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下的大学生干部领导力开发
摘要:大学生干部领导力的开发对于促进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和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阐述大学生干部领导力的影响因素,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对大学生领导力开发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干部;领导力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必须要有过硬的综合素质,才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贡献。而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中优秀代表更是责无旁贷。一个合格的高校学生干部必需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健全的人格、完善的道德素养、过强的领导力,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赢得同学们的拥护。
1领导力及积极心理学概述
1.1领导力概述那么,什么是领导力呢?领导力包括统筹全局的能力、创新能力和谋划能力。它不等同于执行能力,二者不能同一而语,执行能力更多的是服从上级安排,将上级交代的任务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而作为大学生干部并不是对上级任务作出消极反应的个体,而是应该能够积极主动建构认知,统筹全局、协调各方,创造性的完成任务。因此,这两种能力应该相区别。对于领导力的研究开始于国外,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对大学生干部领导力培养,得到了一些本土化的研究结果。颜东等研究认为对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应该包含四个方面:领导特质、领导魅力、领导能力、领导精神。雷海栋提出了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构成要素模型,包括“综合素质与知识技能”、“品德与价值观”、“人格魅力”、“领导风格”、“身心素质”、“领导行为方式”、“形象气质”、“学习实践能力”、“沟通执行力”、“领导技巧与艺术”、“社交能力”等。另外,还有很多研究主要都是针对领导力培养的理论研究,而相关的实践研究较少。1.2积极心理学概述20世纪末,一个新兴的心理学理论―――积极心理学在美国迅速兴起。它的研究方向主要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使人自身的才能和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感受到真正的幸福。这对以往以诊断和治疗心理问题为主的心理学观点是一种重大挑战。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三大主要内容: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积极的情绪体验是指社会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从容地感受现在并能保持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积极人格这主要是基于积极行为的能力和潜力为重点来研究人格中的各种正面特质。共包括了24种重要的积极人格特质。社会组织系统主要是指家庭、社区以及学校,积极心理学对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主要强调个人经验的积累、潜力的挖掘及各种积极情绪的发展离不开外界的影响。国内很多对大学生干部领导力的研究多是从表层技巧等方面加以阐述,很少从理论方面加以引导。本文通过探讨影响大学生干部领导力发挥的因素,采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对大学生干部领导力的开发进行研究,从而,使大学生干部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成为学生群体中优秀的主力军,更好的发挥能力和特长服务同学、管理同学,成为老师的有力助手。
2影响大学生干部领导力发挥的因素
2.1角色定位与领导力大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既是老师的小助手,同时也担负着多种角色:例如,学生的角色、舍友的角色、同学朋友角色等,能否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将各种角色转换自如,对各种情境中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清晰的认知,都将直接影响学生干部领导力的发挥。学生在竞选学生干部时,所持有的动机是不同的,例如:家长的期望、官本位思想、锻炼自己、服务意识、功利心等,动机不同,其积极主动性、领导力必然存在差异。学生干部如果对自己干部角色期望很高,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及义务,则更注重自己的人格魅力、具有强烈的服务热情和责任心,从而更好的发挥自己的领导才能。2.2健全人格与领导力“人格决定命运”,一个人人格是否健全对他的成长成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大学生干部在面临老师交给的紧急任务时,不能从容应对;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时,不能寻求共同愿景;在组织活动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在解决问题进入“瓶颈期”时,不能另辟蹊径,那么何谈领导力?而承受压力的能力、应激的能力、勇气、冒险、创新的能力,这些正是人格的力量。因此,拥有健全人格是领导力得以发挥的必要条件。但这并不说明有的人是天生的领导者,一个人的人格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即领导力也是可以后天培养的。2.3外部环境与领导力首先,教师在分配任务时,只是将任务交给学生干部,并设定完成时间,而缺乏对他们进行引导,导致学生干部在处理棘手的任务时感到无所适从;其次,组织内部竞争激烈,学生干部为了展现个人的能力和才华,过分追逐个人利益,互相拆台,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再者,其他普通同学不配合学生干部工作,采取漠然态度,或对学生干部不信服,不能调动所有同学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导致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足。学校对学生干部的重视程度较低,不注重对学生干部领导力的培养,只重视学生知识文化的掌握情况,导致学生干部领导能力缺乏。
3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索大学生领导力开发的对策
