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物理教学问题与优化策略构建
【摘要】中职物理是中职院校开设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从分析中职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优化物理教学的策略,期望对提高中职物理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职物理教学翻转课堂实验教学
1.中职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物理教学偏重理论知识
物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是从当前的物理教学现状来看,却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物理教师将理论知识灌输作为教学重点,忽视了实验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脱节,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受物理课时不足、实验室设施不完备、物理教学边缘化等因素的影响,教师难以为学生安排充足的实验教学活动,造成中职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欠佳。
1.2物理教学方法单一
中职物理课程并非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加之教师一直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传授知识,使得学生上课时经常处于松懈状态,甚至还有部分学生睡觉、玩手机、聊天,严重扰乱课堂秩序。教师不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缺乏对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没有引入有效的教学模式改善教学现状,导致物理教学严重偏离目标,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教学价值。
1.3教学内容与专业需求脱节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无用的知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物理教材的更新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其中的一些内容过于陈旧,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使用的物理教材都是本科院校的物理教材经过压缩之后编制而成,这些物理知识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实际用处并不是很大。由于学生觉得课堂上所学的物理知识对自己日后步入社会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与其在这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倒不如学习对自己有用的技能,这种学习无用论的理念,严重影响了中职物理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物理成绩十分不理想。
2.中职物理教学的优化策略
2.1提高实验教学重视程度
在中职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物理知识的讲解与实验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二定律F=ma时,教师可在课前将实验内容发给学生,让学生对实验有一个心理准备,并进行提前预习。随后教师可向学生说明实验方法,即对滑块的质量、加速度及运动中所受合力的大小进行测量;并交代实验的主要目的以及通过本次实验解决的具体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理论基础知识,对实验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确实验的意义。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时,教师应从旁进行指导,并在学生完成实验后,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如未按规定要求操作导致实验结果偏差、滑块质量测量有误、对物体所受合力的估计不准确等等。除了牛顿第二定律之外,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以及能量守恒等课程的教学中,也可结合实验进行,由此可以使教学质量获得显著提升。
2.2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教师在对教材中的物理知识进行讲授的过程中,可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合理运用,这样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由于中职学校的教学资源比较有限,为使翻转课堂能够顺利开展,物理教师可通过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将物理实验器材发给各个小组,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动手实践的机会,不但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能使翻转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保障。例如,在对“力的合成与分解”进行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据此构建翻转课堂,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当学生遇到难点问题时,可与本组成员进行讨论,由此可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进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2.3创设物理教学情境
物理知识属于理性内容,比较枯燥乏味。而物理故事则是感性内容,较为生动有趣,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中职物理教材中的多个章节都有“讲故事”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物理故事创设教学情境,借此来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牛顿三大定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分别介绍伽利略、笛卡尔、亚里士多德等人对物理运动学进行研究的故事,伽利略采用精密的逻辑推理,结合先进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学理论,笛卡尔依托动量对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了详细说明。通过上述铺垫,教师便可顺理成章地引出牛顿三大定律,而学生在了解物理故事后,更容易接受三大定律的内容。以物理故事为依托,创设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和质量自然会随之显著提升。
2.4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由于中职学校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因此,要尽可能使开设的物理学科满足专业需求,并使物理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有所联系。例如,在对建筑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进行物理教学时,教师可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物体受力分析、力矩平衡条件的应用、力的分解与合成等方面,这些内容能够为建筑力学专业课程提供理论基础,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有极大帮助。又如,在对计算机专业、电子电工专业进行物理教学时,教师可将交流电应用、电磁感应等内容作为重点,而力学方面的知识则可适当减少或一带而过。由于中职学生的结构层次在不断发生变化,故此,物理教学的内容应当随着学生的需求而改变,从而使学生在不同的阶段,能够学到对自己专业有帮助的物理知识。通过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物理学科的重要性,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用的物理知识,这对于物理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3.结论
总而言之,中职物理教学要突出强调物理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提高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善当前教学效果欠佳的现状。物理教师要结合专业方向和物理教学大纲要求,对物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使物理教学满足中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
参考文献:
[1]杜杰琴.如何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J].西部素质教育,2017(12):108-109.
[2]郭晓娇,母继荣,丁艳丽.抓住中职学生学习特点深化中职物理教学评价改革[J].科技资讯,2018(5):127-128.
[3]孙伟.中职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4):84-85.
[4]王海丽.探讨如何提升中职物理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高新区,2018(3):42-43.
作者:汤定永 单位:安徽省定远化工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