学,坚决改变护理职业活动中存在的“重专业轻基础、重技术轻道德”的不良倾向,护理学专业学生在校学习和到医院实习阶段正处于他们护理工作的入门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此时加强对他们的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二,强调人本主义道德关怀。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05―2010)》强调,要加强我国护理职业队伍建设,必须把道德素养和人本主义关怀纳入护理专业教学当中,培养护理学专业学生热爱护理事业、关心病人、救助病人、尊重病人的良好情操。其三,强调严肃自我意识。严肃自我意识是护理职业道德一个重要的修养,是指护理人员在独自或没人注意的情况下依旧能够严格按照护理职业道德准则和操守谨慎工作,严于律己,避免出现违背护理职业道德的行为。护理学专业学生学习和实习期间,很多活动都是独自完成的,对其进行严肃自我意识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四,强调职业礼仪。我国在中等卫生护理教育中设置了护理礼仪的培养课程。这一课程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方面有效弥补了护理学专业学生校内学习和医院实习期间存在的不足,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又提升了学校护理专业和医院的良好形象。

护理学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融入的意义

护理学职业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在护理学职业教育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护理学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对他们日后的护理工作的质量产生积极而明显的影响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护理学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而良好的职业道德一旦形成思想意识或观念,就会化为他们日后良好的护理行动,从而提高他们护理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一是护理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护理职业道德形成息息相关,在护理学职业教育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顺利适应并胜任毕业后的护理工作;二是不同的职业道德会形成不同的职业道德信念,不同的信念会产生不同的行动和后果。学生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会内化为他们的职业道德信念,进而表现出良好的职业行为,使他们的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三是护理职业道德贯穿于他们护理工作的全过程,时刻对他们的护理工作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对护理学专业学生开展护理职业道德教育能够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内在品质。

2.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提升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护理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其工作性质决定了护理具有一定的不透明性。这就要求护理学专业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必须接受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形成正确的护理职业道德观念,具备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修养。一是在病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护理工作时,要求护理人员具有“慎独精神”,这既是人性化的考量,又是护理职业道德信念的体现;二是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将来爱岗敬业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护理学专业学生才能真正喜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进而形成良好的护理职业素养;三是护理职业是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的,护理人员的行为需要护理职业道德的约束,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护理学职业教育,能够促进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健康成长。

3.护理职业道德教育能够培养护理学专业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护理职业是一项服务性职业,患者的满意度会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职业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即护理人员的护理职业道德越高,走上岗位后其护理服务质量和效果就会越好,患者的满意度也就越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职业发展就会越好。护理职业道德教育之所以能够间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一是因为患者需要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二是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服务能够减轻患者的病痛,缓解其紧张不安的情绪;三是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能够提升护理者与患者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护理学职业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融入的现状及问题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在校的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其一,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滞后于时展,教育效果欠佳。一是错误地把护理职业道德教育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混为一谈,造成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的授课内容受到很大的局限;二是教育方式严重脱离实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部分教师应付差事,不注重提升自身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方式;四是学校辅导员不能及时发现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思想问题,同时又欠缺正确的教育方式来疏导和教育护理学专业学生。其二,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缺乏应对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受到了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一是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缺少实践案例,丧失了教育的针对性;二是学校与医院环境差异大,护理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与社会接触较少,思想比较单纯,然而一旦进入实习岗位,面对各种各样的不良诱惑他们就会不知所措,缺乏应有的抵御能力。其三,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在实习期间出现异化现象。近几年,随着医疗的产业化发展,医院追求经济利益的倾向非常严重,一是一些医务人员的道德观念发生严重扭曲,这对实习期间的护理学专业学生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二是医院的经营思想和传统的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发生巨大冲突,对护理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护理职业道德教育造成巨大的冲击,甚至颠覆了护理学专业学生已经接受的思想;三是面对将来的就业压力,护理学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为了获得好的评价,很容易向不良现象妥协,甚至同流合污。其四,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缺少护理职业价值观危机干预能力。据调查,护理学专业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护理职业道德教育非常少,且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这导致他们进入实习岗位后价值观容易发生变化,一是对护理专业的角色认识受到巨大冲击,部分护理学专业学生错误地认为护理就是服侍病人,和保姆、服务员没什么两样,感觉自己身份卑微,职业低贱;二是有些护理学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因接触社会人员较多,产生了攀比心理,心理失去了平衡,出现了职业选择危机,认为自己当初选择护理学专业受家长影响较大,选择有些盲目,等等。这些危机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就有可能对护理学专业学生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护理学职业教育融入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与对策

1.根据时代的发展丰富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方式,提高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护理职业道德教育重在贴近现实。一是加强调研,根据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护理工作发展的现状,选择并确定适合时展的教育内容,使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更加契合现实需求;二是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要求辅导员平时要加强与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掌握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要及时给予教育和疏导,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三是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强化案例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四是增加教师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次数,提高教师的能力。

2.开展法律、理智和情感教育,增强对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护理职业道德教育一是针对不良风气造成的严重后果开展法律教育,通过各类恶性医患事件、违法违纪案件加强警示教育,帮助护理学专业学生建立法律防线;二是针对社会不良风气造成的消极影响开展理智教育,通过反面典型、医患纠纷教育护理学专业学生珍惜和维护个人良好的职业形象,帮助护理学专业学生建立理智防线;三是针对社会不良风气开展正面典型教育,帮助护理学专业学生树立高尚的护理职业道德信念和强烈的事业心,从道德、情感和事业心等角度增强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毅力。

3.针对护理职业道德的异化现象,开展护理职业道德比较教育环境的变化会对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护理职业道德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表面的、暂时的,难以影响护理职业道德的本质和未来。一是开展环境与职业道德关系教育,让护理学专业学生明白,环境变化导致的护理职业道德异化是正常的,也是暂时的,这种异化不仅与正确的护理职业道德不矛盾,还会从反面证明正确的护理职业道德观的合理性和永恒性,从而增强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护理职业道德定力;二是进行护理职业道德比较分析,增强护理学专业学生辨别是非、明晰利害的能力,帮助护理学专业学生正确地对待这种异化现象,从而坚守正确的护理职业道德观念;三是开展自强教育,帮助护理学专业学生增强个人实力,使其正确面对就业压力,当压力来临时也能选择正确的途径顽强应对,不盲目妥协和丧失成长机会。

4.开展护理职业道德危机心理干预教育,增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的危机干预能力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心理危机,这是成长中的一个过程。学校要充分发挥心理教育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教育,帮助护理学专业学生及时、有效地化解遭遇的成长危机。一是开展心理成长教育,告诉护理学专业学生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遭遇危机、解决或化解危机的过程,遇到心理危机不要惊慌失措,而是要沉着、冷静地面对;二是要提高教师的示范作用,以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给护理学专业学生树立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提高言传身教的作用。护理学专业学生正处在他们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阶段,此时他们的模仿性极强,如果教师言行举止得体,就能对护理学专业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三是要加强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危机,并趁热打铁给予有效的疏导,及时解决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危机。

参考文献:

[1]郭丽琴.浅谈如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融合职业道德教育[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2]廖冯.隐性德育课程下中职护理生职业道德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3(4).

[3]周伟.本科护理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及指标的构建[D].河南大学,2016.

作者:宋鹏 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