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模式下的旅游心理学课堂教学改革
摘要:文章基于problem-basedlearning模式入手,从创设情境、解决问题;创建小组、分组讨论;展示成果,进行评议;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理论教学和课堂小结等五个环节进行了PBL教学模式的构建,并对其在旅游心理学课堂教学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示范,最后重新建立了包括基础知识考核、实践能力考核、思维能力考核和学生参与成绩评定四个维度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旅游心理学;PBL模式;构建;评价体系
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关系到旅游者、旅游企业以及旅游从业人员三方能否相互协调、健康发展,并能切实为旅游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一门科学。旅游心理学对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理论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学科与行业接轨的实际需要。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旅游心理学如何吸取其他学科成功的教学经验,有的放矢地运用到自身的课堂教学改革中,以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达到该课程设置的真正目的,已经成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PBL(problembasedlearning)模式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主要强调在课堂上为学生设置情景,带出问题,给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以培养提高其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一、PBL教学模式的构建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教师在每个新的知识点讲授前,都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情境的创设:⑴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准备好案例,以及与该节课知识点相关的问题,一般不应少于3个问题;⑵让学生课前查找与本节课知识点有关联度的行业现象及热点问题,课上由学生与大家进行分享、剖析和探讨;⑶课前给学生布置小组调研作业,课上进行小组调研汇报;⑷让学生完成心理问卷测试,然后对学生的问卷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在以上4种情境创设的方法中,重点都是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后在团体协作的情况下完成学习任务。以“态度与旅游行为”中“态度”这一知识点的讲授为例,教师首先准备了一个导游服务案例《台湾旅游团态度的转变》,具体情节如下:某旅行社接待了一个台湾旅游团,旅行团一路上误机、误餐,客人们怨声载道。但是后来却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导游凭借着自己对客源地的地理、风俗和文化的了解以及个性化的服务在途中与客人们相处甚欢,不仅化解了客人的不满,同时还赢得了赞赏。在该案例的情境下设计了4个问题:⑴台湾旅游团的态度为什么会转变?⑵怎样转变旅游者旅游态度,使他们偏好我们的旅游产品?⑶请同学分析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是什么?⑷请用自己的语言定义什么是“态度”?该环节情境创设、引出问题的意图旨在让同学们意识到通过导游的高素质服务使台湾旅游团的态度发生了由否定到肯定的转变,引导学生思考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和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最后请学生概括对态度的理解,是让学生自己从生活案例中进行升华性的思考,上升到提炼精华、形成理论的过程。这样,在之后进行“态度”这一知识点讲授时,学生就会与自己先前的理解进行对比,寻找差异,从而形成内化式的学习模式,从而使学生受益终身。2.创建小组,分组讨论问题提出后,由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4人为1组,为了避免学生总是倾向于固定的队友组合,教师采取让全班同学依次从1到9或到10循环进行报数(每个教学班人数为35~40人)的方式,由报到同一数字的学生组成1组,并重新以小组为单位调整座位,这样可以保证每次小组讨论时同学们都可以接触到不同的合作伙伴,以便形成更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不得过多进行干预,但是可以在班级内进行走动,观察学生的合作方式以及学习态度,并在学生主动要求时给予允许范围内的帮助。3.展示成果,进行评议小组共同合作在给定时间内探讨情境中的问题,然后由小组代表(可以1人或多人)进行问题的回答以及观点的阐述。最后不仅老师对同学们的课堂表现进行评议,同时也让学生参与进成绩的评定过程,老师的评分既包括对小组的综合评分也包括对小组成员的个人评分,但是学生评议只进行小组间互评,以分组讨论的小组为单位,分别对班级其他小组的讨论和发言情况进行评分,小组得分即成员的个人成绩。教师评议与同学间互评均要随堂进行,评价标准主要有以下5点:⑴阐述的内容是否全面、符合逻辑?⑵是否论点鲜明、论据充分?⑶小组代表发言时是否仪态得体、语言简练和舞台表现力强?⑷小组合作是否分工合理,组员是否全部积极参与了问题的分析和讨论?⑸从实际问题概括升华为理论的能力和水平如何?上述5项指标中,每项指标20分,总分100分。课堂讨论得分计入期末总成绩的思维得分部分(后面会对考核评分体系进行解释),此项教师评分占总期末成绩的30%,同学互评占10%。通过学生之间的这种互评,一方面体现课堂评分的公平、公正,激励学生认真参与讨论、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另一方面,通过给别的同学评定,从而学会鉴别一个人能力高低的方法,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会把问题了解得更透彻;再者,学生评定别人的同时也是一种给自己找差距的过程,实质上进行了一次自评,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不足。4.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理论教学在经过上面环节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以及充分的预热之后,就进入到了知识点的具体学习环节,在这里仍然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综合多样的手段,比如案例分析、对比分析、学生举例等方式进行知识点的学习。仍以上面“态度与旅游行为”章节的学习为例,学生在经历了上面的3个环节之后,已经具备了对该问题进行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思考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操作方案如下:首先,教师给出“态度”的标准定义,让学生与上面环节的分析进行对比,找出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其次,在“态度”这一小节的学习中,态度的构成成分、功能和特征是主要知识点。在学习态度的构成成分时仍然引入案例,以分解的方式讲授态度的组成成分,并分析案例。