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培训论文 >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分析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分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2-04 03:06:00人气:462

摘要:目的探讨四川省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的设置,为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在参照国家《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并结合文献分析后,拟定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设置专家咨询问卷,运用德尔菲法向32名专家对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和学时进行2轮专家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905、0.925,变异系数小于0.25,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08、0.382(P均<0.001)。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共186学时数,包括3个课程模块(一级指标)、19个培训课程(二级指标)、122个培训内容(三级指标)。结论研究咨询专家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权威程度及意见集中程度,最终形成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代表性和权威性均较好,可保证培训实施过程更加规范与科学。

关键词: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设置;德尔菲法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是加快新入职护士胜任临床工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2016年5月,四川省印发关于《开展护士规范化培训试点的通知》,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在四川省范围内开始推行,并认定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90余所,四川省范围内各医院重视并积极开展了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然而,国家大纲制定内容较宏观,四川省内乃至全国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各级医疗机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计课程安排和内容,出现授课内容不统一、针对性较差、培训方式较单一、学时数设置不合理等情况[1-3],导致培训效果参差不齐。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德尔菲法形成的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和学时设置更加合理,以指导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升新入职护士的培训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于2018年11月―2019年1月选择四川省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及护理院校的专家32名。32名咨询专家平均工作年限为(27.53±6.82)年;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22名(68.75%),副高级职称10名(31.25%);最高学历博士1名(3.13%),硕士9名(28.13%),本科22名(68.74%);护理教育专家8名(25.00%),临床护理专家18名(56.25%),医疗专家6名(18.75%);来自于护理院校2名(6.25%),来自于培训基地30名(93.75%)。

1.2方法

1.2.1成立课题小组本研究课题小组包括主任护师2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和硕士研究生2名,主要负责分析文献资料、拟定咨询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确定咨询专家、研究结果的整理和统计分析等。

1.2.2制订咨询问卷回顾、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我国的培训现状和《大纲》要求,根据护士岗位胜任力(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为基本框架[5],设置培训课程和具体培训内容的条目,并选择5名规范化培训基地护士长进行预调查,通过课题小组分析、反复讨论及修改预调查中所存在的问题,最终形成本次专家咨询问卷。专家咨询问卷主要包括3部分,①问卷说明: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②专家的一般资料: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等;③问卷主体:包括专家对具体的课程、学时分配的建议和权威程度自评表,每项指标的重要性评价运用Likert5级评分法,将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依次赋值为5、4、3、2、1分,分值越高表明该课程越重要,设置的必要性越高。

1.2.3实施专家咨询本研究共实施两轮专家咨询,通过电子邮件或研究者亲自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专家咨询,并于发放14d后回收。课题组对第1轮咨询结果进行整理分析、讨论,与咨询专家交流反馈后,形成第2轮专家咨询问卷。参考相关文献,将重要性赋值均数≥3.50、满分比>20%、变异系数<0.25设为条目筛选的指标[6],同时满足以上3项指标予以保留,不满足者删除,对于仅满足其中1项或2项的条目,经课题组成员讨论决定保留与否。

1.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问卷有效回收率、意见提出率表示专家积极程度,采用判断依据系数(Ca)、熟悉程度系数(Cs)表示专家权威程度(Cr),用均数±标准差与条目满分比表示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变异系数(CV)、协调系数(Kendall’sW)表示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专家的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及协调程度

2.1.1专家积极程度本研究2轮专家咨询分别发放咨询问卷32份,有效回收率均为100%,2轮咨询专家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占比分别为78.13%、15.63%,表明专家对本研究感兴趣、积极程度高。

2.1.2专家权威程度一般Cr≥0.7表明咨询专家在此研究中的权威程度比较高[7]。本研究2轮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905、0.925,说明专家对本研究咨询内容的权威性高,结果可信程度高。

2.1.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用以评价各位专家对各级指标意见的一致性。当CV值越小、协调系数值越大,说明专家意见越统一。本研究第1轮咨询CV为0.09~0.28;第2轮咨询CV均<0.25,表明专家意见较统一,具有较高的协调性。第1轮咨询协调系数为0.308,P<0.001;第2轮咨询协调系数为0.382,P<0.001,与第1轮结果比较协调系数有所增加,说明经过第1轮咨询建议和意见的整理修改后,各专家对本研究咨询内容的评价一致性更好。

