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干部管理中积极心理学的运用
【摘要】积极心理学作为新兴的一股心理学思潮,致力于对人自身积极力量以及内在品质的激发,最大限度地对自身发展潜能进行挖掘,保证自我价值的实现,引导生活品质的提升。借助于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学生干部进行管理,探究其存在的优势和积极品质,并对这些积极品质进行培育,使得学生干部在工作中发挥出巨大潜力,这对于学生干部全面发展以及干部管理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学生干部;管理
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力量,是带领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积极分子。由于现阶段生活方式、就业方式以及分配方式的不断变化,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举止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使得学生管理更加困难,学生干部面临的矛盾冲突更为显著。基于这些问题,在学生干部管理中运用积极心理学,并对其自身优势进行挖掘,激发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高校学生干部团队是学校开展各项常规化工作、课题研究活动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他们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承担着桥梁作用,也是事务性工作的推广者和实施者。除了学习之外,学生干部还承担着领导、管理、策划等各种职能。同时,学生干部也要接受多方监督,并对多方关系和事务进行协调处理。因此,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干部的心理压力,结合“预胜于疏”的理念进行引导,借助于积极心理学理念打造团结、统一的学生干部团队。积极心理学倡导对于人积极品质的重点研究,并对人的发展潜力进行挖掘,促使人们健康成长。积极心理学借助于积极体验理论将新的研究视角提供给高校学生干部,也就是结合“积极体验”对人身上的积极力量进行挖掘。积极心理学重视对于人的积极方面、价值和优点的研究。借助于激励和鼓励方式对高校学生干部进行引导,使得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对自我心态进行调整,提升自身心理素质,激发自身发展潜能。
二、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必要性
(一)符合学生自身成长需求针对一些高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绝大多数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一些学生则是为了使自己的人生经历更为丰富。由此可见,高校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的动机都是积极向上的,这些都和积极心理学主旨相符。
(二)符合学生干部队伍现状需求学生干部是教学工作者、高校党政领导和广大学生密切联系的桥梁,在活跃校园生活、繁荣校园文化、创造高尚文化氛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学生干部存在着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创新能力缺失、主动性差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干部发挥个体潜能,并对学生干部团队进行构建,使得学生干部的积极情绪得以激发,并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这些问题都能基于积极心理学领域进行解决。
三、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策略
(一)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感官愉悦以及心理享受。其中,心理享受促使学生个体得以全面发展,并对其积极品质进行培养,所以,积极心理学的核心就是个体心理享受的培养和增进。由此可见,心理享受就是打破个体固有的自我平衡,也就是超越自身原本的状态。例如:运动员对于自己运动纪录的超越并创造出新的记录;艺术家创造了自己最好的表演成绩;学生尝试从未做过的事情,并获得一定的成绩,这就达到了高峰体验。一旦个体形成某种心理享受,就可以维持较长时间,并迁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有助于积极心理的塑造。根据时间状态的不同对积极情感体验进行划分,包括过去的积极体验、现在的积极体验以及未来的积极体验。过去的积极体验,具体包括成就感、满意感以及自豪感等;现在的积极体验,具体包括快乐感、愉悦感等;未来的积极体验,具体包括期待感、乐观感等。对于学生干部来讲,就是要保证他们对于过去形成的满足感,享受现在的幸福生活,并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二)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一是给予学生干部充分的自主权。高校学生干部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给予合理的工作自主权有助于激发学生干部的好奇心、内在动力以及接受挑战的欲望。相反,如果仅将控制性支持条件提供给学生干部,例如只是将零碎工作交给学生干部处理,就会使得学生干部对于自己的工作意义不了解,也就无法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还会制约学生干部的进取心以及工作积极性,对于其创造性以及主动性产生较大的影响。二是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当行为者拥有一定的胜任体验,并坚信这种胜任体验是由自己自主行为所决定的,那么其胜任感就会增强。对于管理者来讲,将符合学生发展的道路提供给对应学生是最终的培养目标。所以,要在培养学生干部综合能力之前对其内在需求以及个人特质进行全面了解,根据其个人特长以及特点进行培养,以保证自我价值的实现,提升其胜任多种工作的综合能力。
(三)注重提升幸福感和自我价值实现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安全、社交、尊重以及自我实现。其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是低层次需要,而其余三种需要是高层次需要,人们都希望自己的成就和能力受到社会的认可,发挥自我价值和社会作用。基于积极心理学层面来讲,学生干部也要追求高层次需要,也就是工作所产生的成就感以及满足感,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将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等传递给学生干部,使得他们的意识水平得以提高,促使其自信心、价值观、信仰的形成。激发学生干部的高层次需要,不仅使得学生干部意识到目前工作的重要意义,还能促使学生、教师之间形成互相信任和尊重的良好氛围。四、结语在高校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学生干部主要承担着高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作用。在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中运用积极心理学,可以促使学生干部的思想道德认知得以提高,有利于高校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还能挖掘学生干部的发展潜力,促使积极团结的学生干部队伍得以形成。
参考文献:
[1]徐张,王佳利,李磊.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学生干部管理的理性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2(007):41-42+45.
[2]李冉.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2012.
[3]吴真真.积极心理学在新时期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的运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025(012):63-64.
[4]龚婷.浅谈积极心理学在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4,000(005):152-153.
[5]沈艳华.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000(030):126.
[6]金佳,张特.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000(011):405,360.
作者: 刘权葳 逯鹏辉 单位:桂林旅游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