该教学步骤的设计意图:分解讲授有助于理解三个组成成分之间的一致与冲突对态度的稳定性和行为的影响;分析并且讨论案例,使学生始终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提出态度功能理论,并对态度的四个功能逐一解释。学习态度的功能,采用举例对比法进行分析,请同学运用态度功能理论对比分析两则广告。该教学步骤的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态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使学生从销售人员的视角进行思考,如何利用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进行促销宣传。最后,讲解态度的特征,对态度的三个主要特征结合实例进行逐一讲解,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模拟举例并分析原因。该教学步骤的设计意图:结合实例进行理论讲解的方法贯穿整个教学始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请学生举例有利于学生运用理论解释并指导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该环节中,教师可以自主把控讲授与学生讨论的时间安排。5.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内容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进行小结。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对主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自己的学习思路,寻找自己仍旧存在的问题,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基于PBL模式的教学改革中考核评价体系的重新建立
任何教学模式的改革都要借助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对教学效果进行考评,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快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又能使教师及时发现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便于及时修正。其具体构成如下。1.基础知识考核基础知识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基础知识是指学科范围内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概念等。这些内容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公认的科学定律。可以通过标准化考试来完成,制定统一的试题,确定标准的答案。考核成绩应占总成绩的30%。对于基础知识考核可以采用最为常见的试卷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考察。2.实践能力考核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应该既重视实践课程的结果,更注重实践课程的过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是实践能力考核的基本教学思想,也是课程的目标。因此,制定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核标准,是评价现代人才素质的关键。通过实践能力考核,给学生一些主动思维、主动学习、主动创新的机会,使他们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主要可以通过撰写论文、实践调查报告和项目设计的形式来实现。3.思维能力考核训练思维能力,应该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基本方针,思维能力作为现代人才的一种特质,应该受到充分重视,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注意设置思维能力的考核内容。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核可以采用比较灵活的方式,比如,课堂问答、案例分析、集体讨论等方式。4.学生参与成绩评定考核的本身既应反映教学效果,同时也是保障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在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过程中,不仅老师对同学们的课堂表现进行记分,同时也让学生参与成绩的评定过程,这个评价只进行小组间互评,以分组讨论的小组为单位,分别对班级其他小组的讨论和发言情况进行评分,小组得分即成员的个人成绩。学生互评成绩占总成绩的10%。一方面,通过学生之间的这种互评,体现课堂评分的公平、公正,激励学生认真参与讨论、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另一方面,通过给别的同学评定,从而学会鉴别一个人能力高低的方法,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会把问题了解得更透彻;再者,学生评定别人的过程也是一种给自己找差距的过程,实质上进行了一次自评,了解自己的不足。综上所述,教学改革后学生的总成绩不再是卷面成绩,而体现为综合能力的整体评价。
三、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基于PBL模式的旅游心理学教学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式和研讨式的教学方法,比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实际本领,真正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可以应用于生产实际的工具,让学生受益终身,在教学中获得了良好的反馈及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PBL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的重新建立,系统而又具体地示范了PBL模式在旅游心理学教学改革中的运用,以及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性检查的办法,对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但是本文对后期的教学效果反馈仍旧缺乏系统的调查研究,没有具体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将在接下来的教学改革中继续深化,以期弥补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1]王玮.基于PBL的旅游专业教学新模式[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6:108-110.
[2]闫学军,卢忠民,周立斌.“基于问题的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3):55-56.
[3]刘媛媛.PBL模式在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6(10):236-237.
[4]刘庆.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探讨PBL模式在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4):35-38.
[5]谢益民.基于问题的旅游心理学研讨式教学模式研究[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7(6):98-100.
董琳琳 惠州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