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美术专业基础素描教学
摘要:在时代不断发展过程中,高等艺术院校美术专业基础素描教学也面临很多新问题。基础素描对于美术专业的学习十分重要,贯穿到整个基础课程以及专业培养环节、艺术创作之中,对于学生专业能力、审美取向、艺术品格形成等有重要影响。在部分高等艺术院校存在专业生源整体水平不高、教学效果质量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做好高等艺术院校美术专业基础素描教学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而本文也是基于此进行了思考,希望能够以此来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优化高等艺术院校美术专业基础素描教学。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美术专业;基础素描教学
一、基础素描的重要性
素描兴盛于文艺复兴时期,在进入17世纪之后,素描逐渐被西方许多主流美术教育机构纳入到教学之中,以此作为培养学生绘画技巧的基本手段。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素描成为了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而存在着,基础素描教学对于高等艺术院校美术专业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基础素描是建立造型艺术表现的基础。基础素描培养学生对表现对象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学习造型艺术中的线条、形体、结构、体积、空间、色调、以及相互之间整体关系等,锻炼造型表现能力和表现技巧,进而将造型艺术以具象或者抽象的不同表现形式来表现和抒发自己的情感。米开朗基罗认为“素描是绘画、雕塑、建筑的最高点,是所有绘画种类的源泉和灵魂”,基础素描的学习专注于单色、朴素的表现绘画对象,避免繁杂的色彩、色调、媒介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从而进行专注的观察和描绘表现,学生通过素描学习,集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基础造型表现能力,学习眼、手、心的协调一致表达,通过素描的练习、鉴赏能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高艺术鉴赏水平,拓展学生艺术思维和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为美术专业其他课程的开展和造型艺术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比如说,基础素描在造型、体积、空间、黑白灰统一等方面也对基础色彩的学习和表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对色彩语言以及绘画语言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二,基础素描能拓宽学生艺术感受能力。基础素描学习中强调实物写生、表现的训练,这要求学生多角度的、联系的、整体的观察、体会、感受不同的绘画对象所具有的特质,进而能灵活运用多样的方式表达,这也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中过分强调描摹、师承流派样式学习的描摹训练方式的约束,提高了学生直观艺术感受能力,同时也拓展了造型艺术表现题材、类型,拓宽了学生对造型表现方式的生动、概括和多样性的表现,促进艺术想象力、创新思维的发展和造型艺术水平的提高。第三,基础素描也是一种创作思维、思想、观念的体现。在基础素描的不断学习中,学习者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独有的观察方式、造型理念和表现特点的素描语言,素描作品中体现创作者造型艺术语言的样式、风格、思想,体现作者的审美趣味。每次基础素描作品的练习,都是一次思维、思想、观念、情感的表现。个人素描语言汇成一种造型理念、对艺术家独特艺术风格、艺术思想的表现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在造型理念上有所创新,才能创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如马蒂斯、贾克梅迪、莫兰迪等著名艺术家都是在素描语言、造型观念有所创新、变化的情况下才创作出独具个人艺术魅力的绘画作品。
二、高校基础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专业基础薄弱,专业理论素养不足
近年来,从高等艺术院校美术专业基础教学现状来看,普遍存在学生整体基础较差的问题,学生对基础素描的内涵、意义、作用认识不够。具体表现为学生受到高考前生硬的、单一的、僵化的对着照片画素描和程序式默画学习模式的影响极大,没有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对绘画对象没有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掌握过硬的表现技能,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对素描的统一联系的关系认识不足,停留在画面像不像、造型准不准、用笔是否潇洒、排线笔触均匀的层面,陷入到肤浅的、炫技式的认识误区。认为素描课程只是一门入门学习的普通、阶段课程,对基础素描的重要性和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贯穿于长期专业学习和艺术创作中认识不足。学生对素描过分强调纤毫毕现式的具象再现也导致学生艺术视野狭隘,专注于技术的表现而忽视了艺术多样的、抽象的表现,主动的艺术感受客观对象能力弱。同时,学生间专业水平差异较大,对班级基础素描教学的有效开展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我国大学教育普及化发展的情况下,各类层次的大学基本上都开设有美术专业,招生规模也在进行较大的扩招,通过短时间、考试模式化的培训而考上高等艺术院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很多,部分学生靠死记硬练习,只学习考试的技巧,知识面窄,艺术理论不足,对造型艺术的抽象、情感的表现认识不充分、艺术的鉴赏力、审美趣味不高,艺术视野狭隘。
2.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够
