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 > 小议思政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入

小议思政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入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2-16 01:26:00人气:434

从外部客观环境因素来看,急剧变化复杂的社会环境,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强烈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给当今社会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面临着如此空前动荡、瞬息万变的时代,接受能力强而独力生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都很有限的大学生往往会感到应接不暇。一系列的新方式、新观念与沉淀在大学生思想深处的传统观念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引起大学生认识上的失调和观念上的动荡。同时,社会上出现的信仰失落、人格扭曲、价值坐标偏离、行为选择失落等不良现象也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困扰。观念认同和道德取向上的矛盾,是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总之,各种生理、心理、家庭和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容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导致大学生心理素质出现许多很难适应时展要求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此外,我们要认识到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还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原来单纯的德育模式转变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使二者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又相互配合,共同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人。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其根本上来说,是培养人的品德教育。而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若干心理要素,如认知、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习惯等。这就使心理健康教育必然包含着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贯通、相渗透的内容。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看,二者在教育目的和内容上相互渗透。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可行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育人工作中互为条件并相互制约。心理是思想的基础,思想的发展变化要受心理的影响和制约,而心理活动的方向又受思想的支配。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能为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良好的思想素质,又是良好心理素质的核心。因此,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对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武装青年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四有”人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则是使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在维护心理健康的同时,致力于开发自己的潜能,在学习生活及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健全自己的人格,培养良好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使自己走向成功。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即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使大学生早日成才;在内容上都以理想、信念、品德、意志为主,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可行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通过引导、训练、实践等方式,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因素,结合学科特点,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教会学生掌握心理调节艺术,自行消除心理障碍。在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和谐统一合力的作用下,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般而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以“说”为主,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的教诲,使学生提高思想认识。但有时给学生的感受是教师凭着自己的思想在讲话,并不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自然会使学生也听不进教育者的“大道理”。因此,教师在说服教育的同时,也不妨运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辅导的倾听技术,认真地听取学生的陈述,不断地启发学生陈述,让学生在述说中表明自己的观点或者宣泄自己的情绪,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客观地了解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去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探讨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利用宣传工具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广泛宣传等等。

首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推广心理学知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心理素质是关键。而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掌握和运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学及心理卫生保健知识,能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增强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学会心理保障方法,自觉调节控制情绪和行为,掌握解决心理冲突,应对心理挫折的科学方法,协调人际关系,保持心理平衡。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由此可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推广心理学知识是可行的。

其次,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手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在方法上各有所长,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往往是教师说学生听,这就容易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很多方法往往更易被大学生接受,比如,运用鼓励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进步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也希望能听到别人的表扬。因为,人的聪明才智、能力和积极性的发挥往往是表扬和鼓励的结果。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最后,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中去。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隶属学生处(学工部),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与学生处(学工部)密不可分的。学生处(学工部)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可以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因此,学生处(学工部)要关心、支持和保证心理咨询室、教育室等这些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建设并开展工作,配备具有心理学、精神病学和教育学方面知识并通过专门技术培训的咨询员,让他们去担任年级辅导员(班主任),通过开展诸如师生讨论、热线电话、举办各类心理健康讲座、有针对性地组织团体活动等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健康教育为载体,从而进一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本文作者:简福平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