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大教学管理现状及对策
摘要:电大教育以互联网为载体,依托于远程开放教育形式满足了成人受教育的需求,是建设知识型、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但由于电大特殊的教育形式,在教学管理工作上面临诸多困境,致使电大教育质量难以得到提升,在社会高速发展下电大教育质量已经逐渐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分析电大教学管理模式的现状,指出教学管理模式缺陷的产生原因,并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电大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电大教育;教学管理;开放教育;远程教育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各行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这种要求不仅针对应届毕业生,即使已步入社会的成人同样也需要通过学习提升自身能力,以避免被行业所淘汰。因此,终身学习理念逐渐成型并发展,面向社会整体的电大教育也就显得举足轻重。但受多种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电大教学管理工作进展受阻,教学管理难以为提升教学质量服务,这就需要调整教学管理措施,为电大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电大教学管理模式现状
1.教学资源利用率低下电视广播大学作为面向社会整体的开放教育形式,存在课程数量多、课程种类全面的特点。这一特点在满足大部分受众和行业需求的同时,由于存在课程重复、实际价值不高等问题,导致教育资金与资源被浪费,大量占用了教研工作时间,有限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与此同时,信息资源的共享路径不畅通,教学资源难以有效推广应用,导致各校、各地的电大教育都在开发重复的课程,少部分教育资源落后的电大则存在课程内容匮乏问题[1]。即便是教学资源丰富的中央和省级电视广播大学,教学资源也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已有的课程媒体资源大多质量平庸,尤其是省级电视广播大学缺乏精品课程,教育资源的实效性较差。2.缺乏对学生的信息支持服务电大教育与传统课堂教育存在明显差别,其教学形式以远程教育为主,教学载体高度依赖互联网及其他多媒体资源。而电大教师面对电大教育这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并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仍然沿用已熟知的面授课堂的教育方法,没有突出远程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需求[2]。电大教育的教师大多由高校教师兼职,虽然教师拥有过硬的专业能力,但由于教育形式存在本质区别,使得高校教师即使有很强的面授能力,但在媒体教学能力上并不突出。同时,教师还需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与教研工作,没有足够的精力对远程教育展开研究,只能根据既有的经验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导致了学生通过远程教育获得的知识存在漏洞,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所学内容大多不符合个人发展需求,使电大教育收效甚微。除此之外,在学习资源的整理、发放和实际应用上效率较低,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服务,学生通过电大教育进行自主学习的实际效果较差。
3.没有发挥横向的系统优势与传统面授教育不同,电大教育虽然存在各学校之间的划分,但都依托于互联网,以社会整体为受众群体,本质上是一个整体系统。然而电大教育统筹与分级管理模式的协同,使电大教育管理更多的是纵向的上下级合作,即中央电大管理省级电大、市级电大管理县级电大。这种管理体制限制了横向的平级合作,同一级电大缺乏信息沟通和分工合作。纵向管理体系的弊病在于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中央电大所制定的教育标准、设施要求等项目不适用于每一个地方电大,地方电大必须对中央电大提出的要求标准进行调整,这也就为地方电大各自为政埋下了隐患。各地方电大基于自身情况调整教学标准,造成了教育项目重复建设和教学资源的浪费,难以发挥出电大教育整体性的系统优势。
4.社会实践环节比重过低现有的电大教育模式,基本沿袭自传统的面授教育,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存在一定的约束。而面授教育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对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高于实践操作,导致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能力较差,很难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内容相结合。同时,由于电大教育依赖于互联网的信息传递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组织管理职能被削减,很难以面授教育中常用的实践课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导致了电大教育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也是电大教育难以扩大影响力、得到更多承认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在电大教育成绩的组成中更多以卷面成绩为主,社会实践环节所占的比重过低,体现出电大教育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不足。
二、电大教学管理模式缺陷的原因分析
1.教学管理效率低下一方面,我国电大教育更多采用自上而下的纵向管理模式,决策层下达电大教育的各项规定和战略方针,各地方电大则依据自身条件进行合理调整并开展教学工作。由于缺乏平级的交流合作,各地方电大往往独立或小规模合作进行电大教育资源的开发,导致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电大教育管理最远涉及地市级电大,没有对其下辖的教学点进行教学管理工作,导致下层教学点的学生管理难度较高。学生难以与电大教育管理机构进行交流,只能由下而上的层层递进,沟通效率过于低下,导致电大教育与管理方针的制定存在片面化问题,阻碍了电大教育信息的资源共享。
2.教学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以兼职形式组成的教师往往拥有扎实的面授教育能力,但远程教育与面授教育截然不同,教师对远程教育的了解程度不高,只是依据个人教学经验,将面授教育方法进行小范围的调整。同时缺少时间和精力钻研电大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略,导致远程教育的效果难以得到提升。而另一部分电大专职教师在专业能力上通常略差于高校教师,虽然对远程教育的运用水平高于高校教师,且能做出完善的教学规划,但仍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电大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制作电子课件的能力,更需要教师能通过微博、微信、QQ等多渠道进行教学管理工作。同时,教师的身份也发生了转变,需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向服务者转型,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调整。