基础素描学习需要投入长时间的练习、磨练,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的过程。学生需要在课堂学习之外投入很多时间进行理论和实训练习相结合学习,但是,很多美术专业学生只是为考上大学而选择学习美术专业,学习兴趣不高,只在上课时到教室学习,课余时间几乎不画画,应付式的完成作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很容易出现厌烦、枯燥等情绪,最终也就会严重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敏锐性。
3.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程序化,教学资源不够充分
基础素描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客观对象观察以及表现能力,更好地掌握视觉艺术规律。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照本宣科,灌输式的教学和课程评价不够科学,教学理念陈旧的情况。注重专业学习而忽视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的培养,在教学开展和教学评价中,如果不是围绕以客观再现的具象表现为目标,就无法得到认同,这样教学也就会被争议。因此,很少有师生对传统素描教学来进行教学创新与突破,最终也就促使整个基础素描教学模式程式化倾向严重。同时,基础素描教学内容、教材单一,缺少特色教学。基础素描教学形式、内容相对单一,总是室内静物、石膏、人像等描摹,一些新颖的、具有丰富地域特点、民族特色的素材在教学上运用少,在户外开展的学习少之又少,在这一种学习环境下导致学生会感觉基础素描学习的枯燥无味。现阶段,很多高校造型艺术类学生规模很大,人数众多,师生比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稀薄了教学资源,一个教师在面对众多学生的教学环境下,无法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进行充分的示范、讲解,容易处在“超负荷”的状态下,基础素描教学得不到充分的保障,教师教学积极性也会降低。
4.忽视学生个性与创造力培养
课程要求和教学中强调的都是学生“写实”基本功、技法,强调造型、空间、体积等方面具象表现等基础知识和统一的要求,可是对学生的独特个性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却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一味侧重技术统一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对于学生不同的认识和表现方式认识不足。每个学生都存在个性差异,在基础素描的学习中队客观对象的观察和表现的侧重点、兴趣点也不一样,统一的绘画步骤、程序和画面效果要求、评价限制了学生个人想象力、表现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每个人的个性和想象都是独一无二的,创造的艺术作品也不是一样的,这恰恰是艺术宝贵的地方。
三、针对基础素描教学的一些对策
基础素描教学的开展是通过老师、学生间根据学习目标、理念,应用相关的媒介、手段、练习来实现,要提高基础素描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明确对基础素描内涵的认识
素描是美术专业学习的基础,除了对素描的作用、意义等方面要有正确认识之外,我们还要正确认识、把握素描中几个关键的内涵关系。第一是强调素描技术与艺术关系的认识。技术不等同于艺术,艺术需要娴熟的技术才能实现,但实中,技术往往也包含有艺术在里面。片面的认为艺术高于技术是不科学的。比如艺术家的创作小稿也和他的根据小稿创作的作品一样具有很高的艺术性。素描的技术性,技能方面我们应该提倡、坚持。一幅优秀作品中肯定包含有作者高超的专业技术性表现,如合理构图、巧妙细节刻画、准确色彩表现,但是,如果只强调技术的客观因素,没有主观创造性的情感、神韵、想象、思想因素,画面就无法达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和谐。所以我们在开展基础素描教学时,既要肯定学生在技能技巧方面的磨练,也要强调在创新、想象力、审美感受力、情感方面的修炼。第二是局部与整体的联系。画面局部与整体关系认识关系到一张作品的成败,在素描作品中,画面不同的局部通过合理的构图,充分运用点、线、面、色调、光影、空间等表现方式,系统组成联系的整体。画面整体由许多局部构成,局部始终服从于整体。画面的局部刻画不管多精彩,都必须统一在整体的框架,才能算是一张优秀的作品。但是画面整体的呈现、情感流露和美感又是依靠局部细节联系体现的。所以在基础素描练习过程中,经常是先整体酝酿、构思,全面的观察、理解对象,再到塑造刻画表现,最后调整画面整体关系。这样“整体-局部-整体”的关系不断循环,始终贯穿于基础素描学习表现中。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做好学生个性发展与创造力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基础素描学习效果好不好也与学生的兴趣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创新教法、提高学生互动,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加入新意和新颖题材,上课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课程和学生实际水平、身心发展特征,使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教学素材来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在教室学习之外,增加户外学习和在美术馆、博物馆现场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多读、多思考、多学习,特别是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学和学生群组学习。另一方面,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个性发展与创造力的培养。教学素描学习也是艺术学习,而艺术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创新和个性语言。每个学生的个性不一样,领悟能力不一样,学生在素描表现中有一些新的创意、萌芽、方向、个人感受,要珍惜它的可贵,要尊重、呵护,积极引导和培养。教学中要在把控艺术共性规律教学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表现,创新。