3.1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作为一名学生干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端正权力态度,不滥用职权,不以公谋私,始终将全心全意服务同学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当学生干部认真出色完成任务时,教师要及时给予积极强化,让学生干部体验到自身价值得到肯定的积极情绪,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可以开展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的“一对一帮扶活动”,在活动中加强学生干部与普通学生的联系,深入学生之中,可以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提高其服务和责任意识,以便在工作中得到同学的信任和支持,增强其作为学生干部的主观幸福感。当学生干部真正融入到领导的工作中,真正把当领导当作一件幸福的事,那么在遇到任何困难时,才能迎头抵御,毫不畏缩,同时也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寻找方法,完善策略,协调各方完成任务。并且情绪是可以相互感染的,内心始终充满希望,做任何事情激情洋溢,那么你的激情会更好带动团体,为实现共同的愿景而努力奋斗。3.2完善积极人格学生干部在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时,难免会遇到挫折,要培养领导干部坚韧性人格,正视挫折,调整自己的期望水平,进行正确归因。可以让学生干部参加志愿者服务,一方面让他们感受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常怀感恩之情,另一方面也可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提升人格魅力。要培养积极乐观的品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干部赢得好人缘,还可以使他们对未来领导工作充满信心。可以开展学生干部积极心理讲座,让学生干部真正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要培养学生干部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人类发展不竭动力,作为学生干部一定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要时刻用创新的理念武装头脑,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可以开展学生干部朋辈学习交流会,让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借鉴他人优秀的领导经验,并结合自身岗位情况,创新出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也可以开展创新思维竞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在对学生干部进行考核时,也可将积极人格作为一项评价标准,以此激励学生干部不断完善积极人格。3.3营造积极的外部环境刁静等对全国705名高校学生干部的领导力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干部认为领导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环境培养的。高校应重视对学生干部领导力的培养,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又有助于学生素质教育开发。可以通过学生干部培训,让学生干部体验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增强他们积极信念;在培训的过程中增加互动、团体合作的项目,让学生干部切身体验“众人拾柴火焰高”,激发他们的合作热情,在互动中共同成长。同时,要加强制度和机制保证,开展公平合理的优秀学生干部表彰活动,创造能上能下的良性竞争环境,增强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者、引导者、管理者作用,注重对新入职的学生干部进行培养,减轻他们的焦虑程度,让他们尽快适应岗位,有效开展工作。
4未来研究展望
4.1领导力的培养应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振兴的法宝。随着我国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度,对大学生的培养内容、方式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在领导力的培养方面,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生干部,而应面向广大的普通学生群体,领导力并不是领导者专属能力,而是每一个青年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4.2领导力的培养应从“重理论”走向“重实践”目前,我国对学生干部领导力培养方面多注重理论研究,而缺少实践训练,而很多学生干部更希望在体验中使能力得到提高,这样更接“地气”,更利于实际工作的开展。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开展了青年领导力培训营,通过让新学生干部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系列培训,不仅提高了学生干部自身素质,也对学生工作良性循环发展提供了支持。这种实践活动,为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的培养提供了借鉴。但是,培训时间短暂,难免缺乏系统性,应建立长效机制,随时检验培训效果和学生干部领导力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培养策略,并根据不同岗位、不同性格的学生干部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培养,以满足个体化需求。同时,实践培养的内容和形式应该多样化,加强区域间合作交流,运用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领导力的培养献策。
参考文献
[1]颜东,覃永华.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内涵、要义与培养途径[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17,17(10):29-33.
[2]雷海栋.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开发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3]Sheldon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list,2001,(3):216-217.
[4]况志华,叶浩生.当代西方心理学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研究[J].心理学报,2005,37(5).
[5]刁静,陶思亮,王群.大学生领导力开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对全国名高校学生干部的调查与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3,(1).
[6]胡志峰.学生干部:大学生中的生力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青年领导力培训营”案例解读[J].大学辅导员,2013,(3).
吕佳 闫凤霞 陈晨 河北北方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