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正式接触学校教育的开端,刚入学的小学生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必然会产生紧张、抵触等心理问题。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已被广泛关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深化,并已成为现阶段小学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
一、简析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教学论,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协调功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学工作计划,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加强教学监管,对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对象加以统筹规划,以有效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其包括教学计划管理、组织管理、质量管理等内容。
二、实施小学教学管理的意义
(一)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进入小学后,学校就成了学生独立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是由众多班级组成的,这些班级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微缩型社会,教师作为班级教学管理的核心,是学校教育理念的传播者,也是保证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小学课堂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都需纳入教学管理体系,只有在有序、有效的管理基础上,教师才能按照教学任务目标进行科学规划,确保各种教学设施配套完整,从而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新课改之后,小学的教学管理工作都是按照人本主义理念来进行的,它要求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给予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帮助,以此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出和谐愉悦的班级氛围。
(三)提高教学实用性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来开展课程教学的,它忽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很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僵化。而在新课改形势下,为落实各学科核心素养,根据教学对象的特性,教师立足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这有助于拓宽小学生的眼界和知识层面,并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理解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最终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
(四)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都不成熟,自控能力也比较差,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当前形势下,很多学生都承受着分数排名的压力,不得不在家长的逼迫下在课余上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兴趣班、外教班,这些其实都会导致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管理中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为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引导学生及时疏解学习压力,非常有助于学生完善健全人格,轻松愉悦地投入学习。
三、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念落后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理念落后,大部分教师只会依据自身以往的管理经验或借用其他学校的现成管理办法简单规划教学任务,根本不注重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久而久之,这种“经验论”和“模仿主义”主导下的管理方式便会脱离现实,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管理的效果。
(二)定位不准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当前很多学校的课堂教学方式单一,课程设置过于死板,基本上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听信课本、服从老师”的教学形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容易压抑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小学生本应是思维最活跃的群体,但这种教学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三)课程更新不及时课程课件设计与课堂教学形式需要因时因地制宜,只有这样才能适合学校和学生的具体要求。但很多教师只知一味灌输而不知变通,不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件设计与教学形式,也不注意学生的消化与吸收。这种“填鸭式”教学严重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出现厌学情绪,跟不上课程进度。
(四)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当前,很多学校都只单方面重视科研的投资力度,而忽视对教师的职业培训。事实上,教师本身才是学校的生命力所在,才是决定学校综合实力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对小学来说,教师并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他们更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与陪伴者,肩负着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价值感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重任。从这一使命来看,学校必须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培训,教师自身也必须利用种种途径来提高自身素质。但我们发现,当前很多教师受客观环境影响,严重缺乏管理意识和创新能力,综合职业素养亟待提高。
(五)考核方式过于死板科学有效的考核体系是检验教师教学管理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教学工作良性开展的重要方式。但在应试教育体制之下,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方式往往过于死板,似乎只认教师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的发表数量、所执教班级的考试分数等。这样的考核方式,加重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情绪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这种考核体系会影响教师的心理,使教师逐渐趋向于功利主义,在教学中只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教师的功利性行为又会影响到学生,使学生渐渐产生消极、逆反的学习情绪。这一切都严重违背了教育初衷,影响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新课改之后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重视教学管理工作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校的口碑,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校的招生数量和社会声誉。有效的教学管理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具有创新意识和挑战意识,要善于发现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借鉴其他学校在教学管理上的先进经验来解决问题。同时,要具有敏锐的创新意识,深刻认识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教学管理工作放在第一位,并严格落实执行。此外,还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发展教学理念,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文化和管理模式。
(二)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创新模式精细化管理包括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学生培养管理、课堂设置管理等内容,它是指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提高细节服务,通过严格细致、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创新模式,使管理者更清晰地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根据教学目标来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同时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各阶段课程的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纠正问题的优化措施。此外,还要重视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推动教育课程不断创新,从而有效落实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政策,保证课程的质量。
(三)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在小学教学管理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新课改形势下,学校要注重对现有教师的培训,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岗位的教职人员,分批次进行符合其岗位需求的知识培训,并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管理经验研讨会,有效引导教师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形成一支优秀的教学管理队伍。同时,要严格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方针,实施民主化的管理方法,少批评讽刺,多教育关心,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增强教师和学生对学校教学理念的认同,最终促进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重视自主创新发展教育制度在创新的时代,学校必须让自身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实体,只有这样,才能在学校内部形成重视创造、敢于创造、善于创造的新风气,也才能让创新作为一种价值引领被师生所接受。为此,要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激励制度和人文关怀政策,重视课程的监督管理,根据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总结自身和其他学校教学管理的经验,以此来规范管理教学课程,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五)推动信息化教学当前,互联网技术已在全国各地普及,“互联网+教育”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学校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建立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包括学生个人档案信息、与其他高校进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等,管理平台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保证各类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即时性和共享性,特别是可以针对学生情况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六)建立高效的考核评价体系考评体系直接影响公平公正,并最终决定教学的效率。所以,要想加强学校管理,就必须建立高效的考评体系。为此,必须积极创新教师考核体系,由校长亲自主管,教导处日常管理,教研组做好课程规划,学科教师负责具体的班级管理,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并做好量化记录,为学校的教学总结提供数据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各岗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将更多精力放在教学管理模式创新上,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新课改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环境,能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且不断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因此,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越来越重要,教师要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利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姚向芹.新课改视域下小学教学管理实践探索[J]管理,2019(27).
[2]李晓龙.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改•教研,2019(28).
[3]胡旭伟.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探讨[J].教育管理,2019(33).
作者:掌健 单位:连云港市海宁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