例如,在学生塑造形象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与分析,并且要求学生在过程中提炼、归纳出形体的精神本质,之后将基础素描教学和媒介、工具以及载体结合起来,结合课程主题、教学内容,借助于特定素描材料如丙烯、墨汁、色粉等替代只用铅笔、素描纸来表现的方式,多样、灵活的表现。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使学生体验到不同的造型表现和历练,激发学生对于基础素描学习表现欲望,促进对学生个性与创造力的培养,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拓展。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借助于微信、QQ等平台和网络资料来对学生进行扩充教学,更好地开展师生教学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基础素描学习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注重素描基础理论与技能的学习,加强艺术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在高等艺术院校美术学专业基础素描教学过程中,教学不能只注重学生技能训练,而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知识与现当代艺术发展规律的学习,这对于基础素描教学非常的重要,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技术的协调发展,一边学习技术、一边学习理论,两者同时进行。在开展基础素描教学活动的时候,因为如果只是单纯的进行技术教学,学生的思维也就只能停留在客观对象的表象,很难取得长远的进步与发展。注重基础素面技术层面的学习表现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没有契合艺术鉴赏、审美、艺术历史变革、民族文化、时代精神以及情感人文等因素,素描的学习、艺术作品的创作只会停留在肤浅的阶段。在学习上应强调向经典学习。对经典作品的临摹和鉴赏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是对素描艺术发展、变化的学习,也是探索艺术规律、培养审美感知的学习。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也许没有马上理解透彻,但是没有关系,通过阅历的增长,临摹、鉴赏的数量多了,经典作品中精髓的东西会渗透到心灵里。在学习上还强调加强速写的练习。速写是对绘画对象感谢、直接、快速、概括的表现。坚持速写,能锻炼学生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力,大量短期的速写与课堂写生练习相结合,能让学生在感性和理性间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提高学习效率,也只有这样大量的结合作品鉴赏的练习,专业基础薄弱的学生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总之,学习上需要学生多看、多读、多想,自主、自觉学习。通过到美术馆看展览、看原作、看画册,多读艺术理论专著、学习中外艺术史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关注不同学科领域,如音乐、文学、舞蹈等的鉴赏和学习,相互比较,善于思考,勤于练习,及时总结,技能学习与理论学习相结合,培养艺术审美感受。
4.创设良好课堂环境和开展有效点评、讨论
好的学习环境对基础素描的学习有促进作用,在这方面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第一是教师应该了解班级的整体情况,创设可控的、利于班级学习开展的学习环境和良好氛围。课堂中要鼓励学生提问,尊重学生间的差异,善于与学生沟通,规范的开展示范讲解,利用多媒体、网络,建构学习交流、学习资料平台,整合不同学科教师资源、开展团队联合教学,组织开展专题学术讲座,建设个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另外,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会直接对整个教学效率和质量造成重要影响。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念和意识,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结合时展深入社会进行调研,通过深造、访学等方式来学习新技能、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开阔教育视野,才能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第二是教师还应该适时开展进行作业分析、解读、评价和讨论。有针对性的分析、解读学生的作业,指出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优点,加强师生的交流,通过鼓励学生开展点评、讨论,使学生对基础素描学习中产生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有更多的认识,学生的表达和信心都会得到增强,相反如果没有及时的总结、交流,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学生会感到不知所措,甚至引起学生的挫败感,对学生接下来学习和成长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础素描教学作为高等艺术院校美术专业教学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的技能、创造力、审美感知方面有重要的、持续的影响,加强高等艺术院校基础素描教学培养一名优秀人才的必经之路,它需要老师、学生们不断的探索、思考。
参考文献
[1]范益民.浅谈综合类大学美术专业基础素描教学[J].美术界,2010(9):83-83.
[2]叶春荣.浅谈高等艺术院校美术素描教学方法[J].大众文艺,2012(24):259-259.
[3]郭鹏.浅谈当前高等美术专业素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教育(高教),2013(10):57-57.
[4]谭炜.美术院校素描基础课的教学探讨与研究[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8):233.
作者:陈宗合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