2.2专家咨询结果

2.2.1第1轮专家咨询结果一级指标(课程模块)均数均≥3.50,CV均<0.25,满分比均>20%,符合上述指标纳入标准,同时专家未提出意见,因而不再进行第2轮咨询。根据专家意见和统计分析结果,二级指标(培训课程)的调整如下:按照大纲的设定及实际授课安排,将“专科技能操作”按照内科、外科、妇产科等专科进行拆分,专家认为能更系统地指导培训实施;专家对部分培训课程名称的描述进行规范统一。三级指标(培训内容)中“科研设计”和“论文写作及”均数均≥3.50,CV均<0.25,满分比均<20%,但专家提出科研能力是执业护士应具备的能力,对于临床知识薄弱的新入职护士而言科研有一定难度,故将指标修改为“文献阅读方法”;增加课程“多重耐药菌的防护措施”;此外设置了“多元文化交流”课程,以适应四川省境内藏、羌等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

2.2.2第2轮专家咨询结果在第2轮专家咨询中,二级、三级指标均数均≥3.50,CV均<0.25,满分比均>20%,专家只针对部分指标内容进行调整,研究者按照专家建议和研究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修改。通过2轮Delphi专家咨询以及和部分专家交流后,认为研究得出的培训课程较为合理,培训内容设置的结构恰当。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共设置186学时,包含3个培训模块、19个培训课程、122个具体培训内容,见表1。

3讨论

3.1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设置的意义

本研究结合护士岗位胜任力和专家讨论达成的共识,运用模块化的思想,从“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进行培训内容的设置,涵盖了护士岗位所需的胜任力[9]。有报道指出,新护士岗前培训应与后续临床培训相结合,确保培训衔接紧密、培训内容不重复且全面,以提高培训效果[10]。本研究与该建议相符,以护士岗位胜任力为框架,搭建了新护士从岗前培训到临床专科培训各阶段的课程内容,不仅包括内/外/妇产/儿科等专科知识和技能,还关注新入职护士人文修养、职业价值观和角色转换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使本研究课程内容设置更加全面,为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奠定了基础。陈殷钰等[11]指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护士培训能提高新护士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有助于新护士能尽快胜任岗位工作。本研究的课程设置可靠,能有效地指导新护士培训工作的开展。

3.2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结果科学

本研究课程设置参照《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同时大量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以岗位胜任力为框架,并运用Delphi法对32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专家的遴选是Delphi法结果可靠的关键[4]。参与研究的32名专家均为临床护理、护理教育等领域资深专家,高级职称者占75.12%,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35.25%,从事护理工作30年以上者占40.56%,表明专家具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在2轮咨询中,专家给予多条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统计结果表明专家积极性、权威系数、意见协调程度均较好,也反映出专家对本研究的关注与支持,因而保障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3.3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课程内容的侧重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一级指标“技能”模块的权重最大(0.630),其次是“知识”模块(0.193),提示掌握基本技能和知识是培训的关键内容。从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学时比(73学时比113学时)可以看出,课程设置授课的重点是新护士熟练掌握专科操作技能,符合专家期望。二级指标(培训课程)权重最大的是“基础护理操作技术”(0.076),表明新入职护士在规范化培训阶段要掌握基本操作技术,为以后独立进行临床工作做准备,与相关文献观点一致[12]。三级指标(培训内容)中“态度与价值观”模块部分权重最大的是“护理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0.217),表明培训应关注新入职护士职业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以激励其养成积极的工作行为和态度,与吴星等[7]观点一致。

4小结

研究从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和学时数上对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课程设置进行初步探索,为医院开展相关培训提供参考。进一步细化培训内容和完善相关培训考核等,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海燕,何梅,李希西,等.规范化培训护士岗位管理实践[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9,26(1):61-65.

[2]罗慧,温贤秀,肖静蓉,等.国内外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现状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4):22-24.

[3]余军玲,姚宏燕,李晓虹,等.新入职护士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培训需求的调查[J].上海护理,2014,14(4):8-10.

[4]伍琳,孙艳杰.德尔菲法简介及在护理学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15,29(10B):3599-3601.

[5]牟旭红.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11.

[6]林清然,陈伟菊,邹海花,等.应用德尔菲法对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士培训课程设置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3):195-198.

[7]吴星,李莉.新入职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课程的需求调查[J].新疆医学,2018,48(7):790-791,805.

[8]国卫办医发[2016]2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2016,(1):25.

[9]陈新华,刘峰,田敏,等.专科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8,32(15):2353-2355.

[10]贺燕,白秀丽,李静文,等.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政策的实施与思考[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4):183.

[11]陈殷钰,卢慧琴,李娜.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成效[J].浙江医学教育,2017,16(06):13-15+48.

[12]陆琦,邵阿末,蔡英华,等.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的构建及临床实践[J].护理研究,2016,30(2B):615-617.

作者:罗慧 陈小菊 温贤秀 孙云 单位:成都医学院护理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