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外语教学课堂中的实效性
摘要:教师的教学策略(teachingstrategy)和学生的学习方式(studyingmethod)是课堂教学实效性(classroominstructioneffectiveness)提高最关键的两个因素,当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被定位在恰当的位置时,课堂教学环境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谐,学生的自主学习(independentstudy)和合作学习(cooperationstudy)才能顺利进行,教学目标才能真正顺利实现。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师;学生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是指学生在课堂时间内获得的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目标,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主动把握课堂生成性资源,深入参与课堂知识的构建和提高能力,教师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提高课堂实效性。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应建立在科学的课堂教学观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以学生的收获来判断课堂的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关键在以下几点:
一、创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生动活泼的情景(questionsituationtoestablish)可以让学生处于轻松的环境里,不会过分计较自己在活动中的失败体验,而是更专注于如何获取课堂知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把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联系起来后,学生就会主动进入教师预先设定的教学情景中,自觉地完成一项项教学任务。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肯定各个学生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如学习技能(learningskill)和情感态度(emotionalmanner)。英语教学中的情景创设可以形式多样,每位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结合现有的客观条件,去创设一套高仿真的教学情境。以NEWSEN-IORENGLISHFORCHINASTUDENTSBOOK4中的UNIT4BODYLANGUAGE(身体语言)为例,可以安排一些自愿者到台上创设这样的情景:伸出一个拇指向上,接着拇指向下,然后询问这两者有何决然不同的意义?以此吸引学生对身体语言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回忆教师上课堂有哪些习惯动作,它们实际上传递了怎样的信息?
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人们常说,苦学不如好学,好学不如乐学。(Studyingpainstakinglyisinferiortostudyingdiligently,andstudyingdiligentlyisinferiortostudyinghappily.)乐学是学生对学习目标和内容具有极大的兴趣,以一种创新和探索的精神去实现个人意义,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结果充满了期待。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只有先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因此学生必须被视作有差异性的个体而区别对待。每个学生,无论学习成绩如何,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都应该得到老师的尊重。得到了尊重的学生才会对教师的教学安排具有认同感,对整个班级才有归属感(senseofbelonging)。在此意义上,每个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性也就真正体现出来,他们就会在教师主导的平等、民主、团结、合作的课堂氛围里自由参与学习过程,积极完成教师预设的教学任务,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推进的过程。这就好像是一个老师抛球给场上的许多学生,如果学生不被看作一个积极的、自觉活动的主体,只是被固定在一个地方被动等待接球,那么老师的球总有抛不准的时候。但如果学生的主体性被发掘出来,他们被视为可以自由思考和自由活动的主体,那么即使在教师的球抛偏的时候,学生也会主动地移动位置去接好每一个球,甚至还可以提醒教师下一个抛球要注意哪些问题。
三、采用恰当的评价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即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在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按照教师预先设定的教学程序(teachingprogram),按照相应的方法和步骤,一个个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情景中。但由于课堂问题的设置有难易不同和学生个体存在差异,部分问题并非全部学生都能完全探究清楚和牢固掌握,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妥善安排教学策略,确保任务问题设置的可行性,再相应地建构恰当的评价方式。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学生课堂活动的效果,以及课堂教学质量。好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公平、清晰和适度,能够被所有学生所认同,有利于学生自我认识,而且能激励学生继续学习、不断提高技能和创新思维,牵引他们从表层学习(surfacelayerstudy)进入深层学习(in-depthstudy),实现真正地自主探究研究,在教学活动中全面发展个性(de-veloptheindividuality)。总而言之,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不是必须采用某种特别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它是在对教学规律与原则把握的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一种明确的安排;是教师有意识地、有科学根据地选择一种最适合于某个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一个系统工程(systemengineering),其一,它要依靠教师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整合教学资源,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其二,它要依靠学生获得课堂的归属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独立思考,或者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cooperationexchange)中学会合作,始终满怀热情地参与每一节课堂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刘良琴.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J].海峡科学,2008(12):124.
[2]李德楠.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EB/OL]2010,7.
李杏 湖北省潜江市职业教育中心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