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行为主义儿童初级钢琴教学应用
【内容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学习音乐,其中大部分学习者将钢琴学习作为接触音乐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多年钢琴教学和演奏实践,作者发现,钢琴教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与教育学、心理学密切相关。文章通过例证法和比较法,以教育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儿童初级钢琴教学中的体现为切入点进行探究,阐明儿童初级钢琴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儿童初级钢琴教学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活动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探讨教育过程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的科学。”①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可以帮助教师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理论指导,预测并干预学生行为,使其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派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成了教育心理学一般学习理论。其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分为巴浦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四个部分。在日常学习或教育教学工作中,这四个部分体现在学习或教学的不同阶段。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由于儿童初级钢琴学习者的思维认知尚未成熟,大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融会贯通。而钢琴学习中会涉及到全新的知识系统,同时又比较抽象,对于儿童来说有一定的挑战。因此,儿童初级钢琴教学适合运用模仿和重复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主要体现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将学习过程解释为条件作用的过程,是个体对于情境中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因此,也称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二是认为个体学到的行为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关系的联结。”②通俗来讲,就是在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反馈中不断重复,从而让学生获取知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体现在建立联结的“习得”③和因疏于练习而退化的“消退”④等方面。习得和消退两个方面在钢琴中的体现在于,新学的技术若得不到正确的重复练习,那么这一技术就会生疏,甚至会因为平日练习缺乏教师指正而养成错误的习惯。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之手型的重要性
以钢琴学习中的保持手型为例,正确的手型在钢琴学习中至关重要,学生在不断模仿、重复教师手型的过程中习得这一技术。如果学生没能保持住正确手型,在平日练习中随心所欲地弹奏,这种正确手型的概念便会由于得不到练习强化而出现消退的迹象。所以,教师应该在学生每次出现手型问题时加以指点,并让学生不断重复正确手型,以巩固正确的概念。对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做出突出贡献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爱德华•李•桑代克,他立志于用准确、精密的数量化方法研究和解决有关学习问题。1903年,他写成《教育心理学》一书,后来扩展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并于1913至1914年出版。在该书中,桑代克创建了一个教育心理学的完整体系,从而正式确立了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正式诞生。虽然要强调钢琴练习正确的重要性,但是钢琴练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在桑代克看来:“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建立的。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终于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⑤也就是说,学琴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必要的学习过程,并且作为其中一部分推动着学习进程。部分儿童钢琴初学者因为日常生活中的用手习惯,导致弹琴时手型僵硬、不自然。教师要让学生不断观察正确的弹琴姿势,了解各个弹奏步骤,比如在弹琴中需要放松手腕、保持平稳等。只有做好这些要求,并不断修正,学生才能形成对正确手型这一概念的认知。在一次次纠正中不断强化学生对正确弹琴姿势的记忆,随着错误的逐渐减少和正确的逐渐增加,最终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
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之节奏认识的重要性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元素之一,如果不遵守节奏的规则,音乐听起来会给人混乱的感觉。节奏不稳定是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有些学生在平常练习作品时,没有养成主动打开节拍器的习惯。在日常练习时,教师应要求学生使用节拍器进行练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手打拍子让学生体会节奏的律动,或者学生和教师一起边打拍子边唱旋律。如果学生无法跟随节拍器进行演奏,教师可以用手拍打学生的身体,使其感受节奏的脉动,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与听觉中感悟节奏。对某些新学的节奏型,学生在弹奏时经常会出现八分音符不平均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应有的节奏感。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指挥U字型,一边唱出旋律音,对其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纠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强化学生对两种节奏的认识。重复练习和纠错,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一致的。四、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之观察的重要性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与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形成的,在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领域独树一帜,影响并波及到实验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治疗,以及教育、管理、大众传播等社会生活领域。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班杜拉指出,观察是人们学习的最重要形式,而这种观察学习也是钢琴踏板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踏板的运用,对钢琴学习而言十分重要。俄国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曾说“踏板是钢琴的灵魂”,踏板在钢琴演奏中起到丰富音响、渲染气氛、连贯音符的作用,其演奏的好坏以音响效果为准则。在最初接触钢琴踏板的时候,学生往往不知道应该如何运用踏板,在演奏带有踏板记号的乐曲时,可能会发生随意踩踏板的情况。初级儿童钢琴教学中常用右踏板,这种踏板的演奏主要采用节奏踏板、音后踏板等方式。节奏踏板适用于需要加强语气的音和重拍的和弦,此时右踏板应该与手同步弹奏。也就是说,手弹的时候脚同时踩下,手离键的时候脚也跟着完全抬起。而音后踏板则是在手弹琴键刚发出音响后,脚迅速踩下,要稍微晚于手的动作。需要注意的是,踩踏板的时机要恰到好处。音后踏板对钢琴初学者而言,是较为复杂的一项学习技能,如果掌握不佳会产生手忙脚乱、声音混杂的现象,这时需要教师不断重复、示范,直到学生掌握为止。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儿童初级钢琴教学中功不可没,其能够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模仿能力,对刚接触钢琴学习的学生而言,能够使其在不断练习、纠错过程中熟能生巧,巩固所学知识。钢琴初学者在后期的学习中,需要融入另一个重要的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即认知派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的先驱是格式塔学派。几乎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的同时,在德国出现了以心理学家马克斯•韦特海默为首的格式塔学派。该学派认为,学习是一种顿悟,当个体面临一个问题时,会产生认知上的不平衡,这会促使个体努力去解决问题以求得新平衡,而问题解决是在对问题情景有了整体把握,并对其内在实质有所顿悟后才实现的。认知派学习理论更强调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动脑思考,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比,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使其在教师的帮助下自行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决。
结语
任何门类知识从0到1的学习都需要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这些方式方法与教育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在儿童初级钢琴教学中,可以采用练习重复、模仿纠错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随着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提高,以及知识储备的增加,教师要恰当运用各种学习理论、灵活调整方式方法,因材施教,不断促进钢琴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慧.拜厄钢琴基本教程――教学与弹奏指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2]江培林.浅谈儿童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当代音乐,2016(13).
[3]付斌,牛丽君.在钢琴基本功中指法练习的作用分析[J].音乐时空,2015(19).
[4]周成海.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主要特征与信念基础[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2).
[5]叶增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关键特征之比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3).
[6]吴月芹,仲建国.行为主义与认知派两种学习理论概观[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7]李康.从行为主义到人本主义――论学习理论对CAI课件设计的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1999(2).
[8]闵成B.浅谈钢琴初学者手型手指问题及解决方法[J].音乐天地,2011(2).
[9]张群.幼师钢琴教学中“臂、腕放松与手型保持”训练的反思与再实践[J].职教通讯,2007(8).
[10]方琦.从“有型”到“变型”,以求达到演奏的“无型”境界――谈钢琴教学中的“手型”训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3)
杨慧 张赛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