3.教学管理体制僵化电大教学管理工作已经形成了相对健全的管理体制,但在实际执行上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造成的结果就是各地电大管理不规范现象涌现,而作为管理者的上级电大权威受损[3]。同时,上级电大对基层电大教学管理工作缺乏必要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很多电大教学管理政策的改革难以落实,并非政策本身存在问题,也不是学生对政策产生抵制,而是基层电大教学管理人员没有有效落实。教学管理政策改革意味着教学管理人员需要付出更大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学习并落实新的教学管理政策。但对于教学管理人员付出的精力,上级电大并没有给予相应的回报,而是将其作为教学管理人员常规工作的其中一环来看待。与此同时,电大教学管理体制在几十年的运行中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而这些方法与作为电大教学主要形式的远程教育契合程度不高,且新提出的教学管理方法会面对长期积淀下来的思维定式,在改革上具有极高的难度。
4.教学管理观念落后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时间较晚,是改革开放后为适应社会高速发展才逐渐形成的。虽然远程开放教育这一理念早在18世纪末期就已经形成,但适应于中国国情的远程教育还需要不断探索,仍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我国电大教学管理模式大量借鉴了国外高校经验,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的思维落后,认为电大教育与传统面授教育相同,仅仅是教学渠道从实际课堂搬到了网络平台,而教学管理模式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改革[4]。许多教学管理人员没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而是将教师看作课堂的主体,缺乏对电大教育的深入研究,被既有的教育管理经验所桎梏,缺乏主动创新精神,甚至下意识地抵制教学管理观念革新,导致电大教育管理工作落后,不利于电大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三、电大教学管理模式优化策略
1.完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电大教育应依托于中央电大的统筹管理,联合各地方电大建立全国性、系统性的教育质量管理机构,制定电大教育的质量标准,并定期对各校教育质量进行检查,以针对性地提出教育质量改进建议,通过建立外部机构督促各地方电大形成内部质量管理机制。此外需要借助两种方式推动电大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一方面,从上层管理者出发,对下级院校进行教育质量意识的培训,自上而下地督促各地方院校做好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出发,建立完善的学生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学生反馈及时发现教育管理的弊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修改意见,从而完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为电大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保障作用。
2.教育资源的服务性供给电大教育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依赖于学校对教育资源的服务性供给。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教育文件、教学信息、教学资源三类。其中,教育文件指对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性的文件,如课程大纲、开课表、网上教学注册管理规定、教学计划与方案、作业管理规定、考试管理规定等。教学信息主要包括课程表、作业信息、教师及辅导员联系方式、教学小组信息、答疑时间表、考试信息表等。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实体教材、电子课件、课堂直播、网上资料等。除去教育资源的供给,电大还需要依托于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功能,为学生提供多种渠道的教学辅导。基于学生整体性的学习需求,从宏观角度拟定教学大纲,并在课前根据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采集,根据教学重点与难点调整课堂教学设计,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基于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需要制定小范围的强化训练计划,为个别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训练材料,以弥补个别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欠缺。
3.建立横向与纵向协同的管理体系在纵向教育管理体系中,强化省级电大的作用。省级电大是中央电大与地市级电大的纽带,既落实中央电大提出的教育管理规定,又能够针对本地实情建立具有地区特色的教育管理制度。强化省级电大在纵向教育管理体系中的话语权,能在兼顾中央电大领导的同时,与各地方环境进行妥协。横向管理体系需要强化各地方电大的横向联系,如在资源建设方面,集中电大教育优秀教师以项目组的形式进行统一开发,开发成果由各电大共享,能够有效加强各地方电大的沟通协作,避免资源重复浪费。
4.制定社会实践制度根据远程教育特性,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应建立明确的工作小组,由骨干教师和权威人士制定社会实践大纲、实施方案和考核方案。加强与各地企业、学校和教学机构的联系,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发挥各自在社会实践教育中的资源优势,从内容质量上满足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需求。针对学生所提出的社会实践申请,建立监督小组进行后续调查,从中进行检查、指导和验收,确保学生社会实践成绩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毛小青.电大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12):31―33.
[2]冯立国,刘颖.开放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若干问题―――定位、角色和职责与职业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16(8):72―78.
[3]李欣茹,蔡晓东.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现状及述评―――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例[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4(1):10―14.
[4]尹炎.略论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7(8):22―24.
作者:郑敬嵘 单位: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福鼎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