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升途径
摘要:高校教育中,大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其中体育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教育是学生提升自我内涵、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做好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并逐步提高教育效果是很关键的。本文就这一课题,对目前我国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队伍和教学方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人文素质
1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1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社会的发展不单要靠科学技术,更需要较高的人文环境,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人文素质的教育。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代表着未来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和道德水平,大学生能否得到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关乎国家的兴衰。在以往中小学教育中,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家长和学生都会将知识学习成绩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致使学生在升入大学之后,自身的人文素质与自身发展不匹配,造成学生价值观的偏差。因此,在高校教育中,更应该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将其融入各种文化、社会实践课程中,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我学习,改变人文素质短板现状,全面提升自身的能力和价值。
1.2教师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角色
教师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主要充当两个角色:引导者和监督者。首先,教师作为传授学生知识的教育者,始终在担任着引导者的身份,但此时的教师,不仅要从知识教授的层面引导大学生掌握高校课程知识,更应该从自身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和提升人文素质。其次,教师在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中也是一名监督者。在人文素质教育开展过程中,大学生的学习很容易出现偏差,或者积极性不强等问题,这时教师就应当承担其监督者的身份,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把握学生学习的正确方向。
2体育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制约因素
2.1体育教师自身人文素质因素
体育教师多是由体校毕业,在体育方面具有极强的素质和教学能力者担任。体育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相对较低,这就造成了在体育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从而表造成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缺失或不完善。
2.2体育教学中教学目标因素
体育课程中,通常以达到训练时长、完成考核标准以及提高身体素质为主要教学目标。从而在制定教学方针上,就会忽略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中,耗费最大的不是脑力而是体力,体力消耗让学生难以维持更好的思维方式,致使其对事物的认识变得更加片面化,无法从课程学习本身,领略到教师在其中融入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自身问题的影响,造成了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不佳的现象。
2.3学生以及教师的认识深度因素
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认识不足,已经成为了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体育训练上,轻视体育课程中人文素质的教育,认识深度较为浅薄,不仅严重影响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影响了课程设计的科学性,造成人文素质教育难以达到教学目的的问题。
3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途径
3.1体育教师提升自身人文素质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教育中学生学习的对象,应在体育知识和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等各方面都要充当榜样。高校学生作为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已经具备了成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更具有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体育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才能够让学生更加信服,成为学生争相学习的对象。同时,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体育教师,更能够保证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从而有力地推动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
3.2提高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
人文素质教育中没有考试,也没有比赛,缺少一个客观具体的表现形式,这就让大学生难以认识到人文素质的本质,更难以体会到人文素质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对人文素质的认识,让大学生能够真正重视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整体的高校教育都具有极大的重要意义。在体育课程中,教师也应该通过自身的认识,向学生强调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3.3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
人文素质教育其实是存在于体育课程学习中的,只是往往被忽略了。教师应基于科学的体育课程,尽可能地将人文素质具象化,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例如,体育课程中可以模拟体育竞技形式,在比赛中穿插不屈不挠的体育精神、互帮互助的有爱精神等课程内容,适当转移学生对名词的注意力,让其在学习中充分认识到,体育学习中,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提升固然重要,但只有拥有更高的人文素质,才是真正的冠军,才能够在人生中留下宝贵的东西。
结束语
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良好的人文素质也是其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食粮。在高校教育中,文化知识课程的教育不能作为教育的全部,学校更应该从各方面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和开展,对于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教师都应从思想认识着手,通过基础条件和教学方法的调整,提升人文素质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1]宋禹澎.我国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存在问题与发展思路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02)
[2]王永华.浅议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公共体育课程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8(35)
[3]徐春霞.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思考[J].科技资讯.2018(35)
作者:周广欢 王莉 单位:哈尔滨广厦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