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学生素质教育应急救护纳入必要性研究

学生素质教育应急救护纳入必要性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6-25 09:26:00人气:444

摘要:随着教育开放性不断增强,大学生和社会接触增多。他们因为对于社会生活还不够熟悉,很容易出现一些意外和突发状况,而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往往手足无措,整体的救护意识和能力薄弱,导致受到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因此,为了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教育水平,将应急救护纳入学生素质教育就很有必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应急救护教育的必要性,和将应急救护纳入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并探究了将应急救护纳入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应急救护;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必要性

从新闻媒体上,人们常看到在一些突发事件中,通过对发生意外人员实施应急救护,及时挽救了生命。这让大众意识到,掌握应急救护技能的重要性。应急救护对于健康安全的生活很有必要性,如果人人都掌握了应急救护技能,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惨剧发生[1]。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素质教育中,如将应急救护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课程体系中,将积极促进高职学生的素质水平提升,有益于大学生自身发展,也有益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将应急救护教育纳入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职学生应急救护教育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当前社会发展十分迅速,然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恶劣天气增多,一些天灾人祸不可预估。人们要想在多变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将伤害程度降到最低。就自然环境领域和公共安全领域的灾害来看,如突发的地震灾害、校园踩踏事件等,造成的后果都十分严重。这不禁让人感叹,要是大家都掌握了基本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很多伤害都不会发生,或者说相应事件带来的伤亡数量会大大降低。而正是因为缺乏这些知识和技能,当前对群众的应急救护教育更显得十分必要[2]。此外,在目前的医疗救护领域的问题中,一些问题的处理并不需要有多高超的医疗技术,而是因为相关人员或伤患者没有基本的医疗救护常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才会在发生意外的时候手足无措,或遇到突发状况时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

(二)开展高职学生应急救护教育具有必要性高职学生正处于较为活跃的青春期年龄,他们热爱运动,喜欢刺激,活泼好动,受意外伤害的概率也会比较高。因此,让高职学生接受应急救护知识教育就很有必要,这是能够降低高职学生意外伤害程度、降低伤亡指数的重要措施。目前在我国国民中急救知识普及率不高。从调查中发现,我国群众甚至对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都所知有限,有些人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更缺乏相关急救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而在国外一些国家中青少年就被要求学习急救知识,如在瑞士,青少年学习急救知识成为了国家法律中的明文规定。学习急救知识,越早学习越好,这有益于自身、也有益于社会,能够避免很多意外伤害情况的发生[3]。在此方面,我国的相关教育还存在着缺失。因此,当前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增加应急救护的教学内容,就很有必要。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应急救护教育现状来看,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其课程内容对于急救知识的学习和宣传还是有很大不足。因此,要促进高职学生掌握好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需要加快构建相关的应急救护教学体系,甚至应专门制定相关的考试科目,以促进学生对应急救护课程内容学习的重视度。

二、高职院校将应急救护教育纳入学生素质教育的可行性

(一)响应国家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国家教育部门对于大学生应急救护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相关院校都要做好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严格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教育方针和理念,积极响应教育政策号召,重视应急救护教育工作开展。因此,将应急救护课程纳入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是响应国家教育部门相关政策号召的必要举措。

(二)高职学生是新知识、新技能传播的高素质群体高职学生也是高等教育对象,是国家教育体系重点培养的人才。他们的学科素养和独立学习能力较强,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强,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并更乐意在实践中应用。尤其是对于那部分刚步入社会的高职毕业学生来说,他们因专业不同而步入了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学到的应急救护知识可以传播给更多的人群,实现应急救护知识的推广和普及。这对社会的长远发展和进步都是非常有益的[4]。

(三)高职学生对于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主动学习和应用的意愿强烈高职学生对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一定的自身动力,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强,并有着较强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他们接受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希望能够多掌握一些在生活中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救和救人。这种积极主动的求知愿望,对于学习和传播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是十分有益的。

(四)高职院校对于应急救护教育的投入低、效果好在高职院校中引入应急救护课程,是开展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化。因为高职学生本身对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能力强,所以他们的学习效率更高。因此,高职院校可以用最低的教育成本,来实现应急救护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有效地掌握应急救护的知识和技能。

三、将应急救护教育纳入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开展应急救护课程设置,实施实用性应急救护教学为促进高职院校应急救护课程的有效教学,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入应急救护课程,将其纳入健康教育课程范畴,并完善相关的课程教学体系,把握课程教学重点,为学生开展一些实用性的应急救护课程教学内容传授。例如,教师可向学生讲解导致心脏骤停的原因、心脏骤停的判断以及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施救的方法和技能。尤其教师要重点讲解在实际救援中如何抓住最有效的“黄金四分钟”,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去挽救更多的生命。为提高应急操作能力,教师可用人体实体模型演示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教给学生在施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如对病患检查呼吸、打开气道、定位按压、人工呼吸等。教师对每个步骤都可现场模拟、详细讲解,如给同学们讲解外伤的包扎和止血、骨折后的固定、异物堵塞后的解救和排除等。通过有效的课程设置和优化,教师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用性的应急救护知识,真正为他们开展自救和救人提供技术和知识支持[5]。

(二)开展应急救护实践活动,增强操作运用能力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红十字会《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提高高职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护技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突发性事件造成的伤害,减轻受害人的伤亡和损失,有效提高事故现场自救互救能力,高职院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应急救护的相关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让他们学以致用和服务社会。让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必将为有效防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保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高职院校可组织学生参与相关应急救护支援队伍,开展如南京市红十字会组织的“博爱青春”项目等公益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深入社区、学校、医院等,学习灾难中避险、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常见安全常识,并培训出更多的安全防范技巧。高职院校还可邀请红十字会志愿者,借助人体实体模型,教授和演示心肺复苏的每个环节动作。志愿者在授课过程中,可用生动活泼的讲解,贴近现实生活,为同学们在模拟人体上演示心肺复苏的过程。开展实用性强、操作性强的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实操训练环节中大胆参与,掌握正确的急救手法与部位,从而确保同学们学到正确的急救知识[6]。而救护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能让同学们学会更多的救护知识,还能够培养同学们的爱心和耐心,使他们能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奉献爱心,将人道主义精神宣扬得更为广泛。总之,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传授初级应急救护基本知识和方法,增强自救和互救技能,提高同学们在遭遇意外情况时的应急处理能力,有效地控制伤害后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应急救护教育纳入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这对于学生自身和他人都是有益的,更有利于促进社会医疗救护事业的发展。高职院校要认识到应急救护知识教育的重要性;要基于素质教育需要,积极强化相关课程教学,做好应急救护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工作;要做好应急救护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促进学生的应急救护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宁,袁荣高.在高职卫生类学校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06):180-182.

[2]吴学群.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应急救护能力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视界,2019(36):239-240.

[3]周毕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高医学生应急救护技能的探索[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6):2345-2346.

[4]赵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分类推进式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05):110-111.

[5]皮贺鹏.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突发事件的急救处理与多元化心理干预: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高新区,2017(24):55-56+78.

[6]许曙青.职业院校学生职业安全健康应急救护体系建立与实施[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7,43(04):40-43.

作者:徐奇 单位: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